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鏡》~ 卷之三 (17)
卷之三 (17)
1. 眼疾
頭眩不定,以定風去痰為主。君以天麻、半夏,佐以黃芩、柴胡、黃連、升麻、甘草,與四物同煎。
統治一切眼疾,以四物湯為主,加柴胡、升麻以引經,防風、荊芥以散風,黃連、連翹、生甘草以瀉火,草決明、青皮、草龍膽以抑肝,枳殼、蘇梗以順氣,密蒙花、木賊以去翳,甘菊、薄荷以清頭目,任意加減用之。
膏子藥,點諸般眼痛。以黃連不拘幾斤,洗極淨,用雪水或黃梅雨水,煎極濃,去渣,澄清,熬成膏子,加熟蜜,入乳羊膽汁,調和,曬微干,捏作餅子,用新井水磨點。
散子藥,點諸般眼痛。以風化硝、白硼砂、硃砂、冰片、水晶、珍珠、琥珀等分,為極細末,和人乳汁點之。
風化硝,必冬瓜上生者為妙。用秋後冬瓜一枚,切去蓋,刮去瓤,將朴硝實其中,仍以蓋蓋之,用竹釘釘住,將稀爽細繩絡袋之,掛當風處月餘,其皮上自然生出槍硝,以鵝翎刷下,入藥,必以此為君方,妙。
丸子藥,治一切目疾。以當歸為君,川芎、芍藥、生地為佐,加黃連、升麻共為細末,入生羊肝,同搗極和,又曬乾為末,將羊膽汁,與蜜同煉。丸如桐子大者,空心服一半;如綠豆大者,午後服。若有痰,薑湯下;有風,紫蘇湯下;氣不順,青皮湯下;有翳,木賊湯下;眩運,天麻湯下;心膈熱,燈心湯下。忌蘿蔔、油麵及克氣克血之物。
大抵眼科中,用四物湯,取其入於血分,以養肝也。而四物之中,又必多用當歸乃為得法,醫者宜知之。
白話文:
眼疾
頭暈目眩不定,治療以祛風化痰為主。主要藥物用天麻、半夏,輔以黃芩、柴胡、黃連、升麻、甘草,與四物湯合煎服用。
治療各種眼疾,以四物湯為基礎,加入柴胡、升麻引導藥力至經絡,防風、荊芥散風,黃連、連翹、生甘草瀉火,草決明、青皮、草龍膽抑制肝陽,枳殼、蘇梗疏通氣機,密蒙花、木賊清除眼翳,甘菊、薄荷清肝明目,可根據實際情況增減藥量。
膏藥:治療各種眼痛。將黃連(用量不限)洗淨,用雪水或梅雨水煎煮至濃稠,濾渣取汁,熬製成膏,加入熟蜜和乳羊膽汁調和,曬至略乾,製成餅狀,用新鮮井水研磨後點眼。
散藥:治療各種眼痛。將風化硝、白硼砂、硃砂、冰片、水晶、珍珠、琥珀等分量研磨成極細粉末,用人乳汁調和後點眼。
風化硝:最好使用在冬瓜上自然生成的硝石。取秋季之後的冬瓜一個,切去瓜蓋,刮去瓜瓤,將粗硝放入瓜內,蓋上瓜蓋,用竹釘釘牢,再用細繩捆紮好,懸掛在通風處一個多月,冬瓜皮上就會自然生成硝石,用鵝毛刷刷下,入藥使用,此硝石應為主要藥物,效果極佳。
丸藥:治療各種眼疾。以當歸為主藥,川芎、芍藥、生地為輔藥,加入黃連、升麻,研磨成細粉,加入生羊肝,充分搗勻,曬乾研磨成粉,再加入羊膽汁和蜂蜜煉製成丸藥。丸藥如桐子大小,早起空腹服用一半;如綠豆大小,下午服用。如有痰飲,用薑湯送服;如有風邪,用紫蘇湯送服;如有氣滯,用青皮湯送服;如有眼翳,用木賊湯送服;如有眩暈,用天麻湯送服;如有心煩火熱,用燈芯湯送服。忌食蘿蔔、油膩食物及損傷氣血的食物。
總之,眼科治療常用四物湯,因其能入血分,滋養肝臟。而四物湯中,當歸的用量必須較多才能收到最佳效果,醫生應當了解此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