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鏡》~ 卷之二 (4)
卷之二 (4)
1. 泄瀉
如傷肉食,宜以山楂為君,佐以三稜、蓬朮、枳實、黃連之類。
如傷米食,宜以麥芽為君,佐以神麯、陳皮、蒼朮、厚朴、蓬朮、三稜、枳實、黃連之類。
如傷麵食,宜以萊菔子為君,佐以枳實、黃連、麥芽、神麯、檳榔、草果之類。
如傷生冷,宜以肉桂為君,佐以乾薑、檳榔、草果、萊菔子、陳皮、枳實之類。
如傷油膩,宜以蒼朮為君,佐以滑石、茯苓、陳皮、厚朴、炙甘草、白朮、神麯之類。
如傷酒,宜於消食藥中,加消酒之藥,如葛粉、綠豆粉、天花粉、黃芩、山梔之類。傷火酒,用酒麴,傷濁酒,用酒藥,必各從其類。
直腸自下者,名曰洞瀉。
大劑白朮為君,佐以五味、訶子、肉果、牡蠣、粟殼之類。
每朝登廁溏滑者,名曰脾泄。
大劑白朮為君,佐以煨薑、大棗、茯苓、炙甘草之類。
久瀉腰痛者,名曰腎泄。
大劑杜仲為君,佐以白朮、茯苓、人參、肉果、訶子、五味之類。
一說宜溫腎為先,而故紙、茴香亦可服。
泄瀉兩脅痛者,名曰肝泄,此得之於惱怒。
大劑芍藥為君,佐以白朮、茯苓、蒼朮、厚朴、青皮、甘草之類,禁用薑、橘,以其補肝也。
當泄瀉時,又閉而不下,及所下者多白沫而有聲,乃風泄也。
宜以防風為君,佐以蒼朮、厚朴、陳皮、甘草、白朮、茯苓之類。
完穀不化者,其病多危,蓋因純寒純熱,而無胃氣以運化也。不必用消食之劑,但以白朮為君,審其熱加姜炒黃連、山梔、連翹之類,入大棗、糯米煎服;審其寒,加肉桂、肉果、乾薑、煨熟附子、甘草之類,入大棗、糯米煎服。
凡瀉本屬濕,多因飲酒不節,致傷脾胃而作,治者當分利小水為上,而補脾燥濕消食次之。須知初瀉補脾,久瀉補氣,又有久瀉腸胃虛滑者,宜以升提收澀之藥為主治,此大法也。
白話文:
瀉瀉
如果因為吃肉引起的腹瀉,應以山楂為主藥,輔以三稜、蓬朮、枳實、黃連等藥。
如果因為吃米飯引起的腹瀉,應以麥芽為主藥,輔以神麴、陳皮、蒼朮、厚朴、蓬朮、三稜、枳實、黃連等藥。
如果因為吃麵食引起的腹瀉,應以萊菔子為主藥,輔以枳實、黃連、麥芽、神麴、檳榔、草果等藥。
如果因為吃生冷食物引起的腹瀉,應以肉桂為主藥,輔以乾薑、檳榔、草果、萊菔子、陳皮、枳實等藥。
如果因為吃油膩食物引起的腹瀉,應以蒼朮為主藥,輔以滑石、茯苓、陳皮、厚朴、炙甘草、白朮、神麴等藥。
如果因為喝酒引起的腹瀉,應在消食藥中加入解酒藥,例如葛粉、綠豆粉、天花粉、黃芩、山梔等。如果是烈酒引起的,用酒麴;如果是濁酒引起的,用酒藥,必須根據酒的種類選擇不同的藥物。
從直腸向下瀉的,稱為洞瀉。
以大量白朮為主藥,輔以五味子、訶子、肉豆蔻、牡蠣、粟殼等藥。
每天早上大便稀溏滑的,稱為脾泄。
以大量白朮為主藥,輔以煨薑、大棗、茯苓、炙甘草等藥。
腹瀉時間長而且腰痛的,稱為腎泄。
以大量杜仲為主藥,輔以白朮、茯苓、人參、肉豆蔻、訶子、五味子等藥。
也有人說應該先溫補腎陽,因此也可以服用吳茱萸、茴香。
腹瀉同時兩脅疼痛的,稱為肝泄,這是由於惱怒引起的。
以大量芍藥為主藥,輔以白朮、茯苓、蒼朮、厚朴、青皮、甘草等藥,禁用薑、橘皮,因為它們會補益肝氣。
腹瀉時,又閉而不下,或者瀉下物多為白色泡沫並伴有聲音的,是風泄。
應以防風為主藥,輔以蒼朮、厚朴、陳皮、甘草、白朮、茯苓等藥。
食物完全不能消化吸收的,病情多危重,這是因為純寒或純熱,而沒有胃氣來運化食物。不必使用消食藥,只以白朮為主藥,如果是熱證,加入薑炒黃連、山梔、連翹等藥,再加進大棗、糯米煎服;如果是寒證,加入肉桂、肉豆蔻、乾薑、煨熟的附子、甘草等藥,再加進大棗、糯米煎服。
凡是腹瀉,本質上都是濕邪,多由於飲酒過度,損傷脾胃而引起,治療時應該先利小便為佳,其次是補脾、燥濕、消食。應該知道,初期腹瀉要補脾,久瀉要補氣,還有久瀉導致腸胃虛弱滑泄的,應該以升提收斂的藥物為主,這是治療的大原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