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鏡》~ 卷之三 (24)
卷之三 (24)
1. 瘡瘍
膿泡、疥瘡,用煙膏一兩,硫黃、焰硝,各二錢,飛礬四錢,豬牙皂角二錢,共為細末。豬脂同研如泥。先以蔥、薑、花椒湯洗浴,然後敷藥,三四日即愈。
或用黃丹、雄黃、飛礬、大風子、牙皂、輕粉、蛇床子、露蜂房、蛇退、花椒,等分,少加白砒、麝香。研細末,柏油為丸,遍身滾之。
上部癬瘡,沿及頭面,癢不可忍者,杜大黃根、生蔥等分,搗極碎;生地、紅花亦等分,以醋浸爛搗如泥;加枯礬,又同一處搗和,以生布包之,擦患處。先以穿山甲刮碎,擦之,待乾,再刮,再擦,三四日即光,不再發,累驗。
遍身頑癬,用斑蝥去翅足二錢,川槿皮五錢,飛礬三錢,大風子二錢,輕粉二錢,白砒五分。為細末,醋調敷之。而癬之初發者,不必用此重劑也,宜以陳醋一碗,入川槿皮一兩,牙皂半兩,大風子三錢,煎至半碗,去渣,澄清,入明礬、皮硝各五錢,又煎至一酒盞,和以禿菜根自然汁、生薑自然汁各一酒盞。先以穿山甲略刮微破,將筆蘸塗之,不幾日即愈。
陰囊濕爛,黃水如流,或癢或痛者,名濕陰瘡,用細茶為末,加冰片少許,再研極細,摻上即愈。
陰囊爛破,兩核突出,痛苦萬倍,先用桑皮線一條,將旱蓮草汁浸一宿,曬乾揉軟,以手輕輕納進兩核,捽住囊皮縫之。用血竭、龍骨、象牙屑,共為末,以桑樹汁調之,濃塗縫處。
內服之劑,用黃耆為君,人參、白朮、黃柏、橘核、澤瀉、金銀花、獨活、白芷、連翹、甘草為佐,煎之。即以此藥,空心送下蠟礬丸百粒,半月可愈。
一切惡瘡,死肉不消,成紫黑色,突出高起,臭穢不可近,以烏梅肉,燒灰為末,摻上立消。
或用白礬二兩,黃丹一兩,硇砂三錢,為末。鍋內同炒乾,為細末,摻於膏藥上,貼之。
或用巴豆霜一錢,五靈脂半兩,阿魏、黃丹各二錢,飛礬一錢,為細末。以糊為錠子,入瘡內,其肉自消。
白話文:
瘡瘍
膿泡、疥瘡,可用煙膏一兩、硫磺二錢、焰硝二錢、飛礬四錢、豬牙皂角二錢,研成細末,與豬脂混合成泥狀敷於患處。 先用蔥薑花椒水清洗患處,再敷藥,三四天即可痊癒。
或用黃丹、雄黃、飛礬、大風子、牙皂、輕粉、蛇床子、露蜂房、蛇退、花椒等量混合,少量加入白砒和麝香,研成細末,用柏油做成藥丸,滾塗全身。
頭面部及上半身的癬瘡,奇癢難忍,可用杜仲根和生蔥等量搗碎,再將生地和紅花等量用醋浸爛搗成泥狀,加入枯礬混合,用生布包好,擦拭患處。 也可以先用穿山甲刮屑,擦拭患處至乾燥,反覆三四次,即可痊癒不再復發,經多次驗證有效。
全身頑固性癬瘡,可用斑蝥(去除翅足)二錢、川槿皮五錢、飛礬三錢、大風子二錢、輕粉二錢、白砒五分,研成細末,用醋調敷。 癬瘡初期發作,不必使用此烈性藥物,宜用陳醋一碗,加入川槿皮一兩、牙皂半兩、大風子三錢,煎至半碗,去渣澄清後,再加入明礬、皮硝各五錢,煎至一酒盞的量,加入等量禿菜根汁和生薑汁。先用穿山甲略微刮破患處,用筆蘸藥塗抹,數日即可痊癒。
陰囊濕爛,流黃水,伴隨瘙癢或疼痛(濕陰瘡),可用細茶末加入少量冰片,研磨極細,撒在患處即可痊癒。
陰囊潰爛,睾丸突出,劇痛難忍,先用桑皮線一條,浸泡在旱蓮草汁中一夜,曬乾揉軟,輕輕塞入睾丸,再將囊皮縫合。 用血竭、龍骨、象牙屑研成細末,用桑樹汁調和,塗抹於縫合處。
內服藥物,以黃耆為主藥,人參、白朮、黃柏、橘核、澤瀉、金銀花、獨活、白芷、連翹、甘草為輔藥,煎服。 同時服用蠟礬丸一百粒,空腹服用,半月可痊癒。
一切惡瘡,死肉不脫落,呈紫黑色,高高隆起,臭氣熏天,可用烏梅肉燒成灰末,撒在患處即可消腫。
或用白礬二兩、黃丹一兩、硇砂三錢,研磨成細末,與膏藥混合,貼敷患處。
或用巴豆霜一錢、五靈脂半兩、阿魏二錢、黃丹二錢、飛礬一錢,研磨成細末,用糊劑做成藥錠,塞入瘡口,使壞肉自行脫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