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醫病書》~ 十三、不讀古書論

回本書目錄

十三、不讀古書論

1. 十三、不讀古書論

今人不讀古書,安於小就,得少便足,囿於見聞,愛簡便,畏繁重,喜淺近,懼深奧,大病也。《神農本經》《靈樞》《素問》《難經》《傷寒論》《金匱要略》《易經》《詩經》《周禮》《禮記》,皆不可不讀者也。近人所讀者,陶氏六書、《壽世保元》、李士材三書,汪訒庵《本草備要》《醫方集解》、吳又可《溫疫論》。甚至只讀《藥性賦》《湯頭歌訣》,便欲行醫。

近代葉氏醫案,精詳者多,粗疏者少,遠勝陶、龔、李三氏等書,近日南方人多喜讀之。然不讀古書,不能得其要領,但襲皮毛以謂葉派。葉氏之書,本不易讀,蓋其書用古最多,讀者不知其來路,不能領會其用意。而其書集於門人之手,往往有前無後,散金碎玉,不能全備,非其真有天分功夫者,不能讀也。且不讀《內經》《金匱》等古書,不知其妙,不能用也。

白話文:

現在的人不閱讀古代的醫學著作,滿足於淺顯的小成就,得到一點點知識就覺得已經夠了。他們被自己的見聞所限制,喜歡簡單方便的東西,害怕繁瑣沉重的工作,對淺顯的事物感到高興,對深奧的事物則感到恐懼,這是一種大病。像《神農本經》、《靈樞》、《素問》、《難經》、《傷寒論》、《金匱要略》、《易經》、《詩經》、《周禮》、《禮記》這些書籍,都是我們應該去閱讀的。

近代人通常只閱讀像陶氏的六本書、《壽世保元》、李士材的三本書,汪訒庵的《本草備要》和《醫方集解》、吳又可的《溫疫論》。甚至有些人只讀過《藥性賦》和《湯頭歌訣》就想行醫。

近代葉氏的醫案,精確詳細的較多,粗略疏忽的較少,遠遠超過陶、龔、李三氏等人的書籍,近來南方的人們大多喜歡閱讀。然而,如果不閱讀古書,就不能理解其中的精髓,只是表面模仿,稱為葉派。葉氏的書,本來就不容易閱讀,因為他的書大量使用古文,讀者如果不知道其來源,就無法理解他的用意。而且,他的書是由門人整理的,常常出現前後不連貫,像散落的金銀珠寶,不能完全齊全,如果不是真正有天賦和功夫的人,是無法閱讀的。再者,如果不閱讀《內經》、《金匱》等古書,就無法理解其中的妙處,也就無法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