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鏡》~

回本書目錄

1. 卷之二

2. 痢疾

痢者,即下利之病也,從病從利,故名曰痢。然其為病,豈一朝一夕之故哉。其所由來者漸矣。蓋因平日飲食不節,油膩生冷,恣嗜無忌,或飢飽不時,或冷熱不擇,停蓄於中,久而不化,又或外感暑濕,內傷七情,行房於既飽之餘,努力於過飽之後。所積之物,煅煉稠黏,有赤有白,有赤白相雜,與純黃色之異,不見其糞,而惟見其積者,為藉氣血而變成也。傷於血則變為赤,傷於氣則變為白,氣血俱傷則赤白相雜。

若赤白兼黃則脾家亦傷;而純於赤白者,亦未必非傷脾所致也。使無赤白,而其色純黃,則專傷脾土,而氣與血猶未甚動焉。至若下利如黑塵之色,及屋漏水者,皆不治之症。或大孔如竹筒,唇如硃紅,皆死候也。而噤口者亦多死。以其無胃氣而邪熱獨結於上也。大法初起當先推蕩,而後調理,病久則帶補兼收,切不可驟用澀藥。

初痢一澀,積聚不去,多致死亡。又不可因久痢之人氣虛不攝,妄投黃耆、升麻之類。下痢若服黃耆,即發臌脹;若服升麻,則小便與積皆升至上焦,此速死之道也。但傷血則調血,傷氣則調氣,傷脾則養脾,當寒而寒,當溫而溫,當燥而燥,當清而清,因病用藥,其可以執一乎?

藥例

初痢裡急後重者,濕多也,必先於燥濕。

宜以蒼朮、防風為主,佐以黃連、檳榔、木香之類,使之快利。

初痢腹痛甚者,食積多也,必先於消食積。

宜以大黃為主,佐以厚朴、枳實、檳榔、蓬朮、甘草之類,待其利後,方以當歸、白朮、茯苓、芍藥之類以調理之。

下痢純黃,必先消食養脾。

宜以蒼朮、厚朴、茯苓為主,佐以白朮、枳實、陳皮、檳榔、蓬朮、山楂、神麯、甘草之類。

赤痢,必先於清血。

宜以當歸為主,佐以黃連、山楂、麥芽、桃仁、甘草之類。

白痢,必先於調氣。

宜以木香為主,佐以陳皮、厚朴、白朮、茯苓、神麯、麥芽、芍藥、甘草之類。

赤白相雜,必先調氣養血。

宜以當歸、木香為主,佐以桃仁、山楂、麥芽、陳皮、白朮、黃連、甘草之類。

血痢久不愈者,帶補兼收。

宜以當歸、芍藥、川芎、地黃為主,佐以白朮、地榆、烏梅、五味、甘草之類及黃連。

白痢久不愈者,帶補兼溫。

宜以白朮、人參、茯苓、甘草為主,佐以肉果、肉桂、訶子、烏梅、大棗、煨姜之類。

赤白相雜,久不愈者,帶補氣血兼澀。

宜以當歸、白朮、芍藥、人參為主,佐以肉果、烏梅、炙甘草、粟殼、大棗之類。

久痢不愈,至九十月間者,大補兼溫。

宜以大劑人參、白朮為主,佐以炒黑乾薑、烏梅、肉果、肉桂、炙甘草、大棗之類。

下痢純血不黏稠者,乃傷血也,必消導其血。

宜以當歸、桃仁、紅花、山楂為主,佐以蘇木、赤曲、牛膝、生地黃、赤芍、甘草之類。此病在大人多難愈,在小兒則惟以食積治之。

休息痢,經年累月不愈,或愈後不時復發者是也。此為氣血皆虛,脾胃甚弱,不可不大補。

宜以當歸、地黃、人參、白朮為主,佐以川芎、芍藥、茯苓、炙甘草、肉桂、烏梅、肉果之類。不用煎劑,即以此為末,用大棗煮熟去皮核,搗成膏,加生薑汁,拌和為丸,空心米湯送下二百丸,為嘗服之藥,方可收功。

噤口痢,絕不飲食,食即隨吐,蓋為邪熱在上焦,脾土不能為主,故患此病者多死。若治得其道,亦或有可生者。宜用白芍、木香、黑姜等劑。

宜以乾山藥、細茶為主,佐以人參、石蓮、黃連、石菖蒲、茯苓之類。水煎,加生薑汁,徐徐呷下,任其吐出,仍與飲之。又吐又飲,終至不吐,即可生矣。再與二三服即愈。以後不必再服。胸次一開,自然思食,何噤口之有,故宜用石菖蒲。

疫痢,憎寒壯熱,下痢臭穢,眾人病一般者是也,必先解表發散。

宜以大劑蒼朮為主,佐以羌活、防風、人中黃、芍藥、黃芩、黃連之類,加蔥白、生薑服之。

白話文:

[痢疾]

痢疾就是我們常說的腹瀉病症,它的名字來源於疾病與排泄的狀態,因此稱爲痢疾。但是,這病並非一夜之間形成的,而是逐漸累積的結果。通常是因爲平時飲食不規律,過量食用油膩、生冷食物,或是飢一頓飽一頓,不選擇食物的冷熱,這些食物在體內積存久了,難以消化。又或者受到暑溼的外部影響,內心情緒波動,飽餐後立即進行房事,或是在過飽狀態下過度勞累。這些積存的食物在體內凝結,變得粘稠,呈現紅、白或混合色,以及純黃色的差異,排泄時不見正常的糞便,只看到這些積存物,這是因爲它們藉由體內的氣血變化而成。如果傷害了血液,就會變成紅色;傷害了氣,則會變爲白色;如果氣血都受傷害,就會出現紅白相間的情況。

