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鏡》~ 卷之二 (5)
卷之二 (5)
1. 臌脹,水腫
臌脹之所以得名者,以其肚腹脹緊,彈之有聲,有似乎鼓,故名曰臌脹。然果何自而致此哉,蓋臌脹之作,有得於食者,有得於氣者,有得於氣食兼併者,有先得於色,而後傷於食者,有先得於食,而後傷於色者。
白話文:
「臌脹」一詞的由來是因為患者的腹部脹大堅緊,彈起來有聲響,就像鼓一樣,因此稱為「臌脹」。不過,這種情況究竟是怎麼造成的呢?
其實,導致臌脹的原因有很多,包括:
- **飲食因素:**過度飲食、進食生冷或不潔食物等。
- **氣滯因素:**氣機運行不暢,導致氣滯在腹部。
- **氣食夾雜因素:**既有氣滯,也有飲食不節的問題。
- **色慾過度:**過度縱慾,損傷腎氣,引發腹脹。
- **飲食不節或色慾過度,繼而誘發氣滯:**先有飲食不當或色慾過度等問題,後續因氣機受損而出現腹脹。
傷於食則食不消而胃氣已窒,傷於氣則肝經受病,而痞塞不通,傷於氣食則肝益有餘,脾益不足,以有餘之肝木,克不足之脾土,則氣愈結而食愈不化,由是臌脹緊急,而病日益深矣。先得於食而後傷於色,則脾先受病,而腎繼之,中脘先脹,而後及於小腹,先得於色,而後傷於食,則腎先病,而脾繼之,小腹先脹,而後及乎中脘。若氣與食、色三者皆備,則一齊而發,中脘小腹兩脅盡脹,此病之尤重者也。
白話文:
如果因飲食過度傷了脾胃,食物消化不良,導致胃氣阻塞。如果因情緒過度傷了肝氣,導致肝經受損,出現阻滯不通。如果因飲食情緒雙重影響,導致肝氣過盛,脾氣不足。過盛的肝氣剋制不足的脾胃之氣,導致氣機更加鬱結,食物更加難以消化。因此,腹部脹痛加劇,病情日益嚴重。
如果先因飲食過度傷了脾胃,再因色慾過度傷了腎氣,則脾胃先受損害,腎氣隨後受累。中脘(胃脘部)先脹大,接著波及小腹。如果先因色慾過度傷了腎氣,再因飲食過度傷了脾胃,則腎氣先受損害,脾胃隨後受累。小腹先脹大,接著波及中脘。
如果氣、飲食、色慾三方面因素兼而有之,則三者同時發作,中脘、小腹、兩脅都脹痛。這是病情最嚴重的表現。
臌脹不愈,而眼下忽如臥蠶狀者,必發水腫,然水從何而得耶?蓋人之一身,血與肉而已矣,食入於胃,則遊溢精氣,可以生肉,飲入於胃,則灌溉百脈,可以生血。飲即水也,飲既生血,則血之所成,成於水也,自出母胎,以至成童,自成童以至壯盛,其所飲既多,則其所生亦多,水即未成之血,血即已成之水也,使其善於調攝,不為氣與食、色所傷,則血不受病,何水腫之有?惟夫外傷於氣,內傷於食與色,則內氣交結,而血滯不流,又中挾脾濕,下連腎水,水土混淆,滲於皮肉,則一身之血復變為水,與脾腎二經之邪,統而為一,且旁達於四肢,充滿於上下,其狀如匏,其冷如冰,其堅如石,而病斯極矣。欲知其死生,何以斷之?曰臌脹之病,臍滿者重,臍突者死,飲食太少者死。
白話文:
腹部腫脹久治不愈,而眼下突然凸起像臥蠶一樣,必定會發展成水腫。但水是從哪裡來的呢?
人體主要由血液和肌肉組成。食物進入胃中,會化生精氣,可以滋養肌肉。飲料進入胃中,會滋潤五臟六腑,可以生成血液。飲水就是水,水生成血液,因此血液的形成來源於水。從出生到成年,再到強壯,飲水量越多,血液生成也就越多。水就是未形成的血液,血液就是已形成的水。
如果能調節好飲食起居,不因情緒、飲食或色慾而受傷,那麼血液就不會出問題,又哪會有水腫呢?
