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炮炙全書》~ 卷第一 (9)
卷第一 (9)
1. 芍藥
苦、酸,寒,多生用,避其寒,酒炒,入血藥,醋炒,血虛者煨用,須丸為使,惡石斛、芒硝、畏硝石、鱉甲、小薊,反藜蘆、○須丸即代赭石一名,別本作雷丸。
山產者力洪,人家種植者根雖肥大而香,味不佳,其品滋多,入藥宜單瓣之根,赤白隨花之色也,有木芍藥草芍藥二品,藥中所用多取信濃州者,色絕白,聞信濃州產山錫杖,又謂之土鴉結皮,掘家貨於四方,花葉如單瓣芍藥而微異,即草芍藥也。
白話文:
芍藥味道苦、酸,屬性寒涼,通常會直接使用。如果怕它太寒涼,可以用酒炒過再用。入血分藥,會用醋炒過。血虛的人,要用煨烤過的方式處理。使用時,須搭配代赭石(也叫雷丸)作為使藥。芍藥忌與石斛、芒硝一起使用,也怕硝石、鱉甲、小薊,並與藜蘆相剋。
山裡產的芍藥藥力強勁,人工種植的芍藥雖然根莖肥大,但香味和味道都不好。芍藥品種很多,入藥最好選擇單瓣的芍藥根。赤芍和白芍的區別,取決於花朵的顏色。芍藥有木芍藥和草芍藥兩種。藥材裡多用信濃州產的,顏色極白。信濃州產的又有一種叫「山錫杖」或「土鴉結皮」的,樣子跟單瓣芍藥的花葉相似但略有不同,那就是草芍藥。
2. 牡丹
苦、辛,微寒,赤者利血,白者補人,以銅刀劈破去骨,酒洗,微焙。畏貝母、大黃、菟絲子,忌蒜胡荽伏砒。
白話文:
牡丹,味道苦、辛,性微寒。紅色的牡丹能活血化瘀,白色的牡丹則能補養身體。處理時,要用銅刀將牡丹切開去除骨頭(可能是指牡丹根的木心),再用酒洗過,稍微烘烤。使用時要避免與貝母、大黃、菟絲子一起使用,並且忌諱與大蒜、胡荽、伏砒(可能指含砒霜的物質)同時使用。
3. 木香
苦、辛,溫,形如枯骨,味苦黏牙者良,凡入理氣藥,只生用之,若欲止瀉,須以麵裹煨熟用。
李瀕湖曰,昔人謂之青木香,後人因呼馬兜鈴根為青木香,乃呼此為南木香、廣木香以別之,今人又呼一種薔薇為木香,愈亂真矣。
按寇宗奭曰:常自岷州出塞,得青木香持歸,西洛葉如牛蒡,但狹長,莖高二三尺,花黃一如金錢,其根即香也,生嚼即辛香,尤行氣,此種今見有之,人亦多識之。
白話文:
木香,味道苦、辛,藥性溫和。外形像枯骨,味道苦且黏牙的品質較好。凡是加入理氣藥方時,只需生用即可。如果想要止瀉,必須用麵粉包裹後煨熟再使用。
李時珍說,以前的人稱木香為青木香,後來因為有人稱馬兜鈴根為青木香,所以才改稱木香為南木香或廣木香來區分。現在又有人稱一種薔薇為木香,更加混淆不清了。
據寇宗奭所說:他常常從岷州出塞,取得青木香帶回家。這種青木香,西洛一帶的葉子像牛蒡葉,但是比較狹長,莖高約兩三尺,開黃色的花,形狀像銅錢,它的根部就是有香氣的部位,生吃時會感到辛香,特別能行氣。這種植物現在還看得到,而且很多人都認識它。
4. 高良薑
辛,大溫,炒用。
白話文:
辛辣,非常溫熱的藥性,適合炒過後使用。
5. 紅豆蔻
即高良薑子,苦、辛,溫。炒過入藥。肆中名伊豆縮砂,售者乃此也。
白話文:
紅豆蔻,其實就是高良薑的種子,味道苦且帶有辛辣味,屬性溫熱。要炒過之後才能入藥。市面上賣的「伊豆縮砂」,其實就是這個東西。
6. 草豆蔻
澀辛,熱,麵裹煨去皮用。
白話文:
草豆蔻,味道澀而辛辣,藥性溫熱。使用時,要用麵團包裹後煨烤,再去皮使用。
7. 草果
大辛,熱,○本草載與草豆蔻同條,不分主治,然雖為一物,治微有不同,長大如訶子,皮黑厚而稜密,子粗而辛臭。草豆蔻大如龍眼而形微長,皮黃白薄而稜峭,其仁大如縮砂而辛香氣和也。
白話文:
草果的味道非常辛辣,性屬熱。原本的藥草典籍將它和草豆蔻放在一起記載,沒有區分它們的治療功效。然而,雖然它們被認為是同一種植物,但治療效果還是有些微不同。草果的形狀長得像訶子,外皮呈黑色、厚實且有密集的稜角,裡面的籽粗糙,帶有辛辣的臭味。草豆蔻則像龍眼一般大小,但形狀稍微長一點,外皮呈黃白色、薄且稜角明顯,裡面的仁像縮砂一樣大,但帶有辛香味,氣味也比較柔和。
8. 白豆蔻
辛,大溫。去皮研細,不見火,乘沸點服。
白話文:
辛辣,非常溫熱。去除外皮後研磨成細末,不要經過火烤,趁著剛煮沸的開水服用。
9. 縮砂
辛、澀,溫,先和皮慢火炒熟,去殼研用。
白話文:
性味辛辣、帶有澀味,藥性溫和,要先將外皮與果實一起用小火慢慢炒熟,再去除外殼,研磨成粉末使用。
10. 益智
辛、溫,去殼,鹽水炒研用。
白話文:
味道辛辣,屬性溫熱,使用時要去除外殼,用鹽水拌炒後研磨成粉末使用。
11. 蓽茇
辛,熱,去梃用頭,以醋浸一宿,焙乾,刮去皮、粟子,令淨,免傷肺,令人上氣。
白話文:
蓽茇的藥性是辛辣、溫熱,使用時要去除它的莖,只用頭部。先將頭部浸泡在醋裡一個晚上,然後烘乾,再刮掉外皮和像粟米一樣的細小顆粒,使其乾淨,以免傷害肺部,導致人呼吸急促、氣往上衝。
12. 肉豆蔻
苦、辛,溫。形類彈丸,油色肥實者佳。以糯米粉裹於𤎖火中煨熟,去粉用,勿犯鐵器。
白話文:
味苦、味辛,性溫。外形像彈丸,油脂多且飽滿的最好。用糯米粉包裹後,在慢火中煨熟,去掉糯米粉後使用,切記不要接觸到鐵製器具。
13. 補骨脂
苦、辛,大溫,微炒用,一法用鹽酒浸一宿,蒸過,曬,微炒用。惡甘草,忌蕓薹及諸血,得胡桃胡麻良。
白話文:
味道苦、辛辣,藥性非常溫熱,稍微炒過後使用。有一種方法是先用鹽和酒浸泡一個晚上,蒸過之後,再曬乾,最後稍微炒過後使用。它與甘草不合,忌與蕓薹以及各種血分藥同用,與胡桃、胡麻一起使用效果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