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醫病書》~ 三十六、經閉論

回本書目錄

三十六、經閉論

1. 三十六、經閉論

經閉一症,俗名乾血癆,今人概用四物、八珍、當歸養營之類。不然則用三稜、莪朮、大黃、桃仁,大攻大伐,以致不起者,不可勝數。經謂:二陽之病發心脾,男子不得隱曲,女子不月。男子不得隱曲者,蓋陽明主約束筋骨而利機關,陽明虛則筋骨無以約束而機關不利矣。

故經謂諸痿獨取陽明。女子不月者,中焦受氣,飲食入胃,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,心主之,脾統之,肝藏之,由肝下注衝脈,衝脈滿則月事以時下矣,茲陽明虛,飲食少,血無以生,月事從何而來?故調經先以胃氣為本,次以條暢肝氣為主,蓋女子以肝為先天也。如肝胃無病,方責下焦,或通或補,視其病之虛實。

白話文:

【三十六、經閉討論】

經閉這一種病症,在民間常被稱作乾血癆。現在的人大多會使用四物湯、八珍湯、當歸養營湯等藥方來治療。若不是這樣,則會用三稜、莪朮、大黃、桃仁等藥材,進行劇烈的攻伐,導致病情惡化甚至無法挽回的例子,多到數不清。

古籍提到:「二陽之病發心脾,男子不得隱曲,女子不月」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當手足陽明經(即腸胃)生病時,會影響到心和脾的運作。對於男子來說,可能出現的是不能隱匿的疾病;對女子而言,則可能是月經停滯的問題。這是因為腸胃負責約束筋骨、維持身體機能的順暢,一旦腸胃虛弱,筋骨就無法得到約束,身體機能也會變得不順暢。

因此,古籍又提到,對於各種萎縮性疾病,主要應從腸胃進行治療。同樣地,女性月經停滯,主要是因為中焦(即腸胃)無法正常接收食物氣息,飲食進入胃部後,本應轉化為血液,但因心臟主導血液,脾臟控制血液,肝臟儲存血液,再通過肝臟下注至衝脈,使衝脈充滿血液,月經才能如期而來。然而,一旦腸胃虛弱,飲食攝入減少,血液生成不足,月經又怎麼能如期而至呢?

所以,調理月經首先要以恢復胃氣為根本,其次要以疏肝解鬱為主,因為女性的生理特徵是以肝臟為先天基礎。只有在肝臟和腸胃都健康無病的情況下,才需要進一步關注下焦(即膀胱、腎臟等)的狀況,並根據病情的虛實來決定是疏通還是補充。

希望這能幫助你理解經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