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炮炙全書》~ 卷第三 (2)
卷第三 (2)
1. 丁香
辛,熱。取紫色去丁蓋乳子,發人背癰也,勿見火,有雌雄二種。雄者顆小為丁香,雌者大如山茱萸為雞舌香,即母丁香也,入藥最勝。畏鬱金。
白話文:
丁香,味道辛辣,屬性溫熱。要選用紫色的,去除頂部的花萼和果實,它可能會使人背部生癰瘡,所以使用時不要接觸火。丁香有雌雄兩種,雄性果實較小,稱為丁香;雌性果實較大,像山茱萸,稱為雞舌香,也就是母丁香,藥用效果最好。使用時要避開鬱金。
2. 檀香
辛,溫。皮實而色黃者為黃檀,皮紫而色白者為白檀,皮腐而色紫者為紫檀,其木並堅重清香,而白檀尤良,宜以紙封收則不泄氣。
白話文:
檀香,味道辛辣,性屬溫熱。外皮結實且呈現黃色的是黃檀,外皮呈紫色而木色偏白的是白檀,外皮腐朽且木色呈紫色的是紫檀。這些木材都堅硬而沉重,並且帶有清香,其中白檀的品質尤其好。適合用紙包封收藏,這樣香氣才不會散失。
3. 降真香
辛,溫。紫而潤者為良。
白話文:
辛味,性溫。呈現紫色的,且質地油潤的品質最好。
4. 烏藥
辛,溫。生用或酒浸一宿,炒用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,藥性溫熱。可以直接生用,或是用酒浸泡一個晚上後再炒過使用。
5. 乳香
辛、苦,微溫。圓大如乳頭,色白,入丸藥以少酒研如泥,以水飛過,曬乾用,或言以燈草同研,或以乳缽坐熱水中研之,或以箬葉上炙之研,皆易細。按乳香一名薰陸香,今藥肆中又別有名為薰陸香者,非是。詳見琥珀條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、苦澀,藥性稍微溫熱。外型圓潤大顆,像乳頭一樣,顏色是白色。加入丸藥時,要先用少量酒研磨成泥狀,然後用水沖洗過濾,再曬乾使用。有人說可以用燈芯草一起研磨,或是將乳缽坐在熱水中研磨,也有人說用箬葉烤過後再研磨,這些方法都比較容易磨細。另外,乳香又叫做薰陸香,現在藥材店裡另外有一種也叫做薰陸香的,並不是真正的乳香,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琥珀那一條的內容。
6. 沒藥
苦,平。色黃黑,修治與乳香同。
白話文:
苦味,性平。顏色黃黑,處理方式和乳香相同。
7. 白膠香
即楓香脂。
辛、苦,平。
今人多以佳一狄木當楓樹,殊為謬誤。
白話文:
楓香樹的樹脂。
味道辛辣、帶苦,藥性平和。
現在很多人把佳一狄木當作楓樹,這是非常錯誤的。
8. 騏驎竭
甘、咸,平。狀若膠飴,凝塊紅赤,與血同色,欲試真偽,但嚼之不爛如蠟者為上,今人試之以透指甲者為真,或以火燒之有赤汁湧出,久而灰不變本色者,乃真也。入藥勿與眾藥同研,恐化作塵飛也。得密陀僧良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帶鹹,性平。外觀像麥芽糖一樣,凝結成塊狀,呈紅色或深紅色,顏色和血相似。要測試真假,只要嚼它,如果嚼不爛、像蠟一樣的就是上品。現在的人測試真偽,會用它來穿透指甲,能穿透的就是真的。或者用火燒它,如果有紅色的汁液流出來,而且燒成灰後顏色不會改變的,就是真的。入藥時不要和其他藥材一起研磨,以免它變成粉塵飛散。和密陀僧一起使用效果更好。