只有當外在情緒受傷,內在飲食色慾過度時,才會導致內氣鬱結,血液運行不暢。再加上脾臟濕氣過重,下連腎臟水氣,水土混雜,滲入皮膚肌肉中,那麼全身的血液就會再次變成水,與脾腎兩經的邪氣混為一體。這種水腫還會遍及四肢,上下充盈,形狀像葫蘆,冰冷像冰,堅硬如石,病情已經十分嚴重。
想知道患者的生死,可以從什麼方面判斷呢?身患水腫,臍部滿脹者病情較重,臍部突出者將會死亡,飲食極少者也會死亡。
水腫之病,手足心平滿者死,面黑者死。此斷死生之大訣也。大法治臌脹者,以實脾祛濕寬膨利水為主,治水腫者,以行水為主,而後補之。
藥例
白話文:
患有水腫的人,如果手腳心平滑而滿,或者臉色發黑,通常會死亡。這是判斷生死的重要依據。
治療浮腫的大原則是:以健脾去濕、寬中利水為主。治療水腫的方法是以利水為主,然後再進行補益。
傷於食者,以消食為主,而佐以扶脾利水祛濕寬膨之劑,如檳榔、草果、枳實、陳皮、萊菔子、山楂、麥芽之類以消食,白朮以補脾,蒼朮以祛濕,厚朴、大腹皮以寬膨,茯苓、豬苓、車前、澤瀉以利水。
白話文:
因過度飲食而受傷的人,以幫助消化為治療主軸,同時輔以補脾、利水、祛濕和緩解腹脹的藥物,例如:
- **消化方面:**檳榔、草果、枳實、陳皮、萊菔子、山楂、麥芽等幫助消化。
- **補脾方面:**白朮補強脾胃。
- **祛濕方面:**蒼朮去除濕氣。
- **寬膨方面:**厚朴、大腹皮緩解腹脹。
- **利水方面:**茯苓、豬苓、車前、澤瀉利尿消腫。
傷於氣者,以開氣為主,而佐以扶脾利水祛濕寬膨之劑,如青皮、枳殼、木香烏藥之類以開氣,而其餘藥與前同用。
氣食兼併者,以前消食開氣之藥為主,而所佐之藥,如祛濕寬膨利水之劑,亦與前同。
白話文:
因氣鬱而受傷,以疏通氣機為主,同時輔以健脾、利水、祛濕、寬胸散結的藥物,如青皮、枳殼、木香、烏藥等疏通氣機,其他藥物與前述藥物共同使用。
先傷於食,而後傷於色者,以消食為主,如前所用之類,而兼用當歸、紅花、蘇木、桃仁以活血,其餘所佐之藥亦與前同。
白話文:
如果先是飲食不節制導致身體受傷,後來又過度縱慾,治療時應以幫助消化為主要目標,使用前面介紹的方法,並同時使用當歸、紅花、蘇木、桃仁等藥物來活血。其他輔助藥物與前面介紹的相同。
先傷於色,而後傷於食者,以活血為主,如當歸之類。而消食之劑,亦同於前。其餘所佐同前可也。若氣食與色兼備,皆以前藥參用,又當分其緩急,而次第施之。
白話文:
首先因縱慾過度傷身,後又因飲食不節制傷身的人,以活血化瘀的藥物為主,例如當歸等。而消食的藥物,也與前面所提的一樣。其餘的佐藥與前面所提的相同即可。如果氣滯、飲食不節制和縱慾過度同時存在,則採用上述藥物同時使用,還應根據緩急程度,依次用藥。
婦人亦有氣臌、食臌,而血臌具多,以其多起於經閉,及產後惡血不出所成也。方與論俱見婦人門。而氣食所成者,亦以前所用者為準也。
白話文:
婦女也會出現腹脹(氣臌)或因飲食不消化而引起的腹脹(食臌),但血滯引起的腹脹(血臌)較為常見。這些情況通常是由於經期閉塞(經閉)或產後惡露未排出所致。治療方法和用藥原則請參閱「婦人門」章節。至於由氣滯或消化不良引起的腹脹,則可以使用之前提到過的治療方法和用藥。
凡治此病,切不可用甘草,而諸藥之中,必多用生薑皮煎服。
白話文:
凡是治療這種疾病,切勿使用甘草,而在所有藥物中,必須多用生薑皮煎服。
水腫之病有因臌脹而得者,有不因臌脹而得者,皆視其眼下高起如臥蠶者,必發此病也。論大法,亦宜實脾利水寬臌法濕順氣。然病勢至此,則水氣用事,真氣無權,正如一國之中已為大寇所據而為之君者,既失其地方,且以君子之道勸之,徒激其怒耳,於事竟何益哉。必以大兵臨之乃能濟事。
白話文:
水腫有因為腹部脹滿而引起的,有不因為腹部脹滿而引起的。都要注意觀察病人的眼下是否高起如蠶,如果是的話,肯定會發生水腫。
