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鏡》~ 卷之二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9)

1. 蟲症

蟲食下部,肛門癢甚,乃大腸受熱,生化細蟲為害也,雖服丸散煎劑,道路甚遠,不能奏功,必當其處取之方可。

用豬肝一大塊,切作圓穩一條,長可五六寸,煮熱,四圍刺作眼,如簪腳大者,三四百孔,蘸糖塞進肛門,其癢益甚,少頃癢止,其蟲已入肝中,徐徐取出,另換新者塞之,如此數次即愈。亦治婦人陰戶有蟲,癢不可忍者,甚驗,不可視以為迂也。

好食茶者,謂之茶蟲,酷思酒者,謂之酒蟲,欲飲油者,謂之油蟲。至於小兒多好食生米壁泥,皆蟲所使也。

皆當以殺蟲之藥,如鉛灰、雷丸、檳榔、川楝、使君子之類為丸,即以所好之物送下,直至蟲處而殺之。一法不必服藥,但使病人禁食所好之物,苦苦忍之,忍至四五日,其蟲不得所食,則飢而上升以求食,口中覺饞甚,將病人綁縛凳上,令其覆臥,然後以所好之物,近其口邊引之,香氣入喉,必湧躍而出矣。

疳蟲為病,面黃骨立,肚腹臌脹,小兒多有之。

宜用大蝦蟆幾隻,將砂仁入其腹中令滿,以線系其足,倒掛當風處,陰乾,炙脆為末,同人參、白朮、枳實、檳榔、使君子、黃連、針砂、麥芽、山楂、陳皮之類,共研細為丸,如米粞大,或為散子,糖拌服之,大有奇效。

凡治蟲病,當於每月上旬服藥,乃能奏功。若非上旬,多有未效,蓋諸蟲每月上旬頭皆向上,故服藥徑至其口中而殺之,此亦但論治蟲之日期耳,不可執以為一定之法。若病勢已急,豈能待其上旬耶?

屍蟲方已見癆瘵門,此不復贅。

白話文:

蟲症

肛門奇癢,是因為大腸積熱,滋生細蟲所致。單靠服用湯藥丸散效果不佳,必須直接在患處治療。

方法是用豬肝切成約五六寸長、圓柱形的條狀,煮熟後,在四周扎滿小孔,像簪子腳那樣大小,約三四百個。然後沾上糖,塞入肛門。起初癢感會加劇,但不久就會止癢,因為蟲子已經進入豬肝中了。慢慢取出豬肝,再換一塊新的塞進去,如此反覆幾次即可痊癒。此法同樣適用於婦女陰部有蟲,奇癢難忍的情況,效果很好,不要認為這方法荒謬。

愛喝茶的,稱為茶蟲;嗜酒的,稱為酒蟲;愛吃油的,稱為油蟲。小孩子愛吃生米飯邊上的泥巴,也是蟲子在作祟。

治療這些蟲症,可以使用殺蟲藥,例如鉛灰、雷丸、檳榔、川楝子、使君子等,製成藥丸,用患者愛吃的東西送服,藥物才能到達蟲子所在之處,將其殺死。另一種方法不用服藥,只要讓患者忌食其愛吃的東西,強忍幾天,四五天後,蟲子因飢餓而向上移動尋找食物,患者口中會感到極度饞想。此時將病人綁在凳子上,使其俯臥,然後用其愛吃的東西靠近其嘴邊引誘,香味入喉,蟲子就會因受吸引而跑出來。

疳蟲病症表現為面黃肌瘦,腹部膨脹,多見於兒童。

治療宜用幾隻大蟾蜍,在其腹中塞滿砂仁,用線繫住其腳,倒掛在通風處陰乾,炙脆研磨成粉末,再與人參、白朮、枳實、檳榔、使君子、黃連、硃砂、麥芽、山楂、陳皮等藥物一起研磨成米粒大小的藥丸,或製成散劑,用糖拌服,療效顯著。

治療蟲病,最好在每月上旬服用藥物,效果較佳。如果不是上旬服用,療效可能不佳,因為蟲子每月上旬大多會向上移動,此時服藥才能直接殺死蟲子。這只是關於治療蟲病的日期的說法,不能作為絕對的治療方法。如果病情緊急,又怎麼能等到上旬呢?

