《醫醫病書》~ 七十、偽藥論

回本書目錄

七十、偽藥論

1. 七十、偽藥論

古時醫者自採藥,詳辨其形、色、氣、味,屢試確當者,方敢為人醫病。近日藥肆買之藥行,藥行買之客人,客人買之大馬頭坐客,坐客買之各省山農,其中作偽,不可悉數。即如黃河以南所用之黨參,系青州軟苗防風;本京所用之黨參,系北口薺苨,間有山西潞州之防風薺苨,美稱之曰潞黨、西黨。按上黨所產之參,與遼產無二形,其價亦相若。

現在王氣在東,上黨所產甚少,不能發賣。豈有數百文買參一斤之理?豈天下之大,四海之廣,藥鋪之多,大者積數百斤,中者數十斤,上黨一山,豈竟能產如許之參以待天下之用?不待智者而知其偽也。且黨參果可代用,何必以重價買人參哉?何世醫僉不知之,而必以黨參代人參之用?豈真不知哉?以為便於行也。不知醫便於行而用假藥,是欺病人也。

病人賴醫者救命,可設一騙局以欺之哉?他如石蓮子,系蓮子之老堅者落水入汙泥中,經年不壞,其功能澀下焦滑脫。蓮子甘多咸少,石蓮子則咸多甘少矣。近日藥肆中所備之石蓮子,系野樹之子,黑殼黃肉,無心,其味極苦,最能瀉人。李時珍著《本草綱目》時,已謂其斷莊二百餘年。

滑脫之病,反用極苦瀉之,不死不止。赤小豆即五穀中之小豆,皮肉俱赤。近日藥肆中用廣中半紅半黑之野豆,色可愛而性大非,斷不堪用。新絳紗內系三品生絲,既能通絡,又能補絡,紅花生血和血,單以幾微皂礬化瘀,今人概以帽幃代之,斷不可用也。如四君子湯,人參即是假,茯苓系安苓,白朮系種術,只餘甘草一味,又不敢重用,將挾何術以取效乎?其他偽藥,不可盡述。有心救世者,當自考之。

白話文:

[七十、關於僞藥的論述]

古時候,醫生親自採集藥材,仔細辨識藥材的形狀、顏色、氣味,經過多次試驗確認無誤後,纔敢爲病人治病。但近來,藥材由藥店從藥商購買,藥商再從客人那裏購得,客人則向大碼頭的中間商購買,中間商又向各地的山農採購,這其中的作假行爲,簡直數不勝數。

就拿黃河以南地區常用的黨參來說,其實是青州的軟苗防風;京城所用的黨參,則是北口的薺苨,偶爾會有山西潞州的防風薺苨,美其名曰“潞黨”、“西黨”。實際上,上黨地區產出的人參與遼東地區產出的人參形態並無二致,價格也相差無幾。

然而,現今政治中心在東方,上黨地區產出的人參很少,無法在市場上銷售。怎麼可能有人花幾百文錢買一斤人參呢?難道在偌大的世界,廣闊的四海,衆多的藥鋪中,大型的藥鋪積存數百斤人參,中型的也有數十斤,上黨一座山就能產出如此多的人參以供全天下使用嗎?這顯然是不可能的,不用聰明人也能看出這是假貨。況且,如果黨參真的可以替代人參使用,那何必花高價去買人參呢?爲何世上的醫生都對此視而不見,非要以黨參代替人參使用?難道他們真的不知道嗎?只是因爲這樣更便於行醫罷了。然而,醫生爲了行醫方便而使用假藥,這豈不是欺騙病人?

病人依賴醫生救命,怎能設置一個騙局來欺騙他們?還有像石蓮子,是蓮子中老而硬的部分落入水中,在淤泥中經年不腐,具有固澀下焦滑脫的功效。蓮子甘多鹹少,石蓮子則是鹹多甘少。近來藥店中出售的石蓮子,實爲野樹的種子,黑色的殼,黃色的肉,沒有芯,味道極苦,極易導致腹瀉。李時珍在撰寫《本草綱目》時,就已經指出這種種子已經斷種了兩百多年。

對於滑脫病症,反而用極苦的藥物治療,不致死是不會停止的。赤小豆就是五穀中的紅豆,皮和肉都是紅色的。近來藥店中使用的是廣東的半紅半黑的野豆,雖然色澤誘人,但性質完全不同,絕對不能使用。新的絳紗內含三品生絲,既能疏通絡脈,又能補益絡脈,紅花生血和血,僅以微量的皁礬化瘀,現在人們普遍用帽子代替,這是絕對不可以的。如四君子湯,人參本身就是假的,茯苓是安苓,白朮是種植的術,只剩下甘草一味,又不敢大量使用,那麼,醫生將如何取得療效呢?其他的僞藥,無法一一列舉。有心救世的人,應當自己去考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