從整體調理的原則來說,還是應該補脾利水、寬解脹滿、驅除濕氣、順暢氣機。但是病情發展到這個地步,水氣已經佔據主導地位,正氣已經沒有權力了。這就像一個國家被強盜佔領,皇帝已經失去了自己的領土,如果再用寬容仁慈的方式去勸說強盜,只會激怒他們,於事無補。必須調動大軍來鎮壓,才能解決問題。
雖城郭宮室之美,人民庶物之富,不無大壞,而猶不失其故土,亦可以招集叛亡,復其舊業,而宗社血食或可保也。何以異於是乎?故實脾利水之劑,雖曰穩當,而未能速應,必先用甘遂、芫花、葶藶、大戟之類,開通水道,使從大小便一齊而出,如大禹治水,掘去壅塞,順流而下,始能底績,待其水下之際,時時與米湯飲之。
白話文:
雖然城池宮殿的華麗,人民財物的富足,不足以彌補國家的嚴重衰敗,但仍能依賴故土,招攬叛逃者,恢復舊有的事業,這樣宗廟祭祀或許還能保全。而用藥治病也是如此,雖然健脾利水的藥方很穩妥,但不能快速見效,必須先用大黃、芫花、葶藶、大戟這類藥,疏通水道,使病邪通過大小便一起排出,就像大禹治水一樣,先疏通障礙,讓水順利流淌,才能最終成功。等水退下之後,再適時給予米湯等滋養品。
則病人不至眩暈,水既下盡,然後以參、朮、茯苓、大棗煎湯,徐徐服下,服數劑之後,更以八物湯作丸子服之,則庶乎其可也,然此亦求一生於萬死之中耳,至於死生存亡猶未可保。醫者以活人為心,故不能不曲為之所,豈真以是病為易治,而輕試其手哉。
白話文:
這樣就能避免病人眩暈,水氣完全排出後,再用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大棗煎湯,慢慢服用。服用幾劑後,再用八物湯做成丸子服用,這樣纔有可能恢復,但這也是在極其危急的情況下尋求一線生機,至於能不能保住性命還不能確定。醫生以救人為本,所以不能不盡力而為,難道真的認為這個病好治,才輕易出手嗎?
水腫病不問年月遠近。
用大戟、當歸、陳皮各一兩,銼碎,水二升,煮七分,頓服。當利下二三斗,至重不過再服。此方亦治血臌。
水氣遍身浮腫,氣促坐臥不安。
白話文:
水腫病不管病程多久。
使用大戟、當歸、陳皮各三十公克,切碎,加兩公升水煎煮至剩下七分之一,一次服下。應會排出兩三公升的水,病情嚴重者不超過二次即可。此方也可治療血臌。
全身水腫,呼吸急促,坐臥不寧。
用牽牛二兩,微炒,搗末,以烏牛尿浸一宿,平旦入蔥白一握,煎十餘沸,去渣,空心分為二服,水從小便中出。
總治水腫,看何經加藥。
白話文:
取牽牛子二兩,略微炒過,搗成細末,用烏牛尿浸泡一夜。天剛亮時,加入一把蔥白,煮沸十幾次。去除渣滓,空腹分兩次服用。藥效會從小便中排出。
葶藶,川椒,雄黃,澤瀉,芫花(醋浸,炒),大戟,甘遂,赤茯苓,桑白皮,穿心,巴戟(各一兩),為末,每用一兩,水浸,煎八分,空心溫服,小便多為效。加藥之法,須看何經,從陰腫起,其根在腎,加澤瀉一兩;從腹腫起,其根在肚,加川椒一兩;從口唇腫起,其根在小腸,加巴戟一兩;從面腫起,其根在脾,加桑白皮一兩;從脅腫起,其根在骨,加甘遂一兩;從頂腫起,其根在膈,加茯苓一兩。仍審其虛實加減,忌食雜物。
所謂加藥者,一劑之中,再加一兩也,須活法用之。
白話文:
葶藶、川椒、雄黃、澤瀉、芫花(用醋浸泡,炒熱)、大戟、甘遂、赤茯苓、桑白皮、穿心、巴戟(各一兩),研磨成粉。每次用一兩,用冷水浸泡,煎煮至八分,趁熱空腹服下,小便增多即有效。
加入其他藥物的辦法:
- 根據水腫部位來加藥。
- 如果水腫從陰部開始,根源在腎臟,加入澤瀉一兩。
- 如果水腫從腹部開始,根源在肚子,加入川椒一兩。
- 如果水腫從口脣開始,根源在小腸,加入巴戟一兩。
- 如果水腫從面部開始,根源在脾臟,加入桑白皮一兩。
- 如果水腫從脅部開始,根源在骨頭,加入甘遂一兩。
- 如果水腫從頭頂開始,根源在膈肌,加入茯苓一兩。
還是要根據水腫虛實情況加減藥量,服藥期間忌食雜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