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醫病書》~ 附四、醫以明理為要論

回本書目錄

附四、醫以明理為要論

1. 附四、醫以明理為要論

醫之為學,明道之一端,為塚宰屬官,所以佐相業之調和鼎鼎、燮理陰陽者也。奈後世高者為藝術,低者為餬口計,日趨日下。按《內經》以明理為要,方止有七。越人《難經》亦以明理為要,並無方藥。自唐以後,竟尚方術,遂有《千金方》《肘後方》,各家本草、方書,汗牛充棟,而醫道大壞。不明理者用毒藥,如未能操刀而使割,以致殺人無算。

有宋起而救之,不明明理為要,乃有《和劑局方》之設。醫道至此,壞而愈壞矣。蓋以方救方,如以火救火,不至於燎原不止也。《局方》之設,將以前所有毒藥之方一概禁止,名之曰禁方,不準世用,而單行《局方》。不知《周禮》醫師掌醫之政令,聚毒藥以共醫事。若一以和劑為主,如甘草至和之藥,膨脹得之即死。

五穀為日用之需,善而又善者也,熱病熱未退時,早食即死。能將藥之甘草並五穀悉禁之哉?此方書不足恃之明效大驗也。不明理者,雖飲食亦不能調,飲食亦能殺人。餘生十五子,死者九人,為不明理之婦人以飲食殺之者七人。明理者,雖毒藥亦應手而效。故醫必以明理為要。

《中庸》謂明善而後可以誠身,擇善而後可以固執也。

白話文:

醫學這門學問,是理解生命之道的一個部分,古時被視為冢宰(相當於宰相)的屬官,其主要職責在於輔助國家治理,調和人們健康,平衡身體陰陽。然而,到了後世,醫學的地位逐漸下降,高水平的醫生被視作技藝精湛,而低水平的醫生則僅被看作謀生手段,這種情況日趨嚴重。根據《黃帝內經》的觀點,明白醫學原理纔是最重要的,而治療方法不過七種。《難經》也強調理解醫學原理的重要性,並未提及具體的藥方。然而,自唐代以後,人們開始過度重視藥方和技術,出現了《千金方》、《肘後方》等大量醫書,充斥書架,導致醫學本質被扭曲,醫道大大受損。不懂醫學原理的人使用有毒藥物,就像讓不會用刀的人去動刀,結果無數人因此喪命。

宋代試圖挽救這種局面,但他們並未強調理解醫學原理的重要性,反而設立了《和劑局方》。由此,醫學的狀況更加糟糕。以藥方來解決藥方造成的問題,就像用水來滅火,如果不徹底解決,火勢只會越燒越旺。《和劑局方》的設立,意在禁止所有有毒藥方,稱之為禁方,不準世人使用,僅允許使用《和劑局方》中的藥方。然而,《周禮》中提到醫師負責管理醫療事務,收集各種藥物供醫療使用。如果一味強調和劑,例如甘草這種性質平和的藥物,如果使用不當也會致人死亡。

糧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,是極好的食物,但在熱病尚未退去時過早進食,也會導致死亡。我們怎能將像甘草這樣的藥材以及糧食都禁止使用呢?這正是藥方書不可完全信賴的明確證據。不懂醫學原理的人,即使在飲食上也無法做出適當調整,飲食也可能成為殺人的兇器。我自己有十五個孩子,其中九個去世了,其中有七個是因為不懂醫學原理的女人們錯誤的飲食安排所導致的。而真正理解醫學原理的人,即使是毒藥也能靈活運用,取得療效。因此,作為醫生,理解醫學原理是最為關鍵的。

《中庸》中說,先明確善惡,然後才能做到真正的誠實;選擇善行,然後才能堅定地執行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