屍蟲的治療方法已在癆瘵(肺癆)一章中提及,在此不再贅述。

2. 黃疸

黃疸之病,皆濕熱所成,濕氣不能發泄,則鬱蒸而生熱;熱氣不得宣暢,則固結而生濕,濕得熱而益深,熱因濕而愈熾,二者相助而相成,愈久而愈甚者也。然求其濕熱之所由生,未有不由於大醉大飽,及醉飽後貪睡久臥,與努力行房而得者。或醉飽後入水洗浴,寒氣斂束,密其腠理,汗不得出,以至濕熱相感,而成此病焉。

外不得汗,內不得瀉,薰蒸濡染,流入皮膚,上達面目,下至足跗,中及手臂,前腹後背,皆如塗金,小便赤如薑黃,猶之罨曲醬,因濕熱而成其色也。大法上半身黃甚,則宜發汗,下半身黃甚,則宜利小便,以分消其濕,而佐以退熱之劑。然又必觀其所傷之物而消化之,非徒治其濕熱而已。

此不易之論。若久而不愈,還宜救脾與血也。欲知其不治之症,何以斷之?曰黃疸變黑如煙塵者死;小便如膏者死;腹脹者死;飲食太少者死。渴者難治,不渴者易治。若眼漸白,小便長者,病將退也。

藥例

黃疸因中酒而成者。

宜大劑葛根為主,佐以天花粉、山梔、茯苓、甘草梢、木通、車前子之類,以利小便,使濕從下行。蓋酒本無質之物,只宜利小便而已。

因傷食而成者,審其所傷者何物。

如肉食則山楂、阿魏,穀食則麥芽、神麯,麵食則萊菔子、陳皮,宿食則枳實、黃連,暴食則檳榔、草果之類,佐以利小便之劑。

因女色而成者,名曰女勞疸,亦未有不由於醉飽者。若不醉不飽,雖行房亦未必成黃色。

治此病者,以活血為主,生血次之,如桃仁、紅花、丹皮、赤曲之類,兼以四物湯,佐以消食消酒之劑,並利其小水而已。

因傷食既久,服消食藥不效者,勿以不效而遂止之,宜多服幾帖,浮動其根,待腹中絞痛,即以大黃三錢,厚朴二錢,官桂一錢,甘草五六分下之。

得病後全無汗者,乃腠理縝密,濕不能散也。

宜以發汗為主,如蒼朮、白朮、蔥白、紫蘇、羌活之類;如又無汗,再加桂枝、麻黃、甘草,或單用浮萍草煎湯,時時飲之,亦能取汗。若有食則消其食,有酒則消其酒,當消息之,不可專於發汗。若身壯熱而無汗,則用麻黃,勿用桂枝。

身面皆黃,又發熱者,熱多於濕也。

宜以茵陳為君,山梔、黃連、甘草為佐,或發汗,或利小便,隨症治之。若服寒涼之劑,而熱不退,宜加幾味,如人參、連翹、芍藥、麥冬服之,恐生虛熱也。若純用寒涼之劑,脾不能堪,多有發單脹者,慎之慎之。但於劑中加生薑幾片,則藥有監製,而功可奏矣。凡黃疸之病,其源必起於脾虛不能運化,轉輪不及,濁氣拂鬱而然,是脾虛為本,濕熱為標。又有傷寒熱病,陽明內實,不得發越,亦令發黃,治法不可一例而施也。

統治黃疸久不愈者。

白話文:

黃疸這種病,都是因為體內濕熱累積所造成的。濕氣無法排出,就會鬱積蒸發產生熱;熱氣無法宣洩通暢,就會凝結產生濕。濕氣遇到熱會加重,熱因為濕氣會更加旺盛,兩者互相助長,時間越久就越嚴重。要追究濕熱產生的原因,大多是因為大醉大飽,或醉飽後貪睡久臥,以及過度勞累行房事而導致。或是醉飽後去洗澡,寒氣收縮毛孔,讓汗排不出來,導致濕熱相感,形成這種病。

身體的汗排不出去,內部又無法排泄,濕熱像煙霧般薰蒸蔓延,滲入皮膚,向上到臉部眼睛,向下到腳背,中間到手臂,前面肚子後面背部,都像塗上金漆一樣黃。小便赤紅像薑黃,就像發酵過的醬油,這也是因為濕熱而產生的顏色。一般來說,上半身黃得比較嚴重,就應該用發汗的方式治療;下半身黃得比較嚴重,就應該用利小便的方式治療,來分化排除濕氣,並輔以退熱的藥物。但還要觀察是因為吃了什麼東西而導致的,要幫助消化這些食物,不能只是單純治療濕熱而已。

這是個不變的道理。如果病情久久不癒,還應該要顧護脾胃和血液。要如何判斷這是無法治癒的症狀呢?如果黃疸變成像煙塵一樣的黑色,或是小便像濃稠的油脂,或是腹脹,或是吃得很少,都是死亡的徵兆。口渴的比較難治,不口渴的比較容易治療。如果眼睛漸漸變白,小便量增加,病就快好了。

藥例

黃疸是因為喝酒引起的:

應該用大量的葛根為主藥,輔以天花粉、山梔、茯苓、甘草梢、木通、車前子等藥材,來幫助小便,讓濕氣從下排出。因為酒本來就不是實質的東西,只需要利小便就可以。

因為吃壞東西引起的,要仔細判斷是吃了什麼東西:

如果是肉食,就用山楂、阿魏;如果是穀類食物,就用麥芽、神曲;如果是麵食,就用萊菔子、陳皮;如果是隔夜的食物,就用枳實、黃連;如果是暴飲暴食,就用檳榔、草果等藥材,再輔以利小便的藥物。

因為房事過度引起的,叫做女勞疸,也大多是因為酒醉飽食所導致。如果不是酒醉飽食,即使行房也不一定會發黃。

治療這種病,應該以活血為主,養血為輔,像是桃仁、紅花、丹皮、赤芍等藥材,再配合四物湯,輔以幫助消化、解酒的藥物,並幫助小便排出。

如果因為吃壞東西引起的黃疸,吃了消食藥效果不佳,不要因此就停止用藥,應該多吃幾帖,來鬆動病根,等到肚子絞痛,就用大黃三錢,厚朴二錢,官桂一錢,甘草五六分來攻下。

得病後完全不出汗,是因為毛孔太緊密,濕氣無法散發。

應該以發汗為主,像是蒼朮、白朮、蔥白、紫蘇、羌活等藥材。如果還是不出汗,再加桂枝、麻黃、甘草,或是單獨用浮萍草煎湯,時常飲用,也可以幫助發汗。如果有積食就幫助消化,有酒就幫助解酒,要仔細斟酌,不能只專注於發汗。如果身體發熱但不出汗,就用麻黃,不要用桂枝。

如果身體和臉都發黃,又發熱,表示熱多於濕。

應該以茵陳為主藥,山梔、黃連、甘草為輔藥,或發汗、或利小便,根據症狀來治療。如果吃了寒涼的藥,熱還是不退,就要加一些藥材,如人參、連翹、芍藥、麥冬來服用,以免產生虛熱。如果只用寒涼藥,脾胃會受不了,容易產生腹脹,要特別注意。可以在藥方中加幾片生薑,就可以協調藥性,發揮功效。凡是黃疸這種病,它的源頭一定是脾虛不能運化,循環不佳,濁氣鬱積所造成,因此脾虛是根本原因,濕熱是外在表現。也有因為傷寒熱病,陽明經內部實熱,無法宣洩,也會導致發黃,治療方法不能一概而論。

綜合治療黃疸久治不癒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