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鏡》~ 卷之二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二 (11)

1. 股痛

股居一身之下,眾陰之所歸,而其所以作疼者,三經受病也。足太陰脾經主肉,足厥陰肝經主筋,足少陰腎經主骨,脾經受濕,下流於股,則肉內痠疼;肝經受寒,下及於股,則筋攣急痛;腎經受寒,下注於股,則骨髓冷痛。其痛各有所屬,而可以一概治之乎?設使筋攣急痛,誤以為濕,而用燥劑治之,則燥盡其血,而筋失所養,其痛甚矣,必投以養血之劑,則筋自舒而不攣急矣。

骨髓冷痛,誤以為濕,而用燥劑治之,則燥盡其髓,而骨內空虛,其痛愈加,必投以補髓之劑,則骨氣充,而無所苦矣。肉內痠疼,單用熱藥,而不用燥劑,肉得熱而融活,因有微效,而濕流於中,何時可去,必以熱藥為嚮導,而燥劑君之,以血藥佐之,則濕可去,而血亦不枯,此萬全之治法也。苟不辨其為濕為寒而混用之,非惟無益,而反害之矣。

其可乎哉?若婦人產後,或患股痛,皆惡血流注經絡而然也,要當以熱藥為嚮導,而活血之劑君之,以行氣之藥佐之,則自愈矣。若誤以為濕,而專投熱劑,其何以取效乎?然二者之中,熱藥則可,而燥劑決不可用,何也?血得熱而後行,不用熱藥,何以活血,而大熱之劑,亦未可輕用。若用燥劑,則不惟股中之血易干,而一身之血亦病矣。

慎之慎之!

藥例

肉內痠疼者,濕也。

宜以蒼朮為君,白朮、防己、防風、茯苓為佐,煨熟附子、官桂為嚮導,牛膝、黃柏為引經,此治濕之法也。

筋攣急痛者,血受寒也。

宜以當歸為君,川芎、芍藥、地黃、木瓜為佐,附子、官桂為嚮導,牛膝為引經,此治筋攣之法也。

骨髓冷痛者,髓受寒也。

宜以虎骨為君,天麥門冬、破故紙、菟絲子、杜仲為佐,附子、官桂為嚮導,牛膝為引經,此治骨疼之法也。

婦人產後股痛,非濕非寒,乃惡血下注於經絡也。

宜以當歸梢為君,桃仁、紅花為佐,不用附子,惟以官桂為嚮導,香附為行氣,牛膝為引經,此治產後股痛之法也。

男子兩股無力作痛,上連腰胯者,乃房勞太過,精血俱損故也。

宜以四物湯補血,杜仲、牛膝、天麥門冬、黃柏、人參以補精,少加紅花以養血,烏藥以勻氣,此治房勞股痛之法也。

凡治股痛之症,藥中必加炒鹽一匙,磨沉香少許,領藥下行,切不可用甘草,恐其緩藥力,不能速下也。

統治股痛膏藥,兼治肩背痠疼,用廣膠一斤,將好醋二碗,浸軟,入生薑汁、蔥汁各一碗,慢火熬成膏,入乳香、沒藥各二兩,麝香五錢,攪勻攤布上,隨其痛處大小攤之,先以生薑擦痛處,然後以膏貼上,將手烘熱運之,其效甚速。

或用赤色老松脂三斤,入鍋化開,用布濾入水中,取起再入鍋,慢火煉至紫黑色,然後入薑、蔥汁各二碗,再煉,不停手攪之,待乾為度,入豬脂熟油半斤,再煉,滴水中試老嫩,若老再加油,若嫩再熬少時,直待得所,入乳香、沒藥各三兩,麝香一兩,調和攤貼尤妙。

治濕氣痛洗湯法:用鳳仙草一大束,蔥一束,搗爛,蒼朮半斤,防風、荊芥各五兩,煎湯,入桶中,令病人坐湯內,多用舊衣服浸湯,搭其痛處,湯冷再添,不過三四次即愈矣。若遍身,亦以此法洗浴,尤妙。

,脊痛

背脊乃督脈所貫,屬太陽經,其所以作疼者,乃房欲過度,不恤勞力,脊髓空虛所致。若為賊風乘虛而入,即時倔強不能屈伸,若誤以為痰,而以痰藥投之,則所治非其所患矣。必用豬脊髓一條,入水煮熟,取出,投天麥門冬、人參、四物湯之類,加好酒煎服,或少加羌活引入太陽經。若為賊風所乘,宜去人參,加羌活,佐以防風、甘草、烏藥、木通之類,此治脊痛之法也。

然此特其大略耳,圓活變化,豈吾之所能盡乎?

白話文:

標題: [大腿疼痛]

內容: 大腿位於身體下方,是許多陰經的彙集處,其產生疼痛的原因,主要是三條經脈受到了疾病的影響。足太陰脾經掌管肌肉,足厥陰肝經掌管筋腱,足少陰腎經掌管骨骼。如果脾經受到溼氣侵襲,溼氣會向下流至大腿,導致肌肉痠痛;肝經受寒,寒氣影響到大腿,就會造成筋腱抽搐疼痛;腎經受寒,寒氣向下流入大腿,就會使骨髓感到寒冷疼痛。這些疼痛各有其所屬的病因,怎能一概而論治療呢?

