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炮炙全書》~ 卷第二 (11)
卷第二 (11)
1. 神麯
甘、辛,溫,炒黃用。
造神麯法,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,用白麵百斤,青蒿自然汁三升,赤小豆末、杏仁泥各三升,蒼耳自然汁、野蓼自然汁各三升,以配白虎、青龍、朱雀、玄武、句陳、螣蛇六神,用汁和麵、豆、杏仁作餅,麻葉或楮葉包罯,如造醬黃法、待生黃衣,曬收,臨用炒之,陳久者良。
一法用青蒿、蒼耳、野蓼自然汁及赤小豆末、杏仁泥各三盞和勻於瓷器內,次第下白麵搜和得所,作餅如上,生黃,曬收之尤為簡便也。
白話文:
神麯
味甘、味辛,藥性溫和,通常會炒黃後使用。
製作神麯的方法:在農曆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,使用一百斤的白麵粉,加入三升青蒿的天然汁液,三升赤小豆粉末,三升杏仁泥,三升蒼耳的天然汁液,三升野蓼的天然汁液。這些材料對應著白虎、青龍、朱雀、玄武、句陳、螣蛇六神。將這些汁液與麵粉、豆粉、杏仁泥混合均勻,做成餅狀,用麻葉或楮樹葉包裹起來,像製作醬黃一樣,等待長出黃色黴菌後,曬乾收好。使用時再炒過,存放時間越久的品質越好。
另一個較簡便的方法是:將青蒿、蒼耳、野蓼的天然汁液,以及赤小豆粉末、杏仁泥各三小碗混合均勻,放在瓷器中。然後逐步加入白麵粉揉和均勻,做成餅狀,做法如上所述。等待長出黃色黴菌,曬乾收好。這種方法製作更為簡單方便。
2. 紅曲
甘,溫。
造紅曲法,白粳米一石五斗,水淘浸一宿,作飯,分作十五處,入曲母三斤,搓揉令勻,並作一處,以帛密覆熱即去帛,攤開覺溫,急堆起,又密覆,次日日中又作三堆,過一時分作五堆,再一時合作一堆,又過一時分作十五堆,稍溫又作一堆,如此數次,第三日用大桶盛新汲水,以竹蘿盛曲作五六分蘸濕完,又作一堆如前法,作一次,第四日如前又蘸若曲半沉半浮,再依前法作一次,又蘸若盡浮則成矣。
取出日乾,收之,其米過心者謂之生黃,入酒及鮓⿰酉𬐚中,鮮紅可愛未過心者不甚佳,入藥以陳久者良。
白話文:
紅曲,味甘性溫。
製作紅曲的方法是:用一石五斗的白粳米,用水淘洗浸泡一整晚,煮成米飯,分成十五處,加入三斤的曲母,搓揉均勻,再將這十五處的米飯合在一起,用布蓋緊,感覺到發熱時就掀開布,攤開來讓它降溫,然後迅速堆成一堆,再蓋緊。第二天中午,將米飯堆分成三堆,過一會兒再分成五堆,再過一會兒又合成一堆,再過一會兒分成十五堆,感覺稍稍溫熱時再合成一堆,這樣重複多次。第三天,用大桶裝滿剛汲取的新鮮水,用竹籮盛裝紅曲,分五、六次將紅曲沾濕,然後再堆成一堆,像之前的方法一樣,再做一次。第四天,像之前一樣再沾水,如果紅曲呈現半沉半浮的狀態,就再依照之前的方法做一次;如果紅曲全部浮在水面,就表示紅曲製作完成了。
取出紅曲曬乾後收好。米粒內部呈現黃色的,稱為「生黃」,適合加入酒或醃魚肉醬中,顏色鮮紅可愛。米粒內部沒有呈現黃色的,品質就比較差。入藥用的紅曲,以陳放較久的為佳。
3. 麥芽
咸、甘,溫,即大麥水浸生芽者,去須,取其中米炒研面用,今惟炒用。豆蔻、縮砂仁、烏梅、木瓜、芍藥、五味子為使。
白話文:
麥芽,味道帶有鹹味和甘甜,性質溫和。它是將大麥用水浸泡後長出的芽,去除鬚根後,取其內部米粒炒過,再磨成粉使用。現在大多只採用炒過的方式。它可以和豆蔻、縮砂仁、烏梅、木瓜、芍藥、五味子等藥材一起使用,作為輔助藥。
4. 飴糖
甘,大溫。惟以糯米作者入藥,余但可食爾。
白話文:
味道甘甜,屬性大溫。只有用糯米製作的麥芽糖才能入藥,其他的(麥芽糖)只能當作食物食用。
5. 苦酒
即米醋,甘、酸、苦、溫。服茯苓、丹參者不可食醋,米醋煮制四黃、丹砂、膽礬、常山諸藥也。
白話文:
苦酒指的就是米醋,味道是甘甜、酸、苦,屬性溫和。服用茯苓、丹參這類藥物的人,不應該食用米醋。米醋可以用來煮製四黃、丹砂、膽礬、常山等藥材。
6. 酒
苦、甘、辛,大熱。凡酒忌諸甜物,酒漿照人無影不可飲,祭酒自耗不可飲,酒合乳飲令人氣結,同牛肉食令人生蟲。畏枳椇、葛花、赤豆花、綠豆粉。
白話文:
酒的味道有苦、甘甜、辛辣,屬性大熱。凡是飲酒都應避免同時食用甜食。酒液如果照映不出人影,表示不純,不可以飲用。用來祭祀的酒,放置太久以致酒精度降低,也不可以飲用。酒與牛奶一起飲用會使人氣機鬱結。與牛肉同食會使人體內生蟲。忌與枳椇、葛花、赤豆花、綠豆粉一起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