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鏡》~ 卷之四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四 (2)

1. 月事不調

月事先期而來者,血熱也;其色紫者,亦血熱也。後期而來者,血虛也;其色淡者,亦血虛也。或先或後,色淡而稠黏者,痰也。將來而先腰腹痛者,血滯而氣不至也。既止而復腰腹痛者,血海空虛而氣不收也。或止或來無定期者,因氣不調,故血亦隨之為行止也。或一月兩至,或數日一至,不可一月論矣,氣虛血熱也。

白話文:

月經提前來潮:血熱;月經呈紫色:也屬血熱。

月經延後來潮:血虛;月經顏色淡:也因血虛。

月經忽早忽後,顏色淡而黏稠:有痰。

月經來潮前腰腹疼痛:血滯氣血不通。

月經結束後又腰腹疼痛:血海空虛,氣血不通。

月經時常不定:氣血不調,導致月經也隨之不定。

一個月來兩次或幾天來一次,不能以一個月為基準:氣虛血熱所致。

或經年之後,累數日而不能止者,乃血海脫滑,兼有火以動之也。既止之後,隔三兩日而復見微血者,以舊血未盡,為新生之血所催,故不能容而復出也。醫者觀此,可以施治矣。

藥例

白話文:

長期出血不止,是血海滑脫、火熱擾動所致。出血停止後,若隔三差五又出現少量出血,是因為舊血未排盡,被新血衝激,無法容納而再次排出。醫生觀察這些情況,可以進行治療。

先期而來,及其紫色者,以涼血為主。宜君之以黃連,佐之以槐花、山梔、香附之類,同四物湯煎服。而四物湯中,又倍芍藥、生地,可也。

白話文:

如果發病初期,而且皮疹顏色呈紫色,則以涼血止血為主的治療。適合使用黃連為君藥,配合槐花、山梔子、香附等藥物,與四物湯同服。其中,四物湯中的芍藥和生地黃的用量可以加倍使用。

後期而至,及其色淡者,以補血為主。宜以四物湯起劑,佐以香附、蘄艾、龜板、玄參、五味、麥冬之類煎服。而四物湯中,又倍加當歸、熟地,可也。

白話文:

到了後期,面色蒼白者,以補血為主。宜用四物湯作為起劑,加入香附、艾葉、龜板、玄參、五味子、麥冬等藥材煎服。四物湯中當歸、熟地用量加倍即可。

色淡而稠黏者,以化痰為主。宜以半夏、茯苓、橘紅、甘草,名曰二陳湯,用此藥起劑,佐以烏藥、香附、枳殼、紫蘇梗之類,同四物湯,加生薑、砂仁煎服。

白話文:

湯汁顏色淡且濃稠黏滑的,主要是起到化痰的作用。適合選用半夏、茯苓、橘紅、甘草,稱為二陳湯,用這個藥方作為起始方劑,輔以烏藥、香附、枳殼、紫蘇梗之類的藥材,與四物湯合用,再加入生薑、砂仁一起煎服。

將來而先腰腹疼痛者,以行氣為主。宜君之以木香,佐之以枳殼、青皮、香附,同四物湯煎服。

白話文:

如果未來出現腰腹疼痛的徵兆,應以疏通氣機為主。建議使用木香作為主要藥材,搭配枳殼、青皮、香附,與「四物湯」一同煎服。

既止而復腰腹疼痛者,以補血為方。宜君之以地黃,佐之以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白朮、人參、茯苓、甘草、香附、陳皮之類,煎服。

白話文:

腰腹疼痛而停藥後再次發作的,應以補血為治療方針。可以使用生地黃為主藥,輔以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白朮、人參、茯苓、甘草、香附、陳皮等藥材,煎服。

或一月兩至,或數日一至者,以補氣涼血為主,宜以八物湯起劑,加黃連、山梔、香附、敗龜板、炒黑蒲黃之類,煎服。

或止或來無定期者,以調氣為主。宜君之以香附,佐之以陳皮、烏藥、砂仁、蘄艾之類,同四物湯煎服。

白話文:

隔一兩個月或幾天發作一次,主要是補氣涼血,可以用八物湯作為基礎,加上黃連、山梔、香附、龜板、炒黑蒲黃等藥材煎服。

經事數日不能止者,以涼血止血為主。宜君之以炒黑山梔,佐之以炒黑蒲黃、黃連、地榆、牡蠣、側柏葉、香附之類,同四物湯煎服。

白話文:

經期出血數天持續不止,應以清涼降火、止血為主。適宜用炒黑山梔為主藥,配以炒黑蒲黃、黃連、地榆、牡蠣、側柏葉、香附等藥材,與四物湯同煎服用。

經止後,隔三四日復見微血者,惟以四物湯起劑,加香附、陳皮、甘草之類,煎服。然此不足為病,雖不服藥,亦無害也。

白話文:

經期結束後,若隔三四天又出現少量出血,只用四物湯作為基本藥方,再加入香附、陳皮、甘草等藥材煎服。但這不屬於疾病,即使不服用藥物也不會造成危害。

2. 血臌、血癖、血風、崩淋、帶下、熱入血室

婦人臌脹,雖有因於氣食而成者,然成於血者居多焉。若成於氣食,腹雖脹而經不閉;成於血,其經必閉也。婦人之血恆有餘,故月見其血,而不以為病。若閉而不通,則日積而充滿,其始發之時,小腹先膨,久則上逆中脘,緊脹如鼓,青筋綻露,而血臌之症成矣。其有因產後惡血不下,逆而上升,滲入於皮膚,充滿於中宮,甚至上騰於面,而成紫色者,此必死之症也。

白話文:

婦女腹脹,雖然有因氣或食物引起的,但由血液引起的較多。如果由氣或食物引起,肚子會脹,但月經不會停止;如果由血液引起,月經一定會停止。女性的血液通常較多,所以每月會有月經,但不會因此而生病。如果月經不通暢,血液就會逐日積累,充斥體內。一開始發病時,小腹會先鼓脹,時間久了就會向上逆至中脘(胃以上,兩乳連線處),緊繃脹大如鼓,青筋凸顯,這就是血脹的症狀。如果有因產後惡血未排出,向上逆流,滲入皮膚,充滿中宮,甚至蔓延到臉部,變成紫色的,這是必死的病症。

婦人癖塊,雖因痰與氣食而成,然成於血者居多焉。然痰與氣食而成,塊雖成而不礙於經水。成於血者,經水雖來,亦必有時而斷也。此必因經水既來之後,尚有舊血未盡,偶感於寒氣,或觸於怒氣,留滯於兩脅小腹之間,故成血癖也。

白話文:

女性的腫塊,雖然是由於痰、氣和飲食不當而形成的,但大多是因血瘀造成的。如果由痰和氣食形成,腫塊雖然形成,但不會影響月經。如果由血瘀形成,即使月經來了,也一定會時斷時續。這是由於月經來潮後,仍然有舊血未盡,偶爾受到寒氣或怒氣的刺激,滯留在兩脅和小腹之間,因此形成血瘀性腫塊。

又有所謂血風者,經水逆行,上攻於腦,頭目旋悶,不省人事,甚至滿面滿頭,皆成赤斑者。此因經水適臨,感冒風邪所致。蓋風之為氣,善行而數變,其勢易上而難下,經水為風所激,以故倒流而上行也。

白話文:

另外有一種叫做「血風」的疾病,是經血逆流,向上攻擊到大腦,導致頭暈目眩,不省人事,甚至滿面滿頭長出紅斑。這是因為經血剛好來潮時遇到感冒的風寒所造成的。風的性質善於運動而且變化多端,其勢頭容易上行而難以下行。經血受到風的刺激,因此倒流向上行。

又有所謂崩淋者,其病相似而實不同。崩者,如土之崩,源泉迸流而不禁,乃血熱而兼氣虛,不能收攝也。淋者,如水之淋漓,艱澀而不通快,乃內有鬱熱,而氣亦滯也。然崩則皆血,而淋則有赤白沙石之異。赤者屬血,白者屬氣,沙石者,氣血之尤濁者也。治此病者,惟調其氣血,清其內熱而已。

白話文:

還有所謂崩淋的病症,它們的症狀相似但實際上不同。崩就像泥土崩塌一樣,血流就像泉水噴湧而出無法控制,這是由於血熱加上氣虛,無法收斂所致。淋就像水滴灑落一樣,小便困難不順暢,這是由於內部鬱熱且氣滯所致。不過,崩全是血,而淋則有血色、白色、沙石等不同的情況。血色的屬於血,白色的屬於氣,沙石則屬於氣血特別濁的。治療這些病症的方法,只要調理氣血,清除體內熱氣就可以了。

又有所謂帶下者,從腰間束帶之處而來,故名曰帶。雖有赤白,總屬腎虛。其病與淋相似,然淋疾之所下者,多散而薄,必覺臭穢;帶疾之所下者,多滑而稠,無腥穢之氣。以此為辨耳。

白話文:

還有一種下腹帶狀白帶,就是從腰部綁束帶的地方發生的,所以叫做「帶下」。雖然帶下有紅色或白色的區別,但總歸是腎虛所造成的疾病。它的症狀和淋病類似,但淋病排出的液體通常稀薄且發散,一定會有臭味;帶下的分泌物則比較黏稠,沒有腥臭味。以此作為區別的方法。

又有所謂熱入血室者,何以致之?必其經水適臨,或犯熱症,因而經止。經隨熱而入於血室,則往來潮熱,如瘧之狀,而無定期,或一日三兩發者,是也。熱久不愈,傳於骨髓,多川芎蒸,其可不早治之乎?

藥例

白話文:

還有一種情況稱為「熱入血室」,如何造成的呢?必定是經期剛來,或感染了熱性疾病,導致經血停止。經血跟著熱氣進入血室,就會往來發潮熱,就像瘧疾的症狀,但沒有固定的週期,可能一天發作二、三次。熱病若久治不癒,會傳到骨髓,多用川芎蒸服,難道不可及早治療嗎?

