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窮源集》~ 卷一 (1)
卷一 (1)
1. 太虛圖論
《太始天元冊文》曰:大虛廖廓,肇基化元。太虛者何?太極也。由其本無者言之,曰太虛。由其自無之有者言之,曰太極。蓋天地萬物,莫不始於靜而終於動,有是理而後有是氣,有是氣而後有是形。形有屈伸消長,而理與氣無時或息。太極者,理氣之沖漠無朕,包含萬有者也。
白話文:
《太始天元冊文》中提到:廣闊無垠的虛空,是萬物產生和演化的根源。這個太虛指的是什麼?就是太極。從它原本不存在的角度來說,稱之為太虛。從它從無到有的角度來說,稱之為太極。天地萬物沒有不是從靜止開始,最終又回到運動的,有了這個道理纔有這個氣,有了這個氣纔有這個形。形體有伸縮增減,但道理和氣永遠不會停止。太極就是道理和氣瀰漫而無所不在的境界,它包含了萬事萬物。
故天地清寧,萬物化生,而太極不因是增。天地否塞,萬物歇絕,而太極不因是息。自一而萬,則萬太極也。由萬反一,仍一太極也。無乎在,無乎不在也。人生而靜,陰陽五行與氣俱賦。惟能清心寧欲,返樸還淳,則渾然太虛,客感無或干之。否則,陰陽偏陂,形氣雜糅,而本始之理幾於閉矣。
故予首揭其義,以見夫太極之理先天而具,而人事則不能無待於補救也,是即醫學之所由肇端也。
白話文:
因此,當天地清澈平穩時,萬物得以化生,但太極並不會因此而增加。當天地混亂阻塞時,萬物消亡滅絕,但太極也不會因此而消失。從一到萬物,萬物中都包含著太極。由萬物返還到一,仍然是太極。太極既無處不在,也無處可尋。人出生時心靈寧靜,陰陽五行與氣息同時稟賦於人。只有能夠保持清心寡慾,返璞歸真,才會與太虛融為一體,外界的感擾不會影響到它。否則,陰陽不平衡,形體氣息混雜,本來的道理就會被掩蓋了。
2. 陰陽圖象論
陰陽者何?氣化是也。先天之氣,渾渾噩噩,杳杳冥冥,無跡可見,無象可尋,而自然之化機,已充滿而無虧。惟充滿而無虧,斯生髮而莫圉。先天者,理與氣融;後天者,氣與形附。太極剖而陰陽立,天地其最鉅者也。陽性剛,陰性柔,劃之為兩儀,分之為四象。故程子曰:四象者,陰陽剛柔也。
白話文:
什麼是陰陽?指的是氣的運化。
先天的氣息,模糊渾沌,渺茫幽暗,沒有可見的蹤跡,也沒有可感知的形狀,但它自然而然的化生機制已經充盈圓滿,沒有任何缺失。正是因為充盈圓滿,才孕育萬物而無止境。
先天之氣,理氣融和一體;後天之氣,氣依附於形體。太極一分為二,形成陰陽,其中天地是最大的陰陽。陽性剛強,陰性柔弱,將其分為兩儀,再細分為四象。
因此,程子說:「四象就是陰陽剛柔。」
天生於動,動之始則陽生,動之極則陽生,故曰陰陽生天。地生於靜,靜之始則柔生,靜之極則剛生,故曰剛柔生地。陰陽剛柔之中,又有太少之分。在天,太陽為日,太陰為月,少陽為星,少陰為辰。在地,太柔為水,太剛為火,少柔為土,少剛為石。仰觀俯察,陰陽之能事見矣。
白話文:
宇宙是由運動生成的,運動的開始就產生陽氣,運動到極致又產生陰氣,所以說陰陽之力孕育了天。大地是由靜止生成的,靜止的開始就產生柔性,靜止到極致又產生剛性,所以說剛柔之力孕育了地。在陰陽剛柔之中,還有太過與不足的區別。在天上,太陽代表陽,月亮代表陰,星星代表少陽,行星代表少陰。在地面上,水代表太柔,火代表太剛,土代表少柔,石代表少剛。我們向上看,再向下觀,就能看到陰陽的作用了。
由是而四方、五行、八卦、十干、十二支、二十四氣、七十二候、三百六十五度、萬有一千五百二十策,莫不陰陽剛柔淆列而互用,或無形,或有形,其間屈伸往來,盈虛消息,進退抑揚,動靜微顯,清濁高下,低昂平陂,雨暘寒燠,晝夜昏旦,老少雌雄,行止語默,凹凸方圓,呼吸出納,鬼曰歸而神曰伸,朝為潮而夕為汐,無非二氣之流露也,自可對待者言之。六子肇於乾坤,而一一分峙其位,萬物咸資幬載,而高厚各呈其能,一彼一此,無倚無偏。
