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鏡》~ 卷之三 (1)
卷之三 (1)
1. 卷之三
2. 麻木
人皆以麻木為一病,而不知麻與木,固自有不同也。所謂麻者,非癢非痛,肌肉之內,如千萬小蟲,亂行雜沸,按之不止,搔之愈甚者是也。所謂木者,不癢不痛,自己之肌肉如他人之肌肉,按之不知,搔之不覺者是也。麻如麻之亂,故名曰麻;木如木之頑,故名曰木。麻猶知痛癢,而木則全無所覺矣。
然未知其病之所屬,將何以斷之?蓋麻有久暫,木亦有久暫。暫時之麻者,或因坐臥不得其所,四體相壓,阻抑榮衛,血行既遲,而氣亦未至故也。然麻或太甚,亦有似於木焉。暫時之木者,亦因坐臥不得其所,四體重壓,又著寒氣不時,不會護持,而榮衛不相聯屬,血已不行,而氣久不至故也。然木或還醒,亦有似乎麻焉。
此其暫時之麻木,雖因氣血不足,而猶未足為病。惟久麻久木者,斯為病耳。蓋經年累月無一日而不麻者,麻之久者也。麻之久者,非坐臥不穩所致,必其內氣虛甚,風痰湊之。痰本不能作麻,以其挾於風邪,痰為風所噓,如風吹波浪,自騰沸而起,肌肉之中,已為風痰所據,陰陽二氣,失其運行之柄矣,安得而不麻乎!經年累月,無一日而不木者,木之久者也。
木之久者,亦非坐臥不穩所致,乃是死血凝滯入內,外挾風寒,又因陽氣虛敗,不能運動,而肉已死,若血與我不相干,此其所以木也。人之一身,皆氣血所養,氣血行遲,即能成病,況其不行乎!此久麻久木之所以可畏也。然麻木之處小,猶可治之;若半體一肢,決難救療。
醫者知此,則人之死生,病之輕重,瞭然於胸中,而用藥之妙,尤在於善變,其可以執泥那!設使暫麻暫木,而用重劑,則損其真元;久麻久木,而用輕劑,則不能取效。審而治之可也。
藥例
大法麻木之病,雖有風痰、死血之分。然治療之藥,皆當以熱藥為嚮導,如生薑、附子、官桂、川烏之類:以引經藥引至各經,如手臂用桑條,股足用牛膝、威靈仙之類;以行氣藥通其氣,如烏藥、木香、枳殼、青皮之類;以通竅藥開其經絡,如木通、穿山甲、牙皂之類。有痰則去痰,有風則去風,有血則行血,此其總綱也。
久麻者皆氣虛,為風痰所湊也。雖系氣虛,亦不暇補其氣。一補其氣,則風無自而散,痰無自而去矣。宜以生薑為嚮導,枳殼以開氣,半夏、南星以祛痰,防風、荊芥、羌活以散風,牙皂、木通以通經絡,手臂用桑條、股足用牛膝以引經。待其病減,然後用參、耆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之類,以補其氣可也。
久木者皆陽氣不運,死血凝滯,外挾風寒所致也。宜以附子、官桂之類為嚮導,烏藥、木香之類以開氣,穿山甲、木通、牙皂之類以通經絡,當歸、桃仁、蓬朮、紅花、阿魏之類以消血。因其病之所在,以引經藥引之,如桑條、牛膝之類。待其病減,以八物湯補其氣血可也。
白話文:
大家都在說「麻木」是一種病症,卻不知道「麻」和「木」其實是兩種不同的狀況。所謂的「麻」,並不是癢也不是痛,而是肌肉深處感覺像有成千上萬的小蟲在亂竄,越按壓越不會停止,越搔抓反而會更嚴重。而所謂的「木」,則是既不癢也不痛,自己的肌肉感覺像是別人的肌肉一樣,按壓或搔抓都沒有感覺。因為麻就像亂麻一樣混亂,所以稱為「麻」;木就像樹木一樣呆滯,所以稱為「木」。麻的情況下還知道痛癢,但木就完全沒有感覺了。
然而,要如何判斷這是哪一種病症呢?通常麻和木都有短暫和長期之分。短暫的麻,可能是因為坐臥姿勢不良,身體部位受到壓力,導致血液循環受阻,氣血無法正常運行。但如果麻得太厲害,也可能會像木一樣。短暫的木,同樣可能因為坐臥姿勢不良,身體部位受到壓力,再加上寒氣影響,導致血液無法流通,氣血長時間無法到達。但木的情況下,也可能會恢復知覺,就像麻一樣。