血臌,以破血通氣為主。宜君之以桃仁,佐之以紅花、當歸梢、牛膝、三稜、蓬朮、木香、厚朴、官桂、青皮、牙皂、穿山甲之類。必先以大腹皮一大團先煎,後入余藥,乃妙。

白話文:

治療血腫,以破血活血、疏通氣機為原則。適合使用的中藥有:

  • 主藥:桃仁
  • 佐藥:紅花、當歸梢、牛膝、三稜、蓬朮、木香、厚朴、官桂、青皮、牙皁、穿山甲等

煎藥時,一定要先用大腹皮一大團煎煮,然後再放入其他藥材,這樣效果才會好。

或用血見愁草汁,和酒服之。或用杜牛膝搗汁,和酒服之。

白話文:

可以使用血見愁草汁,和著酒服用。也可以將杜仲搗汁,和著酒服用。

血癖,以破血軟堅為主。宜君以蓬朮,佐以三稜、桃仁、紅花、歸梢、官桂、穿山甲、牙皂之類。共一處,醋煮為末。將血見愁搗汁,浸阿魏令軟,研爛,加醋調和,煮陳米粉粥為丸,好酒送下,每服百丸,一日二服。

或單用血見愁為君,木香為佐,浸酒服之,亦妙。

白話文:

血癖(血凝滯成塊的疾病)的治療原則是:破血軟堅(破除血塊,軟化堅硬的組織)。

宜君方:

組成: 蓬術,三稜,桃仁,紅花,歸梢,官桂,穿山甲,牙皁等。

製法: 將所有藥材合在一起,用醋煮沸,乾燥後研磨成細粉。

另用: 血見愁搗碎取汁,再浸泡阿魏使其變軟,研磨成糊狀,加入醋調勻。

與上法合用: 將陳米粉熬成粥,與上述藥粉和阿魏糊混合均勻,製成丸劑。

服用方法: 用好酒送服,每次服 100 丸,一天服 2 次。

血風,乃血症中之最急者也,宜以四物湯為主治,加桃仁、紅花、防風、荊芥、天麻、薄荷、白朮之類。其所以用白朮者,以其能去面上遊風,及利腰臍間血,故也。

白話文:

血風病在所有血癥中是最急症的,應該以四物湯為主要治療方法,加上桃仁、紅花、防風、荊芥、天麻、薄荷、白朮等藥物。之所以使用白朮,是因為白朮能去除臉上的浮腫,以及促進腰臍之間的血流通。

或用蒼耳草,陰乾為末,不拘時,酒調一大盞服之,其功最大。然人不可多服,多服則連通腦頭。蒼耳草,一名喝起草。

白話文:

也可以使用蒼耳草,曬乾磨成粉末,不限時間,用酒調成一大碗服用,它的功效最大。但是不能服用過多,服用過多會導致腦部出血。蒼耳草別名喝起草。

血崩不止,必用散子藥,如棕灰、牡蠣、釜底墨、山梔、黃連、槐花、側柏葉、人參、黃耆、甘草之類,為末,飛鹽湯下。若以此為丸亦妙。一日連進數服,立止。或用小薊草汁,同藕節汁,調和服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出血不止,一定要使用能止血的散劑藥物,例如棕灰、牡蠣、釜底墨、山梔、黃連、槐花、側柏葉、人參、黃耆、甘草等。將這些藥物碾成粉末,用飛鹽湯(即鹽水)送服。也可以將這些藥物製成丸劑服用。一天連續服用數次,出血就會立即停止。或者也可以使用小薊草汁和蓮藕節汁,調和後服用。

淋症,宜先通利。用大劑牛膝為君,佐以桃仁、歸梢、枳殼、烏藥、香附、砂仁、木通、黃連、山梔、赤芍、赤苓、生甘草、生地之類,水煎,加童便服之。

或用車前子一味為末,酒下,一日四五服。

白話文:

對於淋病,首先要通利小便。可用大劑量的牛膝作為君藥,搭配桃仁、歸梢、枳殼、烏藥、香附、砂仁、木通、黃連、山梔、赤芍、赤苓、生甘草、生地等藥材,水煎煮後,加入童便服用。

帶下,不論赤白,皆杜仲為君,佐以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地黃、黃柏、甘草、澤瀉、橘核之類。若小腹先痛而後下者,不用黃柏、參、術,加延胡索、砂仁、香附之類,服之。

白話文:

無論是赤帶下還是白帶下,都以杜仲為主藥,輔以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當歸、川芎、芍藥、地黃、黃柏、甘草、澤瀉、橘核等。如果小腹先疼痛後出現帶下,則去除黃柏、人參、白朮,加入延胡索、砂仁、香附等,服用。

熱入血室,宜於四物湯中,倍加生芍、生地,佐以赤茯苓、黃芩、連翹、麥冬、丹皮之類,服之。

白話文:

如果熱氣進入血液循環系統,建議加入四物湯中,將生芍藥、生地黃的用量加倍,並搭配赤茯苓、黃芩、連翹、麥冬、丹皮等藥材,服用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