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鏡》~ 卷之四 (5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5)

1. 胎前諸症

婦人有妊月餘,即噁心嘔逆者,謂之惡阻。乃足厥陰肝經養胎之月也。肝嘗有餘,本不能容物,而今乃有妊,則肝氣為胎所礙,不得發泄,故噁心嘔逆也。過此月,則別經養胎,而惡阻之病息矣。夫十二經,皆養胎者也,而肝經獨養於初妊之時,何哉?蓋胎者,血之始成,而肝則血之所藏,以血養血,造化之相為合也。然受氣之始,則何經以主之?曰足少陰腎經也。

天一生水,得氣最先,故男子先生左腎,女子先生右腎。而婦人右腎,亦以系胞,為胞之根柢,先天真一之氣,發此以為胎兆也。

妊婦心氣痛者,受胎必上,胎礙其心,故心氣痛也。小便不通者,受胎必下,胎壓膀胱,故小便不通也。其有遺尿不禁者,必其胎氣受寒,逼近膀胱,故遺尿不禁也。

妊婦腹痛,人皆謂之胎痛,而不知胎痛自有分別,不可以腹痛例觀也。假如努力任重,致傷其胎而作痛者,方可言胎痛;或平日瘦弱,血不足以潤其胎,而致腹痛,其痛如芒刺引掣者,亦可以言胎痛也。若偶傷於食,偶感於氣,偶觸於穢惡,而作痛者,非干於胎,何以亦謂之胎痛耶?醫者當審其脈,若滑而弦,乃是氣食;若得澀脈,乃為胎痛。脈訣云:澀脈如刀刮竹行。

男人有此號傷精,婦人有孕為胎痛,無孕還須敗血凝。由是觀之,可以見胎痛,由於血不足矣。

妊婦腰痛,與男子腰痛不同。男子腰痛,乃腎虛也。妊婦固亦有虛者,然因勞力而得者居多焉。勞力以任重,致傷胞系,胞系與腎相連,胞系受傷,則腰必痛,痛甚則胞系將脫,多至小產。其有素享安逸而妊婦腰痛者,必其受胎之後,不節房事,以致傷胞系也。十月滿足而腰痛者,非病也,欲產故也。

《脈訣》云:將產之候脈離經。又曰:一息二至號離經。所謂離經者,胞系欲離腎經也。此脈在妊婦,則為欲產而無所妨;在病人,則為欲死而氣將絕。醫者亦不可不知也。

妊婦下血者,人皆謂之胎漏,而不知胎漏,亦有辨也。蓋胞外有血,胎內無血,胎內之所有者,水而已矣。使胞破漏,則必有聲,而所下者,皆水也。若所下者血,則皆胞外之物耳,豈可以言胎漏耶?然下血過多,則無以養胎;下水過多,則胞已干而兒必死,皆危症也。若臨月腹痛而胞破,則為欲產,亦不可言胎漏也。

妊婦傷寒、瘧疾,皆能墮胎。蓋懷胎最怕寒戰,則遍身筋骨皆振,易動其胎。故患此二疾者,多至小產。用藥者,先以安胎為首務,可也。

妊婦痢疾、泄瀉,雖不至於墮胎,然臨月之時,多有產難。蓋痢疾則下血,而胎無所養;泄瀉則去水,而胎無所滋。泄痢既止之後,必將有乾枯澀滯之患,而產難恐不免矣。用藥者,其可不深加意乎。若暫瀉暫痢,其勢不甚者,亦無大害也。

白話文:

婦女懷孕一個多月時,如果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,這就叫做「惡阻」。這時是足厥陰肝經在滋養胎兒的時期。肝臟通常有餘氣,本來就不能容納食物,但現在因為懷孕,肝氣受到胎兒的阻礙而無法宣洩,所以才會出現噁心嘔吐。過了這個月,就會由其他經脈接替滋養胎兒,而惡阻的症狀就會消失。其實十二經脈都在滋養胎兒,但為什麼只有肝經在懷孕初期特別重要呢?因為胎兒的形成,最初是從血液開始的,而肝臟是儲藏血液的地方,用血液滋養血液,這正是造化自然的道理。那麼,受孕最初的氣是由哪條經脈主導呢?答案是足少陰腎經。

