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醫病書》~ 四十九、渴證論
四十九、渴證論
1. 四十九、渴證論
時人治渴,舍涼藥無二法。仲景謂渴者與豬苓湯。蓋腎主消渴。此渴即司馬相如病消渴之渴也。病在臟,瀉其腑,故以豬苓、澤瀉、滑石瀉膀胱,使火從水中去;而單以一味阿膠補本臟之液。此渴必飲多溺少。他如痰飲之反渴,用辛能潤法。蓋飲居心下,格拒心火,不得下通於腎,反來上鑠咽喉,故嗌乾;又格拒腎中真水,不得上潮於喉,故引外水求救之。水之不得行者,陽氣鬱也,若以涼藥、潤藥治之,無不死者。
今人則皆然矣。哀哉!
白話文:
現在的人治療口渴,除了服用涼藥外,再無其他方法。張仲景認為口渴的人應該服用豬苓湯。因為腎臟主管消渴症。這種口渴就是司馬相如所患消渴症的那種口渴。這種病在臟腑,治療就要從對應的腑臟入手,所以用豬苓、澤瀉、滑石瀉膀胱,將火氣通過尿液排出;單用阿膠一種藥物來滋補腎臟的津液。這種口渴必定會出現飲水多、小便少的症狀。其他如因痰飲導致的口渴,要用辛能潤的方法治療。因為痰飲居於心下,阻擋心火,心火不能通達腎臟,反而上炎灼熱咽喉,所以感到口渴;同時,痰飲還阻擋了腎臟中的水液,水液不能上行滋潤咽喉,所以需要外來的水來補充。造成水液不能暢行的原因,是體內的陽氣鬱結。如果使用涼藥、潤藥治療,患者必定會死亡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