白話文:
因此,東西南北四方、金木水火土五行、八卦、十天干、十二地支、二十四節氣、七十二候節氣、三百六十五度、一萬一千五百二十計策,無一不包含著陰陽、剛柔的交錯並用。其中有的無形,有的有形。它們之間的變化包括伸展、回縮、起伏、盈缺、進步、退縮、抑揚頓挫、動靜顯微、輕重、高低、起伏平坦、雨雪酷暑、晝夜交替、老少雌雄、行事說話、凹凸方圓、呼氣吸氣。鬼魂稱之為「歸」,神靈稱之為「伸」,早晨為潮汐,晚上為退潮。這些都屬於陰陽二氣的體現,可以從相互對應的方面去理解。六子源於乾坤,各自分據其位,萬物都依靠著它們的支持和承載,不同的高度和厚重各自展現其能力。它們相互依存,沒有傾斜偏倚。
即細如蚤蝨,暫如蜉蝣,亦皆辨陰陽於微渺之中。而自其流行者言之,一二二一,運轉不窮,奇偶偶奇,嬗代無既。天有入地之星,地有摩天之嶺。冬,陰也,而子中一陽生;夏,陽也,而午中一陰生。北方多夜之地,亦曜燭龍;東極易旦之方,終熟羊胛。水本陰,而沸井之焰時生;火本陽,而蕭邱之煙不熱。
白話文:
即使細小如跳蚤和蝨子,短暫如蜉蝣,它們也在極微小的世界中辨別陰陽之氣。而從它們的生命運行規律來說,生生不息地交替出現,陰陽相隨,無窮無盡。天上會有落入地下的星星,而地上也會出現接近天空的高山。冬天是陰盛時期,但也有一陽萌生的種子;夏天是陽盛時期,但也有一陰誕生的時刻。最寒冷的北方地區,也會有北斗七星閃耀;最東方天亮最早的地方,最終也會迎接月亮升起。水本性屬陰,但溫泉中卻有火焰升騰;火本性屬陽,但蕭邱山的煙氣卻不灼熱。
陽極陰生,陰極陽生。陽主生而陰主成,陰既屈而陽復兆,其循環不已也如此。是故飛潛動植,禽獸昆蟲,或角或牙,或蹄或翼,縱生橫生,有足無足,稟賦不同,種類各異,榮落有候,方隅有位。漢宮之荔扶乎,逾汶之貉鮮矣。是皆稟陰陽之氣,各得一偏,而不能渾全者也。
白話文:
陽氣達到極點時,陰氣就會產生,陰氣達到極點時,陽氣就會產生。陽氣主導生命的產生,陰氣主導生命的完成。在陰氣衰弱的時候,陽氣又會開始萌發,它們如此周而復始地循環。因此,天上飛的、水裡遊的、陸地上爬的、動物昆蟲,有的長角或長牙,有的長蹄或長翅膀,有的縱向生長,有的橫向生長,有的有腳有的沒有腳,稟賦各不相同,種類千差萬別。特定的時間會有特定的盛衰,特定的方位會有特定的位置。漢朝宮廷的荔枝雖然很有名,但比不上汶水流域的貉子皮那麼珍貴。這些都是因為它們只稟受了陰陽氣息中的一方面,而無法全面獲得所有陰陽氣息的緣故。
人本一元之氣,參兩太之位,二五之精既具,萬物之性皆備,頭圓象天,足方象地,耳目以應日月,口鼻以應岳瀆。天有四時,人有四肢,地有五方,人有五臟。得中和之氣者為聖賢,得偏駁之氣者為愚昧,此其大較已。而人之血氣之應乎陰陽者,則更有說:一陽也,有太陽、陽明、少陽之分,是陽中之陰陽也;一陰也,有太陰、厥陰、少陰之別,是陰中之陰陽也。故背為陽而腹為陰,營為陰而衛為陽。
白話文:
人的身體是一個整體,由陰陽兩氣構成。當陰陽平衡,人的精氣神就充足,具備了萬物生長的特性。頭部呈圓形,像天;腳部呈方形,像地;耳朵和眼睛與日月相呼應;口和鼻子與山嶽和河流相呼應。天有四季,人有四肢;地有五方,人有五臟。得到中和之氣的人會成為聖賢,得到偏頗之氣的人會變得愚昧,這是很明顯的。而人的血氣與陰陽的關係還有更進一步的說法:陽氣分為太陽、陽明、少陽,這是陽中的陰陽;陰氣分為太陰、厥陰、少陰,這是陰中的陰陽。因此,背部為陽,腹部分為陰;營血為陰,衛氣為陽。
