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稻生宣義

《炮炙全書》~ 卷第四 (8)

回本書目錄

卷第四 (8)

1. 桑螵蛸

咸,平。凡使勿用雜樹上生者,取桑上者蒸過,火炙用,不爾令人泄。畏旋覆花。

白話文:

鹹,平性。凡是使用桑寄生,不可用生長在雜樹上的,要採摘在桑樹上生長的桑寄生,蒸過後、火炙過後纔可以使用,不然可能會讓人腹瀉。桑寄生畏旋覆花。

2. 白殭蠶

咸、辛,溫,有小毒。不拘早晚但用白色而條直食桑葉者佳。米泔浸一日,待涎浮水上,然後灑出,焙去絲及黑口。惡桑螵蛸、桔梗、茯苓、萆薢。

白話文:

鹹味、辣味,溫,小毒性。不論早上或是晚上,選用只吃白色的桑葉且有長條,且直挺的最好。桑葉用米泔水浸泡一天,等到唾液浮在水上,然後取出,用微弱的火烤乾,去除桑葉的絲和黑點。桑葉不適合與桑螵蛸、桔梗、茯苓、萆薢一起使用。

3. 原蠶蛾

咸,溫,有小毒。第二番蠶也,雄者入藥,炒去頭足翅用。

白話文:

這味藥材味道鹹,性溫,含有微毒。它是第二輪養的蠶,使用時需選用雄性,炒製後去掉頭、足和翅膀再使用。

4. 蛜𧌴

即全蠍。甘、辛,平,有毒。去足並土,炒用。全用者為全蠍,單用尾謂蠍稍,其力尤緊,雄者螫人,痛在一處,井泥敷之,雌者痛牽諸處,瓦溝下泥敷之,或在手足以冷水漬之,微暖即易,在身以水浸布拓之,皆驗。又搗蝸牛塗,毒即解散。

古今錄驗云:被蠍螫者,但以木碗合之,神驗。

白話文:

就是整隻蠍子。味道甘辛,性質平和,有毒。去掉蠍子的足部和蠍尾中的泥土,炒熟後使用。整隻蠍子入藥,叫做全蠍;單獨用蠍尾部分入藥,叫做蠍稍,其藥效尤其顯著。雄蠍蜇人,疼痛集中在一處,可以用井泥敷貼治療。雌蠍蜇人,疼痛蔓延到多處,可以用瓦溝下的泥土敷貼治療,或者用手足浸泡在冷水中,感覺微微溫暖時即更換水,如果疼痛在身上,可以用浸泡過水的布敷貼治療,都有效驗。另外,搗碎蝸牛敷在被蠍子蜇傷的部位,可以使毒素迅速散開。

5. 蟬蛻

咸、甘,寒,凡使沸湯洗去泥土翅足,漿水煮過,曬乾用。

白話文:

這味藥的性味是鹹、甘,屬寒性。使用時,先用沸水洗淨其上的泥土和翅膀腳部,然後用米漿水煮過,最後曬乾後再使用。

6. 蟾蜍

辛,涼,微毒。去皮腸爪,酒浸一宿,酥炙,乾用。目赤、腹下無丹書八字者,不可用。

白話文:

這種藥材性辛、微涼,有微量的毒性。使用前應去掉外皮和非必要部分,然後用酒浸泡一夜,再以酥油烤乾後方可使用。若是眼睛紅赤,或是腹部下方沒有特定標記的人,不宜使用此藥材。

7. 蟾酥

即蟾蜍眉間之白汁也。甘、辛,溫,以蒜及胡椒等辣物納其口中,則蟾身白出,以竹篦刮下,乾用。真者輕浮,入口味甜,不可入目中,令人赤盲,或以紫草汁洗點即消。

白話文:

蟾酥,就是蟾蜍額頭上的白色分泌物。它味道甘、辛,性溫。如果用蒜、胡椒等辛辣的東西餵給蟾蜍吃,牠身上的白色分泌物就會增多。把這些分泌物用竹籤刮下來,曬乾後就可以入藥。真正的蟾酥很輕,入口後味道甜,但不能接觸眼睛,否則會導致眼睛充血、失明。如果不小心讓蟾酥接觸到眼睛,可以用紫草汁清洗,就可以消除症狀。

8. 蜈蚣

辛,溫,有毒。以火炙去頭、足、尾、甲用,或去尾足,以薄荷葉火煨用之,或酒炙,亦可中其毒,以桑汁、白鹽、大蒜塗之,或即以黃土水塗,以黃筒紙熏之,立效。畏蛞蝓、蜘蛛、雞屎、桑皮、白鹽。

白話文:

辛辣、溫熱,有毒。用火烤去除頭、足、尾、甲,或去除尾足,用薄荷葉火烤後使用,或用酒烤,也可以中和毒性,用桑汁、白鹽、大蒜塗抹,或直接用黃土水塗抹,用黃筒紙燻一燻,效果立竿見影。怕蛞蝓、蜘蛛、雞屎、桑皮、白鹽。

9. 蝸牛

咸,寒,有小毒。生池澤草樹間,形似小螺,白色,頭有四黑角。以形圓而大者為勝,小者不堪用。

白話文:

這東西味道鹹,性質寒涼,有一定的毒性。它生長在池塘沼澤邊的草木之間,外形像小螺貝,色澤是白色的,头部有四個黑色的小突起。選用時以形狀圓且大的為佳,太小的不適合使用。

10. 金簿

辛,平,有毒。中其毒者,惟鷓鴣肉可解,惡鉛,畏水銀。

白話文:

辛辣、溫和,有毒。中毒後,可以使用鷓鴣肉才能解毒,害怕鉛,畏懼水銀。

方中金簿,今世之人不識其為何等大,惟依據幾片、幾枚之數用之。非親視唐簿,何以有所準則哉。唐簿據今曲尺度之,其廣四寸四分,狹四寸而弱。朝鮮醫鄭鬥俊言,一片者百簿一錢重也,據此則一片重一釐也,十片才得重一分。又按天工開物云:凡金簿每金七釐,造方寸金一千片。

白話文:

方劑中使用的金箔,現在的人不知道它有多大,只根據幾片、幾枚的數量來使用。如果不親自看到唐代的金箔,怎麼會有準則呢?唐代的金箔,按照現在的尺度來衡量,寬四寸四分,窄四寸略少。朝鮮醫生鄭鬥俊說,一片金箔的重量是百分之一錢。據此,一片金箔重一釐,十片才重一分。另外,根據《天工開物》的記載,每七釐黃金可以製造一千片方寸的金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