9. 安息香
辛、苦,平。狀如松脂、桃膠,黃黑色,酒煮研,有如餳者謂之安息油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、帶苦,性平。外觀像松脂或桃膠,呈黃黑色,用酒煮過再研磨,如果呈現像麥芽糖的樣子,就稱為安息油。
10. 蘇合香
甘,溫。藥中只用蘇合油,如黐膠以箸挑起,懸絲不斷者,真也。亦番國樹生之膏,必濃而無滓者為上。
白話文:
蘇合香,味道是甘甜的,藥性是溫熱的。藥材中只會用到蘇合油,它的質地就像黏膠一樣,用筷子挑起來可以拉出細絲而且不會斷掉的,才是真品。這也是外國樹木產生的樹脂,必須是濃稠而且沒有雜質的才是上品。
11. 龍腦香
大辛、苦,溫。市家多以番硝混攙,然其質重色蒼如砂細碎。龍腦輕浮、潔白,片片相侔,須細辨之,入瓷罐同燈草藏貯不致耗蝕,今人多以樟腦升打亂之,不可不辨也。
黃衷海語曰:片腦產暹羅諸國,惟佛打泥者為上,其樹高者三二丈葉如槐而小,皮理類沙柳腦,則其皮間凝液也好,生窮谷島夷,以鋸付𤞀就谷中尺斷而出,剝而採之,有大如指,厚如二青錢者,香味清烈,瑩潔可愛,謂之梅花片,鬻至中國擅翔價焉,復有數種,亦堪入藥,乃其次耳。
白話文:
龍腦香,味道辛辣、苦澀,性溫。市面上商家大多用芒硝摻雜其中,然而真正的龍腦香質地重,顏色灰青像砂粒般細碎。真正的龍腦輕盈浮散、潔白,片狀均勻,必須仔細分辨。要放入瓷罐中,用燈芯草一同儲藏,才不會損耗。現在很多人用樟腦混淆替代,必須辨別清楚。
黃衷《海語》說:片狀的龍腦產自暹羅等國,其中以佛打泥所產的為最佳。那裡的樹高約三、二丈,葉子像槐樹但較小,樹皮紋理類似沙柳。龍腦是樹皮間的凝結物,生長在偏遠的山谷中。當地土人用鋸子沿著山谷將樹鋸斷成一尺長的段落,剝開樹皮採集,有像手指般大,厚如兩個二分錢幣的,香味清新濃烈,晶瑩潔白可愛,被稱為梅花片,賣到中國價格很高。還有其他幾種,也能入藥,但品質就差一些了。
12. 樟腦
辛,熱。凡用,每一兩以二碗合住,濕紙餬口,文武火熁之,半時許取出,冷定用。
煎樟腦法,用樟木新者切片,以井水浸三日三夜,入鍋煎之,柳木頻攪,待汁減半,柳上有白霜,即濾去滓,傾汁入瓦盆內,經宿自然結成塊也。
煉樟腦法,用銅盆以陳壁土為粉糝之,卻糝樟腦一重,又糝壁土,如此四五重,以薄荷安土上,再用一盆覆之,黃泥封固,於火上款款炙之,勿令走氣,候冷取出,則腦皆升於上盆,如此升兩三次可充亂片腦矣。故用片腦須要細辨。
白話文:
樟腦,味辛,性熱。凡是使用樟腦,每一兩要用兩碗水混合,用濕紙封住碗口,用小火慢慢加熱,大約半個小時後取出,放涼後使用。
煎煮樟腦的方法,是用新鮮的樟木切片,用井水浸泡三天三夜,放入鍋中煎煮,用柳木枝頻繁攪動,等到湯汁減少一半時,柳木枝上會有白色霜狀物出現,這時就濾掉雜質,將湯汁倒入瓦盆中,經過一夜自然就會結成塊狀。
煉製樟腦的方法,是用銅盆,將陳舊的牆壁土磨成粉撒在盆底,然後撒上一層樟腦,再撒一層牆壁土,如此重複四五層,在牆壁土上放上薄荷,再用一個盆子蓋住,用黃泥密封固定,在火上慢慢烘烤,不要讓氣跑掉,等冷卻後取出,樟腦就會全部升華到上面的盆子裡,這樣升煉兩三次就可以得到純淨的片狀樟腦了。所以使用片狀樟腦時需要仔細分辨真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