各經分屬陰陽,腑陽而臟陰。一臟自為陰陽,虛陰而實陽。陰陽有受於包胞者,有餘與不足殊科。陰陽有限於方隅者,西北與東南異體。而五運六氣之感召,或多陽而少陰,或少陽而多陰,或上陽而下陰,或下陽而上陰,背陽反陰,拒陰格陽,變生百端,莫可窮詰。明哲之士,深悉夫盛衰消長之理,勝復承製之機,劑盈酌虛,大其裁成。
白話文:
各個經絡分屬於陰陽,腑為陽而臟為陰。一個臟腑本身具有陰陽,虛弱的為陰而強盛的為陽。陰陽有部分來自父母的遺傳,超出或不足的部分則各有不同的機制。陰陽受到方位限制,西北與東南不同。而五行和六氣會影響身體,有時會陽氣過多而陰氣不足,有時會陽氣不足而陰氣過多,或上半身陽氣多而下半身陰氣多,或下半身陽氣多而上半身陰氣多。陽氣和陰氣相互對抗,產生各種變化,很難預測。明智的人士,深刻理解盛衰消長的道理,掌握克服和補救的方法,調整盈虛,做出完美的治療。
天有淫邪而不侵,地有偏僻而不痼,人有疵癘而無夭札之患。粗工不知陰陽之大原,往往拘於一偏,膠柱而鼓琴,坐井而觀天。故予次列陰陽圖象,以為學者資焉。
白話文:
天雖然有惡劣的氣候,但不會侵入人體;地雖然有偏遠的地方,但不會長久困擾人;人雖然有身體上的缺陷,但不會因此夭折。不熟練的中醫師不明白陰陽的大原則,常常固守某一偏見,一味死板地治療疾病,就像坐在井底觀看天空一樣。因此,我編纂了這本陰陽圖象,作為醫生的學習資源。
3. 五行論
天地非陰陽不化生,陰陽非五行不統備。五行者,陰陽之精氣,積而成形成象者也。《河圖》之序,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;地二生火,天七成之;天三生木,地八成之;地四生金,天九成之;天五生土,地十成之。五行始於水者,萬物之生,皆由一點真水以為化原。觀於胎化卵育之際,可悟其理。
白話文:
天地沒有陰陽不能產生萬物,陰陽沒有五行就不能統轄萬物。五行是陰陽精氣積累形成的事物。根據《河圖》的順序,天一生出水,地六成之;地二生出火,天七成之;天三生出木,地八成之;地四生出金,天九成之;天五生出土,地十成之。五行以水為始,萬物的誕生都起源於一點真水轉化而成。觀察胎兒發育和卵子孵化時,可以領悟這個道理。
土雖後生,而土即地也,地有生成五行之德,則土不為後矣。序次既立,盛衰自分。「六元正紀」云:寒化一,寒化六,災三宮,災五宮,其數莫不由之。惟土言五而不言十者,天地之數始於一而終於九,故不言成數也。以五方言之,則東木、南火、西金、北水、中土。以四時言之,則春木、夏火、秋金、冬水,土寄王於四季之月。
白話文:
雖然土是最後產生的,但是土就是大地,大地具有化生萬物的德行,因此土並非最後。先後次序既已確定,盛衰也自然而然有了區別。「六元正紀」說:寒氣主宰一,寒氣主宰六,會對應的宮位造成災難,寒氣主宰三,寒氣主宰五,會對應的宮位造成災難。其數字的推算莫不源於此。土只說五而不說十,是因為天地數目起於一而止於九,所以不說完整的數字。按照五方來說,東方屬木,南方屬火,西方屬金,北方屬水,中央屬土。按照四時來說,春天屬木,夏天屬火,秋天屬金,冬天屬水,土寄存在四季的月份中。
以十干言之,甲乙木、丙丁火、戊己土、庚辛金、壬癸水。以十二支言之,寅卯木、巳午火、申酉金,亥子水、辰戌丑未土。五之而陰陽分位,十之而陰陽各配。故精浮於土,則為五星;化行於天,則為六氣。以至五帝、五神、五德、五典、五穀、五果、五音、五色、五臭、五味,無非應乎五行者。
白話文:
根據十天干來看,甲乙屬木、丙丁屬火、戊己屬土、庚辛屬金、壬癸屬水。根據十二地支來看,寅卯屬木、巳午屬火、申酉屬金、亥子屬水、辰戌醜未屬土。五行交互分出陰陽,十干地支互相配對。因此精華飄浮在土上,就形成五星;化氣運行在天,就形成六氣。以至五帝、五神、五德、五典、五穀、五果、五音、五色、五臭、五味,都與五行相應。