這種短暫的麻木,雖然可能因為氣血不足,但還不足以成為病症。只有長期的麻和木,纔算是真正的病。如果一年四季每天都感到麻,那就是長期的麻。長期的麻,並不是因為坐臥姿勢不良,而是因為體內氣血非常虛弱,風痰趁虛而入。單純的痰並不會造成麻,但當它與風邪結合,就像風吹起波浪一樣,肌肉裡已被風痰佔據,陰陽二氣失去運行的平衡,當然就會產生麻的感覺。如果一年四季每天都感到木,那就是長期的木。
長期的木,同樣不是因為坐臥姿勢不良,而是因為體內死血凝結,加上外在的風寒影響,以及陽氣虛弱,無法促進血液循環,肌肉已經失去生命,就像血液與我無關一樣,這就是木的原因。人體的健康都是由氣血供應,如果氣血運行緩慢,就會形成病症,更何況完全無法運行呢!這就是長期麻和木讓人害怕的原因。然而,如果麻木的範圍很小,還有治療的機會;但如果半個身體或一個肢體都出現這種情況,就很難治療了。
醫生了解這些,就能清楚地判斷病人的生死和病情的輕重,使用藥物的技巧就在於善於變通,絕對不能死板地遵循固定的模式。如果短暫的麻和木使用強烈的藥物,可能會傷害到根本的元氣;而長期的麻和木使用輕微的藥物,又無法達到效果。醫生必須根據病情來判斷治療的方法。
藥方示例
治療麻木的疾病,雖然可以分為風痰和死血,但在治療上,應該以熱性藥物作為主要的治療方式,例如生薑、附子、官桂、川烏等,這些藥物可以引導經絡,讓藥物能夠到達身體各個部位,例如手臂可以使用桑枝,大腿和腳部可以使用牛膝、威靈仙等;使用行氣藥物來促進氣血的運行,例如烏藥、木香、枳殼、青皮等;使用通竅藥物來打開經絡,例如木通、穿山甲、牙皁等。如果有痰,就清痰;有風,就散風;有血,就活血,這是治療的基本原則。
長期的麻通常是由於氣血虛弱,風痰乘虛而入。雖然氣血虛弱,但也不能急著補充氣血。一旦補充氣血,風邪和痰濕就無法自行消散。應該以生薑為嚮導,使用枳殼來開氣,半夏、南星來祛痰,防風、荊芥、羌活來散風,牙皁、木通來通經絡,手臂使用桑枝、大腿和腳部使用牛膝來引導經絡。等到病情有所改善後,再使用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等來補充氣血。
長期的木通常是因為陽氣運行不暢,死血凝結,加上外在的風寒影響。應該以附子、官桂等為嚮導,使用烏藥、木香等來開氣,穿山甲、木通、牙皁等來通經絡,當歸、桃仁、蓬朮、紅花、阿魏等來消除血液。根據病變的位置,使用引導經絡的藥物,例如桑枝、牛膝等。等到病情有所改善後,再使用八物湯來補充氣血。
背部麻木可以用羌活作為引導經絡的藥物,胸部麻木可以用桔梗作為引導經絡的藥物,面部麻木可以用升麻作為引導經絡的藥物。對於風、痰、血等問題,都應該以開氣為主。而這三個部位,只需要使用生薑作為嚮導,附子等藥物不需要使用。
全身皮膚出現大範圍的麻癢感,就像有蟲子在爬行,這是風邪的表現。應該以殭蠶為主藥,羌活、防風為輔助藥物,烏藥來調節氣機,木通來打開經絡,生薑作為開導。因為木通能夠通行十二經絡,烏藥能夠調節全身氣機,生薑能夠打開全身的皮膚毛孔,羌活、防風能夠去除全身的風邪,而殭蠶則是專門治療像有蟲子在爬行的神奇藥物。至於藥物的加減和劑量,就要根據個人情況來決定,這可不是我能詳細描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