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醫病書》~ 十、答病家怕不怕論
十、答病家怕不怕論
1. 十、答病家怕不怕論
凡診,病之家多有以怕不怕問醫家者,答之不易,非可以徑情答之也。蓋膽大者,答以不怕,則小病必大,大病必危。雖不怕亦必答以怕也,再三警戒,以收其放恣之念,而後可成功。膽小者,答以怕甚,則病家毫無主見,甚至一日延十數醫,師巫雜進,必不可救矣。必醫者有識見,有擔當,答以有可救之理,但不可亂,而後可成功。
時下一概答以不怕,蓋以都下風氣答以怕甚則另延醫矣。只為自己打算,不為病人打算,惡在其為醫也。
白話文:
在診治病人的過程中,常會遇到患者或家屬詢問病情是否嚴重的問題,對於這樣的提問,醫生並不能輕易地直接回答。因為如果對膽大的人說病情不嚴重,他們可能會掉以輕心,小病可能因此變得更嚴重,大病可能更加危險。即使病情不嚴重,醫生也應當告訴他們要嚴肅對待,反覆提醒他們要謹慎,以避免他們的隨意行為,這樣才能確保治療的成功。相反,如果對膽小的人說病情非常嚴重,他們可能會驚慌失措,甚至一天內換了十幾個醫生,各種偏方一起上,這種情況下病情是無法得到控制和救治的。因此,醫生必須要有足夠的判斷力和責任感,告訴他們病情有救治的可能,但是不能胡亂治療,這樣才能確保治療的成功。
現在,很多醫生為了避免病人轉診,一概回答病情不嚴重,這是因為都市的風氣使然,若說病情嚴重,病人可能會尋求其他醫生。醫生這種只為自己考慮,不為病人著想的行為,根本不能稱為醫生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