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醫病書》~ 十七、治內傷須祝由論
十七、治內傷須祝由論
1. 十七、治內傷須祝由論
按祝由二字,出自《素問》。祝,告也;由,病之所以出也。近時以巫家為祝由科,並列於十三科之中。《內經》謂信巫不信醫,不治。巫豈可列之醫科中哉!吾謂凡治內傷者,必先祝由。詳告以病之所由來,使病人知之,而不敢再犯。又必細體變風變雅,曲察勞人思婦之隱情,婉言以開導之,莊言以振驚之,危言以悚懼之,必使之心悅情服,而後可以奏效如神。
餘一生得力於此不少,有必不可治之病,如單腹脹、木乘土、乾血癆、噎食、反胃、癲狂之類,不可枚舉。葉氏案中謂無情之草木,不能治有情之病,亦此義也。俗語云有四等難治之人,老僧、寡婦、室女、童男是也;有四等難治之病,酒、色、財、氣是也。難治之人,難治之病,須憑三寸不爛之舌以治之。
救人之苦心,敢以告來者。
白話文:
根據「祝由」二字,這詞源於《黃帝內經》。其中,「祝」意指告訴,「由」則是指疾病產生的原因。近來,人們常將巫術視為祝由科,甚至將其列為醫學十三科之一。然而,《黃帝內經》曾指出,如果過度信任巫術而忽視醫學,那疾病是無法得到治療的。巫術怎麼可能被列在醫學範疇裡呢!我認為,對於內傷的治療,我們必須首先「祝由」,也就是詳細告知患者疾病產生的原因,讓患者明白病因,進而避免再次觸發。
此外,我們還需細緻地理解患者的情緒變化,深入探討勞累者和思念者的隱藏情感,以溫柔的言語引導他們,以嚴肅的言辭震驚他們,以嚴峻的警告嚇阻他們,務必讓他們從心底接受,這樣治療才能發揮神奇的效果。
我一生中,在這方面獲益良多。有些看似無法治療的疾病,如單純腹部腫脹、肝脾失調、乾血癆、吞嚥困難、反胃、精神失常等,實在舉不勝舉。葉氏病例中提到,無生命的草藥無法治癒有生命的人的疾病,這也是同樣的道理。俗話說,有四種人最難治療:老僧、寡婦、未婚女子和小男孩;有四種因由導致的病最難治:酗酒、縱欲、貪財、暴怒。對於這些難治的人和難治的病,我們必須依靠語言的力量來對付。
我對於救助他人痛苦的決心,願意在此與後來者分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