如果出現紅、白與黃三色並存,說明脾臟也受到了傷害;即使只是紅白相間,也可能是因爲脾臟受損導致。如果沒有紅白顏色,而是純黃色,那麼主要是脾臟受傷,氣與血尚未嚴重受影響。至於像黑塵色或是屋漏色的腹瀉,都是無法治癒的症狀。有時肛門開得像竹筒一樣大,嘴脣呈現出鮮紅色,這些都是死亡的徵兆。而嘴巴緊閉無法進食的人,也多數會死亡。這是因爲沒有胃氣,邪熱獨佔上部的原因。一般來說,初期應該先清除體內的積存,然後調理身體,病程長的則要帶補兼收,絕對不可以突然使用收斂藥物。

初期痢疾一旦使用收斂藥,積存物不會排出,多數會導致死亡。也不能因爲長期腹瀉的人氣虛,就隨便給他們黃芪、升麻這類的藥物。如果腹瀉後服用黃芪,可能會引發腹部膨脹;如果服用升麻,會使小便和積存物上升到上半身,這是加速死亡的做法。只要血液受傷,就要調養血液;氣受傷,就要調整氣;脾受傷,就要滋養脾。該用寒性藥物時用寒性,該用溫性時用溫性,該用燥性時用燥性,該用清熱時用清熱,根據病情用藥,怎麼可能只遵循一個方法呢?

用藥例子

初期痢疾,感到裏急後重的,通常是溼氣過多,必須先乾燥溼氣。

應以蒼朮、防風爲主,輔助黃連、檳榔、木香等,使其快速排泄。

初期痢疾,腹痛嚴重的,通常是食物積存過多,必須先消化食物積存。

應以大黃爲主,輔助厚朴、枳實、檳榔、蓬術、甘草等,待排泄後,再用當歸、白朮、茯苓、芍藥等調理。

純黃色的腹瀉,必須先消化食物並養脾。

應以蒼朮、厚朴、茯苓爲主,輔助白朮、枳實、陳皮、檳榔、蓬術、山楂、神曲、甘草等。

紅痢,必須先清理血液。

應以當歸爲主,輔助黃連、山楂、麥芽、桃仁、甘草等。

白痢,必須先調整氣。

應以木香爲主,輔助陳皮、厚朴、白朮、茯苓、神曲、麥芽、芍藥、甘草等。

紅白相間的痢疾,必須先調整氣和養血。

應以當歸、木香爲主,輔助桃仁、山楂、麥芽、陳皮、白朮、黃連、甘草等。

血痢長時間不癒合,需帶補兼收。

應以當歸、芍藥、川芎、地黃爲主,輔助白朮、地榆、烏梅、五味、甘草等以及黃連。

白痢長時間不癒合,需帶補兼溫。

應以白朮、人參、茯苓、甘草爲主,輔助肉果、肉桂、訶子、烏梅、大棗、煨姜等。

紅白相間的痢疾,長時間不癒合,需帶補氣血兼收斂。

應以當歸、白朮、芍藥、人參爲主,輔助肉果、烏梅、炙甘草、粟殼、大棗等。

長時間的痢疾不愈,直到九、十月期間,需大補兼溫。

應以大量的人參、白朮爲主,輔助炒黑乾薑、烏梅、肉果、肉桂、炙甘草、大棗等。

純血性的腹瀉,不粘稠,是因爲傷害了血液,必須導引血液。

應以當歸、桃仁、紅花、山楂爲主,輔助蘇木、赤曲、牛膝、生地黃、赤芍、甘草等。這種病症在成人中較難治癒,而在兒童中只需處理食物積存問題。

休息痢,經年累月不癒合,或癒合後不時復發,是因爲氣血都虛,脾胃非常虛弱,必須大力補充。

應以當歸、地黃、人參、白朮爲主,輔助川芎、芍藥、茯苓、炙甘草、肉桂、烏梅、肉果等。不使用煎劑,直接將這些磨成粉末,用煮熟的大棗去皮核,搗成膏狀,加入生薑汁,攪拌成丸,空腹時用米湯送下兩百粒,作爲常服的藥物,才能見效。

噤口痢,完全不吃東西,吃下去就會立即嘔吐,是因爲邪熱在上焦,脾臟無法主導,所以患有此病的人多數會死亡。如果治療得當,也有可能存活。應使用白芍、木香、黑姜等藥物。

應以幹山藥、細茶爲主,輔助人參、石蓮、黃連、石菖蒲、茯苓等。用水煎煮,加入生薑汁,慢慢喝下,任其嘔吐,然後再喝。反覆嘔吐與飲用,直到不再嘔吐,就可以存活了。再喝兩三劑就能痊癒。之後無需再服。胸部一打開,自然就會想吃東西,哪裏還會有噤口的情況,因此適合使用石菖蒲。

疫痢,怕冷高熱,腹瀉惡臭,多人症狀相似,必須先解表發汗。

應以大量蒼朮爲主,輔助羌活、防風、人中黃、芍藥、黃芩、黃連等,加上蔥白、生薑服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