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醫病書》~ 六十六、桂枝論

回本書目錄

六十六、桂枝論

1. 六十六、桂枝論

桂生於廣南,氣味辛溫,無毒,枝有暢茂條達之義,行陽氣,利關節,補中益氣之要藥,用處最多。何東垣謂其橫行手背,禁人之用?試問槐枝、桑枝不能橫行手背乎?何獨單禁桂枝?其說有二:或者當日以桂枝醫溫熱,必不合拍,以溫病最忌辛溫補中益氣也;或者東垣欲立補中益氣湯,獨創一門,必沒殺仲景之建中法,故力砭桂枝也。

若識見不到,學術不精,因誤成忌,其過猶輕;若為門戶起見,上滅先師,下蒙後學,其心尚堪問哉?再按桂生於廣南日出之地,色赤,得日之魄者也;附子生於章明赤水日光對照之地,色白兼黑,得日之魂者也。故有走氣走血之分。

白話文:

【六十六、關於桂枝的討論】

桂樹生長在廣南地區,其氣味辛辣且溫和,並無毒性。桂枝象徵著旺盛的生命力與通達,能促進陽氣流通,使關節活動自如,是補中益氣的重要藥材,應用範圍極為廣泛。然而,何東垣卻認為桂枝只能橫向作用於手背,而限制人們使用它。但我們可以質疑,難道槐枝、桑枝就無法橫向作用於手背嗎?為什麼偏偏只限制桂枝呢?

對於這種觀點,存在兩種解釋:一是當時有人試圖用桂枝治療溫熱病,但效果不佳,因為溫病最忌諱的就是辛辣溫補的藥材;二是何東垣可能為了創立自己的「補中益氣湯」學派,必須否定張仲景的「建中法」,因此強烈批評桂枝。

如果一個人的知識不足,學術研究不夠深入,導致誤解而產生禁忌,這種錯誤還算輕微;但如果為了學派立場,向上抹煞前人的貢獻,向下矇蔽後學,這樣的心態還值得探討嗎?

再進一步來看,桂樹生長在廣南地區,朝陽的地方,其顏色鮮紅,象徵著太陽的精髓;附子則生長在章明赤水,日光照射的地域,顏色為白色兼黑色,代表了太陽的靈魂。因此,這兩種藥材在調理氣血上有所區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