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醫病書》~ 七、五臟六腑體用治法論 (1)

回本書目錄

七、五臟六腑體用治法論 (1)

1. 七、五臟六腑體用治法論

今人概言補虛,不知五臟六腑各有補法。即一臟一腑之中,又有體用相反之殊。臟屬陰,其數五者,陰反用奇也;腑屬陽,其數六者,陽反用偶也。亦如乾有四德,坤有五行。陽用偶而陰用奇,互也。故五臟六腑體陰者,用必陽;體陽者,用必陰。

心為手少陰,心之體主靜,本陰也;其用主動,則陽也。補陰者,補其體也,如龜板、柏子仁、丹參、丹砂之類;補陽者,補其用也,如桂枝、人參、茯神之類。肝為足厥陰,肝之體主人,本陰也;其用主出,(肝主疏泄,又寅賓出入也。)則陽也。補陰者,補其體也,如阿膠、萸肉、鱉甲、牡蠣之類;補陽者,補其用也,如當歸、鬱金、降香、香附之類。肺為手太陰,主降,本陰也;其用主氣,則陽也。

補陰者,補其體也,如麥冬、沙參、五味子、百合之類;補陽者,補其用也,如茯苓、人參、白朮、白蔻之類。脾為足太陰,主安貞,體本陰也;其用主運行,則陽也。補陰者,補其體也,如桂圓、大棗、甘草、白朮之類;補陽者,補其用也,如廣皮、益智仁、白蔻仁、神麯之類。腎為足少陰,主潤下,主封藏,體本陰也;其用主布液,主衛氣,則陽也。

補陰者,補其體也,如鮑魚、海參、地黃、元參之類;補陽者,補其用也,如肉桂、附子、硫黃、菟絲子之類。

六腑為陽,其用皆陰。膽為足少陽,主開陽氣之先,輸轉一身之陽氣,體本陽也;其用主決斷,主義,十一臟皆取決於膽,則陰也。補陽者,補其體也,如川椒、吳萸、當歸之類;補陰者,補其用也,如青黛、龍膽草、胡連、蘆薈之類。胃為足陽明,主諸陽之會,經謂陽明如市,體本陽也;其用主納,主下降,則陰也。

補陽者,補其體也,如人參、茯苓、半夏、薏仁之類;補陰者,補其用也,如生地、玉竹、梨汁、藕汁之類。大腸為手陽明,主傳化,主變化,體本陽也;其用主納小腸之糟粕而降濁,則陰也。補陽者,補其體也,如薤白、杏仁、木香、訶子之類;補陰者,補其用也,如芒硝、旋覆花、知母、豬膏之類。

小腸為手太陽,主受盛化物,體本陽也;其用主納胃之水穀,分其水而傳糟粕於大腸,則陰也。補陽者,補其體也,如附子、灶中黃土、丁香、蓽茇之類;補陰者,補其用也,如蘆薈、黃連、黃芩、龍膽草之類。三焦為手少陽,體本陽也;其用主引導陰陽,開通障塞,則陰也。

補陽者,補其體也,如川椒、吳萸、丁香、肉桂之類;補陰者,補其用也,如滑石、木通、燈芯、寒水石之類。膀胱為足太陽,體本陽也;其用則承氣化,溲便注瀉,則陰也。補陽者,補其體也,如肉桂、附子、豬苓、茯苓之類;補陰者,補其用也,如黃柏、川楝子、晚蠶砂、滑石之類。

白話文:

現在人們普遍談論補虛,卻不知道五臟六腑各自有其特定的補法。即使在一個臟或一個腑之中,也有體與用相反的特殊性。臟屬於陰,但其數字是五,這是因為陰反而使用奇數;腑屬於陽,其數字是六,這是因為陽反而使用偶數。這就像乾卦有四德,坤卦有五行一樣。陽用偶數而陰用奇數,這是一種交互關係。因此,五臟六腑中,體質屬陰的,其功能必然是陽;體質屬陽的,其功能必然是陰。

心為手少陰,心的體質主要為靜,這是陰的特性;其功能則為動,這是陽的特性。補陰,就是補其體,例如龜板、柏子仁、丹參、丹砂等;補陽,就是補其功能,例如桂枝、人參、茯神等。肝為足厥陰,肝的體質主導人,這是陰的特性;其功能主導疏泄和出入,這是陽的特性。補陰,就是補其體,例如阿膠、萸肉、鱉甲、牡蠣等;補陽,就是補其功能,例如當歸、鬱金、降香、香附等。肺為手太陰,主導下降,這是陰的特性;其功能主導氣息,這是陽的特性。

補陰,就是補其體,例如麥冬、沙參、五味子、百合等;補陽,就是補其功能,例如茯苓、人參、白朮、白蔻等。脾為足太陰,主導安穩和貞固,這是陰的特性;其功能主導運行,這是陽的特性。補陰,就是補其體,例如桂圓、大棗、甘草、白朮等;補陽,就是補其功能,例如廣皮、益智仁、白蔻仁、神麯等。腎為足少陰,主導潤澤和封藏,這是陰的特性;其功能主導液體分佈和衛氣,這是陽的特性。

補陰,就是補其體,例如鮑魚、海參、地黃、元參等;補陽,就是補其功能,例如肉桂、附子、硫黃、菟絲子等。

六腑為陽,其功能都是陰。膽為足少陽,主導開陽氣之先,輸送全身的陽氣,這是陽的特性;其功能主導決斷和義行,其他十臟都依賴膽來做決定,這是陰的特性。補陽,就是補其體,例如川椒、吳萸、當歸等;補陰,就是補其功能,例如青黛、龍膽草、胡連、蘆薈等。胃為足陽明,主導所有陽氣的匯聚,經絡學說稱陽明如市場,這是陽的特性;其功能主導納入和下降,這是陰的特性。

補陽,就是補其體,例如人參、茯苓、半夏、薏仁等;補陰,就是補其功能,例如生地、玉竹、梨汁、藕汁等。大腸為手陽明,主導轉化和變化,這是陽的特性;其功能主導吸收小腸的糟粕並降解污濁,這是陰的特性。補陽,就是補其體,例如薤白、杏仁、木香、訶子等;補陰,就是補其功能,例如芒硝、旋覆花、知母、豬膏等。

小腸為手太陽,主導接受和消化食物,這是陽的特性;其功能主導納入胃中的水穀,分離水分並將糟粕傳遞到大腸,這是陰的特性。補陽,就是補其體,例如附子、竈中黃土、丁香、蓽茇等;補陰,就是補其功能,例如蘆薈、黃連、黃芩、龍膽草等。三焦為手少陽,這是陽的特性;其功能主導引導陰陽,開通障塞,這是陰的特性。

補陽,就是補其體,例如川椒、吳萸、丁香、肉桂等;補陰,就是補其功能,例如滑石、木通、燈芯、寒水石等。膀胱為足太陽,這是陽的特性;其功能則承擔氣化,排尿和排便,這是陰的特性。補陽,就是補其體,例如肉桂、附子、豬苓、茯苓等;補陰,就是補其功能,例如黃柏、川楝子、晚蠶砂、滑石等。

總的來說,補五臟的體質,通常使用的是守護型藥材;補六腑的體質,通常使用的是流通型藥材。因為臟器的主要功能是藏納,腑器的主要功能則是通過而不留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