其相生之序,則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。其相剋之序,則水剋火,火剋金,金剋木,木克上,土剋水。是以天地之造化無窮,陰陽之運行不過也。夫生克之理,人所共知,而生中有克、克中相成之義,未易明也。
白話文:
它們相生相剋的順序是: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。相剋的順序則是:水剋火,火剋金,金剋木,木剋土,土剋水。因此天地間的變化無窮無盡,陰陽的運行也不斷在循環。相生相剋的道理,所有人都明白,但是生中有剋、剋中有相成的道理,卻不容易理解。
如水本生木,而水盛木漂,木盛水涸;木本生火,而木盛火遏,火盛木燼;火本生土,而火盛土熱,土盛火滅;土本生金,而土盛金埋,金盛土竭;金本生水,而金盛水澀,水盛金溺,相生反以相賊。
白話文:
水可以滋養木頭,但如果水太多,木材會漂浮;木頭可以生火,但如果木頭太多,火會被抑制;火可以產生土,但如果火太旺,土會過熱;土可以生金屬,但如果土太多,金屬會被埋沒;金屬可以生水,但如果金屬太多,水會受阻;水太多,金屬會被淹沒。原本相生相養的五行,反而會互相剋制。
水性泛溢,土克之而堤防成,水始安瀾;火性炎熇,水克之而既濟見,火無猖獗;木性捲曲,金克之而棟梁興,木無樗散;金性頑鈍,火克之而鐘鼎作,金無沙礫;土性漫衍,木克之而華實盈,土無曠廢,相剋轉以相成。生克循環,機緘日闢,而其中又有互藏並育之妙焉。
白話文:
水的性質氾濫,土能剋制它形成堤防,水因此安寧;火的性質猛烈,水能剋制它,火勢就會平息;木的性質曲折,金能剋制它,高大柱子才能豎立;金的性質頑鈍,火能剋制它,才能鑄造鐘鼎;土的性質鬆散,木能剋制它,才能長出繁茂的果實,避免土地荒廢。相剋相轉化,就能相互成就。生生剋剋循環不息,其中又包含著相互蘊含和共同生長的奧妙。
如金能生水,而水亦產金;水能生木,而木中有水;木能生火,而火中有木;火能生土,而土亦生火;土能生金,而金亦兼土,是母生子,子反哺之義也。他如甘泉具於土中,陰火然於海澨。黃金成於丹砂,汞鉛煉於果實,煙焰發於鑽燧,一行各呈其材,而五行互彰其用,子母相養,祖孫一氣,己所生者生之,己所克者亦生之,克己與生己者亦無不有以生之。順其則者,五行之性情;變而化者,五行之作用也。
白話文:
正如金子產生水,水也能生成金;水滋養木頭,木頭中含有水;木頭產生火,火中也包含木頭;火孕育土,土也能生火;土生金,金也包含土。這就像母親生養孩子,孩子長大後反哺母親。其他現象也如此:甜美的泉水蘊藏在泥土中,陰火在海水中燃燒。黃金由丹砂變化而來,汞鉛從果實中煉製而得,火藥通過鑽木取火而產生。每一個元素各展其才華,而五行之間相互彰顯其功用。母子之間互相養育,祖孫一脈相承,自己生長的元素能滋養自己,自己剋制的元素也能滋養自己,剋制自己和生養自己的元素互相轉化,不斷延續。順應這種規律的就是五行的本性,而發生變化和轉化則體現了五行的作用。
人之臟腑應乎五行,偶有偏勝,當復中和。苟不深察其生克相資、交互相養之理,而以水濟水,以火勝火,吾恐其毒世而禍民也已!
白話文:
人體的臟腑與五行相應,偶爾會有一方偏盛,這時應該讓它恢復平衡。如果不深入探討生剋相資、交互相養的道理,而以水克水,以火勝火,我擔心這會毒害世間,禍害百姓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