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醫病書》~ 五十三、外感身熱或咳僉用瀉白散論

回本書目錄

五十三、外感身熱或咳僉用瀉白散論

1. 五十三、外感身熱或咳僉用瀉白散論

瀉白散,錢仲陽治小兒實熱已退、虛熱不除者,納氣歸元法也。痘後無外感,氣不歸元者,用之誠然。今人外感僉用之,致令風寒深入腎竅,終身不拔,為害甚多。夫以葉氏之明,猶不知此,緣載在《金匱要略》金瘡門中王不留行散下,特未之讀耳。余「解兒難」中已詳之矣,茲不多贅。

白話文:

瀉白散是錢仲陽用來治療小兒體內的實質性高熱已經消退,但虛弱引起的發熱仍然存在的藥方,這是一種幫助調理氣息,使其回歸正常狀態的方法。在出疹後若沒有外感的情況下,如果氣息無法回歸正常,使用這個藥方確實有效。然而,現在的人在外感情況下普遍使用它,這會導致風寒侵入腎臟,終生難以根除,造成的危害非常多。即使是像葉氏這樣聰明的人,也不瞭解這一點,因為相關資訊記載在《金匱要略》的金瘡門中的王不留行散下,只是他未曾讀過罷了。我在「解兒難」一書中已經詳細解釋過了,這裡就不多做贅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