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醫病書》~ 六十四、大棗論

回本書目錄

六十四、大棗論

1. 六十四、大棗論

大棗木之至堅,而棗肉則果肉中之至密者也,色赤黑,味甘微酸,取其以補脾經血分之陰。去核,使不走下焦。配以生薑,補胃中氣分之陽。一陰一陽之謂道,為中焦調和營衛之要品。而今人多用紅棗。《本草綱目》中謂紅棗理疏,不入藥,豈未之見耶?

白話文:

在「六十四、大棗論」這段內容中,主要談到的是大棗的特性與用途。大棗的果肉在所有果肉中是最為細密的,外觀呈深紅接近黑色,口感甜中帶微酸。它被用來補充脾臟血液中的陰性成分。在使用時要去掉核,這樣就不會影響到身體的下部。如果再配上生薑,則可以補充胃部氣分中的陽性能量。陰陽平衡是調節身體的重要原則,大棗和生薑的組合對調和中焦部位的營養和防禦功能非常關鍵。然而,現在人們大多數使用的是紅棗。根據《本草綱目》的記載,紅棗的組織較為鬆散,並不適合用於藥材,但似乎很多人並沒有注意到這一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