如果筋腱抽搐疼痛,卻誤以爲是溼氣,使用燥熱的藥物治療,那麼藥物會使血液乾燥,筋腱失去滋養,疼痛反而會加劇。這時,必須投以補血的藥物,筋腱自然會放鬆不再緊繃。

骨髓寒冷疼痛,若誤認爲是溼氣,使用燥熱藥物治療,藥物會使骨髓乾燥,骨內變得空虛,疼痛會更加嚴重。此時,必須投以補充骨髓的藥物,骨髓得到充盈,就不會再痛苦。

肌肉內部痠痛,僅使用熱性藥物,而不使用燥熱藥物,肌肉得到溫暖後會變得柔軟,因此會有一定的效果,但是體內的溼氣仍然存在,何時才能徹底消除呢?必須以熱性藥物作爲引導,燥熱藥物爲主藥,配以補血藥物爲輔藥,溼氣才能被去除,血液也不會乾涸,這是全面有效的治療方法。如果不辨別病因是溼氣還是寒氣,混合使用藥物,不僅無效,反而可能有害。

這怎麼可以呢?如果婦女產後出現大腿疼痛,都是因爲惡露流入經絡引起的。應該以熱性藥物作爲引導,活血藥物爲主藥,行氣藥物爲輔藥,自然就能痊癒。如果誤以爲是溼氣,只使用熱性藥物,又如何能見效呢?在這兩種情況中,熱性藥物可以使用,但燥熱藥物絕對不可以使用,爲什麼呢?血液得到溫熱才能流動,不使用熱性藥物,如何活血?然而,大熱的藥物也不能輕易使用。如果使用燥熱藥物,不僅大腿中的血液容易乾燥,全身的血液也會受到影響。

請務必小心!

藥物示例:

肌肉內部痠痛,是因爲溼氣。 應以蒼朮爲主藥,白朮、防己、防風、茯苓爲輔藥,熟附子、官桂爲引導藥物,牛膝、黃柏爲引經藥物,這是治療溼氣的方法。

筋腱抽搐疼痛,是因爲血液受寒。 應以當歸爲主藥,川芎、芍藥、地黃、木瓜爲輔藥,附子、官桂爲引導藥物,牛膝爲引經藥物,這是治療筋腱抽搐的方法。

骨髓寒冷疼痛,是因爲髓質受寒。 應以虎骨爲主藥,天麥門冬、破故紙、菟絲子、杜仲爲輔藥,附子、官桂爲引導藥物,牛膝爲引經藥物,這是治療骨疼的方法。

婦女產後大腿疼痛,並非溼氣或寒氣,而是惡露流入經絡。 應以當歸尾爲主藥,桃仁、紅花爲輔藥,無需使用附子,只以官桂爲引導藥物,香附爲行氣藥物,牛膝爲引經藥物,這是治療產後大腿疼痛的方法。

男性兩腿無力疼痛,且上連腰部,是因爲過度房勞,精血都受損。 應以四物湯來補血,杜仲、牛膝、天麥門冬、黃柏、人參來補精,少量添加紅花以養血,烏藥以調氣,這是治療過度房勞引起大腿疼痛的方法。

治療大腿疼痛時,藥物中必須加入一勺炒鹽和少許磨碎的沉香,帶領藥物向下運行,切勿使用甘草,以免減緩藥效,無法快速作用。

統一大腿疼痛貼膏藥,同時也能治療肩背痠痛,使用廣膠一斤,將兩碗好的醋浸泡軟,加入生薑汁、蔥汁各一碗,用慢火熬成膏狀,加入乳香、沒藥各二兩,麝香五錢,攪拌均勻後攤在布上,根據疼痛部位的大小調整。先用生薑擦拭疼痛部位,然後貼上膏藥,用手暖熱並按摩,效果迅速。

或者使用紅色老松脂三斤,放入鍋中融化,用布過濾後放入水中,取出再次放入鍋中,用慢火煉至紫黑色,然後加入薑、蔥汁各兩碗,繼續煉製,不停攪拌,等到乾燥爲止,加入豬脂熟油半斤,再次煉製,滴入水中測試稠度,如果太稠再加油,如果太稀再熬製一會兒,直到達到適宜的稠度,加入乳香、沒藥各三兩,麝香一兩,調和後貼敷更佳。

治療溼氣疼痛的洗浴方法:使用大量鳳仙草,一束蔥,搗爛,半斤蒼朮,防風、荊芥各五兩,煎湯,倒入桶中,讓患者坐在湯內,多用舊衣物浸入湯中,覆蓋在疼痛部位,湯涼後再添加熱水,通常經過三四次即可痊癒。如果是全身疼痛,也可以用這個方法進行洗浴,效果更佳。

附錄:脊椎疼痛

背脊是督脈貫穿的地方,屬於太陽經。產生疼痛的原因,通常是過度房事,不注意勞力,導致脊髓空虛。如果寒風趁虛而入,立刻會出現僵硬,無法屈伸。如果誤以爲是痰,使用祛痰藥物治療,那治療的方向就錯了。必須使用一條豬脊髓,放入水中煮熟,取出,加入天麥門冬、人參、四物湯等,加好酒煎服,或者少量添加羌活以引導進入太陽經。如果是因爲寒風入侵,應去掉人參,增加羌活,輔以防風、甘草、烏藥、木通等藥物,這是治療脊椎疼痛的方法。

然而,這只是一些基本的概述,靈活變化的方法,豈是我所能詳盡描述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