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醫病書》~ 三十、吐血論
三十、吐血論
1. 三十、吐血論
吐血一症,有內傷,有外感;有熱症,有寒症;有氣病,有血病。今人見血投涼,見血補陰,相習成風,南北一轍。經謂陽絡傷則血上溢。其傷絡者,豈盡陽邪哉?如君相兩火司令,與風溫、溫熱三陽實火吐血,固系陽邪,自宜涼潤,且用苦寒。若怒郁脅痛咳血,則屬陰邪,非溫絡不可。
白話文:
吐血這個症狀,有內傷和外感,有熱症和寒症,有氣病和血病。現在的人看到吐血就投以寒涼藥,看到吐血就滋補陰分,(這種做法)形成習慣,南北各地都一樣。經書上說,陽經受傷,就會導致血液向上溢出。那些損傷經絡的因素,難道都是陽邪嗎?比如君火、相火兩股火氣上盛,或者風溫、溫熱三種陽實之熱導致吐血,當然是由於陽邪,自然應該用寒涼滋潤的藥物治療,還可以考慮用苦寒的藥物。如果發怒鬱結、脅痛咳嗽吐血,那就屬於陰邪,必須溫補經絡。
痰飲震動肺絡咳血,脈洪大者,用石膏、茯苓皮之類;脈弦細者,則用乾薑炭、廣皮炭矣。若氣不攝血,脈芤者,急急峻補陽氣,如獨參湯之類猶恐不及,豈可用寒涼與補陰哉?吐血之症,有吐血,有咳血,有嘔血;有肺血,有胃血,有肝血,有腎血,有衝脈上衝之血。心血見則必死。
白話文:
痰液鬱結刺激肺部導致咳血,脈象洪大者,可以使用石膏和茯苓皮等藥物;脈象弦細者,則改用乾薑炭和廣皮炭。
如果氣虛不能攝血,脈象滑數者,必須緊急大力補氣,像獨參湯一類的藥物恐怕都不夠,怎麼可以用寒涼藥物或補陰藥物呢?
吐血的證型,有吐血、咳血、嘔血;有肺血、胃血、肝血、腎血,還有衝脈上衝的出血。心血出現則必死無疑。
須分別治之。何者當溫經,當補陽,當通絡,當補絡,當補陰,當瀉火,當清金,各有調理,豈一犀角地黃湯可以了事哉?
白話文:
不同的情況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。哪種情況應該溫暖經絡,哪種情況應該補腎陽,哪種情況應該疏通經絡,哪種情況應該修補經絡,哪種情況應該補陰,哪種情況應該瀉火,哪種情況應該清熱降火,都有相應的調理方法。難道只靠犀角地黃湯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