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鏡》~ 卷之一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一 (9)

1. 中風

附癇症

癇症一發,即顛仆眼直,口吐痰沫,或作羊鳴,不省人事,此乃因驚恐而得之。

礞石(硝煅),硃砂,天竺黃,麝香,南星,半夏,天麻,蛇含石(醋煅)

等分為末,以薑汁、竹瀝和,於蜜中煉熟,丸如龍眼大,童便磨下半丸,立止。服三五丸痊愈。

若治癇症,即於此方中加銀粉。(即黑鉛熔化,投水銀和作一處,傾冷地上,取起研細是也。)

附癘風

癘風,手足皮膚迸裂,麻木不仁,甚至四肢蜷攣,眉脫鼻倒,乃惡風沿入臟腑,血肉皆死,肉生細蟲,食人脂膏故也。蓋由人受乖厲之氣而成。亦有瘡腫後不守禁忌,酗酒厚味,熱極生風,是虛為本,血熱為標。治法必先殺其蟲,瀉其火,然後生血涼血,祛風導滯,降陽升陰則可。

第一是死人身上蛆最妙,炒乾為末,好酒送下,諸蟲皆消,肌膚自潤,如其不可得,宜多取毒蛇,打死曬乾,切片,磨作粉,和糯米蒸熟,作酒飲之,能起死回生。

或用白花蛇、全蠍、大風子、益母草、胡麻、豬牙皂角、防風、荊芥、羌活、獨活、白芷、當歸、川芎、穿山甲、殭蠶等分為末,蜜丸如龍眼大,每服一丸,一日三丸,好酒磨下,仍隨量飲,以醉為度。

白話文:

中風

癇症發作時,病人會突然倒地,眼睛直視,口吐白沫,或發出像羊叫一樣的聲音,失去意識,這是因為受到驚嚇引起的。

方劑:硝石(用火煅燒)、硃砂、天竺黃、麝香、南星、半夏、天麻、蛇含石(用醋煅燒),等量研磨成粉末,用薑汁和竹瀝調和,再放入蜂蜜中煉製成藥丸,大小如龍眼。每次用童尿磨碎半丸服用,即可立即止住發作。服用三到五丸即可痊癒。

如果治療癇症,在此方劑中加入銀粉(將鉛熔化,加入水銀混合,倒在冷地上,取出研磨成細粉)。

癘風

癘風症狀是手腳皮膚開裂,麻木無知覺,甚至四肢蜷縮,眉毛脫落,鼻子歪斜,這是因為邪風侵入臟腑,導致血肉壞死,長出細蟲,吃人體的脂肪引起的。一般是由於人體受到邪惡的氣息侵襲而導致。也有些是因瘡腫癒合後不遵守禁忌,飲酒過度,嗜食肥甘厚味,導致體內熱盛而生風,其本質是虛弱,血熱是標誌。治療方法必須先殺死蟲子,瀉去體內火氣,然後滋養血液,涼血,祛風,通利血脈,降陽氣升陰氣才能痊癒。

第一種方法是用死人身上的蛆蟲,曬乾研成粉末,用好酒送服,可以殺死所有蟲子,使肌膚恢復潤澤。如果找不到蛆蟲,可以用很多毒蛇打死曬乾,切片磨成粉末,和糯米一起蒸熟,釀成酒服用,可以起死回生。

或者用白花蛇、全蠍、大風子、益母草、胡麻、豬牙皂角、防風、荊芥、羌活、獨活、白芷、當歸、川芎、穿山甲、殭蠶等量研磨成粉末,製成龍眼大小的蜜丸,每次服用一丸,一天三次,用好酒送服,並根據情況適量飲酒,直到醉為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