因為「天一生水」,腎經最先得到氣,所以男子先有左腎,女子先有右腎。而婦女的右腎,也因為聯繫著胞胎,是胞胎的根基,先天真一的氣由此發出,作為懷孕的徵兆。

孕婦如果出現心口疼痛,通常是胎兒向上頂,阻礙了心臟,所以才會心口痛。如果小便不通暢,通常是胎兒向下壓迫膀胱,所以才小便不通。如果出現遺尿無法控制的狀況,一定是胎氣受寒,逼近膀胱,所以才會遺尿不止。

孕婦肚子痛,大家都說是胎痛,但其實胎痛是有區別的,不能一概而論。如果是因為用力過度或提重物,導致傷到胎兒而引起的疼痛,才可以說是胎痛;或者平時身體虛弱,血液不足以滋養胎兒,導致腹痛,並且疼痛像針刺一樣牽引,也可以說是胎痛。如果只是因為偶然吃壞東西、受涼、接觸到穢物而引起的疼痛,就不是因為胎兒,為什麼也要說成是胎痛呢?醫生應該仔細診斷脈象,如果脈象滑而帶弦,是飲食引起的;如果脈象澀,才是胎痛。脈訣說:「澀脈像刀刮竹子一樣。」

男人如果出現這種澀脈,是傷了精;女人如果懷孕,是胎痛;如果沒有懷孕,則是體內有瘀血。由此可見,胎痛是由於血不足引起的。

孕婦腰痛,和男子腰痛不同。男子腰痛通常是腎虛引起的。孕婦雖然也有腎虛的情況,但多數是因為勞累所致。勞累或提重物會傷到胞系(連接子宮和腎的組織),胞系和腎相連,胞系受傷,腰部一定會痛,如果疼痛劇烈,胞系可能會脫落,導致流產。如果平時生活安逸的孕婦腰痛,一定是懷孕後不節制房事,導致胞系受傷。如果懷孕十個月足月時腰痛,就不是疾病,而是快要生產的徵兆。

《脈訣》說:「將要生產時,脈象會離經。」又說:「一息之間跳動兩次,就是離經脈。」所謂「離經」,是指胞系要脫離腎經。這種脈象出現在孕婦身上,代表快要生產,沒有什麼問題;但出現在病人身上,代表氣將要斷絕,快要死亡。醫生也應該了解這一點。

孕婦下血,大家都說是胎漏,但其實胎漏也是有區別的。子宮外有血,子宮內沒有血,子宮內只有羊水。如果羊膜破裂,一定會有聲音,而且流出來的都是羊水。如果流出來的是血,那都是子宮外面的東西,怎麼能說是胎漏呢?但是,如果流血過多,就沒有足夠的血液滋養胎兒;如果羊水流失過多,羊膜會乾枯,胎兒就會死亡,這都是危急的狀況。如果在臨產時腹痛,羊膜破裂,那是快要生產,也不能說是胎漏。

孕婦如果患上傷寒或瘧疾,都可能導致流產。因為懷孕期間最怕寒冷發抖,全身筋骨都會震動,容易導致胎兒不穩。所以患上這兩種疾病,很多都會導致流產。用藥時,首先要以安胎為首要任務。

孕婦如果患上痢疾或腹瀉,雖然不至於導致流產,但在臨產時,常常會出現難產的情況。因為痢疾會導致下血,胎兒沒有足夠的血液滋養;腹瀉會導致水分流失,胎兒沒有足夠的水分滋潤。痢疾和腹瀉停止後,身體容易出現乾枯澀滯的問題,可能會難產。用藥時,一定要特別注意。如果只是短暫的腹瀉或痢疾,病情不嚴重,就沒有太大的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