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窮源集》~ 卷一 (2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2)

1. 陰陽圖象論

天有淫邪而不侵,地有偏僻而不痼,人有疵癘而無夭札之患。粗工不知陰陽之大原,往往拘於一偏,膠柱而鼓琴,坐井而觀天。故予次列陰陽圖象,以為學者資焉。

白話文:

陰陽圖象論

天雖然有邪氣,卻不會入侵傷害;地雖然有偏僻閉塞的地方,卻也不會產生頑固的疾病;人即使有某些小的病痛,也不會導致夭折。粗淺的醫生不懂陰陽的根本道理,往往拘泥於某一方面,像用膠粘住琴柱就彈琴一樣死板,像坐在井底看天一樣目光短淺。因此,我接下來列出陰陽圖像,作為學習者參考。

2. 五行論

天地非陰陽不化生,陰陽非五行不統備。五行者,陰陽之精氣,積而成形成象者也。《河圖》之序,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;地二生火,天七成之;天三生木,地八成之;地四生金,天九成之;天五生土,地十成之。五行始於水者,萬物之生,皆由一點真水以為化原。觀於胎化卵育之際,可悟其理。

土雖後生,而土即地也,地有生成五行之德,則土不為後矣。序次既立,盛衰自分。「六元正紀」云:寒化一,寒化六,災三宮,災五宮,其數莫不由之。惟土言五而不言十者,天地之數始於一而終於九,故不言成數也。以五方言之,則東木、南火、西金、北水、中土。以四時言之,則春木、夏火、秋金、冬水,土寄王於四季之月。

以十干言之,甲乙木、丙丁火、戊己土、庚辛金、壬癸水。以十二支言之,寅卯木、巳午火、申酉金,亥子水、辰戌丑未土。五之而陰陽分位,十之而陰陽各配。故精浮於土,則為五星;化行於天,則為六氣。以至五帝、五神、五德、五典、五穀、五果、五音、五色、五臭、五味,無非應乎五行者。

其相生之序,則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。其相剋之序,則水剋火,火剋金,金剋木,木克上,土剋水。是以天地之造化無窮,陰陽之運行不過也。夫生克之理,人所共知,而生中有克、克中相成之義,未易明也。

如水本生木,而水盛木漂,木盛水涸;木本生火,而木盛火遏,火盛木燼;火本生土,而火盛土熱,土盛火滅;土本生金,而土盛金埋,金盛土竭;金本生水,而金盛水澀,水盛金溺,相生反以相賊。

水性泛溢,土克之而堤防成,水始安瀾;火性炎熇,水克之而既濟見,火無猖獗;木性捲曲,金克之而棟梁興,木無樗散;金性頑鈍,火克之而鐘鼎作,金無沙礫;土性漫衍,木克之而華實盈,土無曠廢,相剋轉以相成。生克循環,機緘日闢,而其中又有互藏並育之妙焉。

如金能生水,而水亦產金;水能生木,而木中有水;木能生火,而火中有木;火能生土,而土亦生火;土能生金,而金亦兼土,是母生子,子反哺之義也。他如甘泉具於土中,陰火然於海澨。黃金成於丹砂,汞鉛煉於果實,煙焰發於鑽燧,一行各呈其材,而五行互彰其用,子母相養,祖孫一氣,己所生者生之,己所克者亦生之,克己與生己者亦無不有以生之。順其則者,五行之性情;變而化者,五行之作用也。

人之臟腑應乎五行,偶有偏勝,當復中和。苟不深察其生克相資、交互相養之理,而以水濟水,以火勝火,吾恐其毒世而禍民也已!

白話文:

[五行理論]天地若沒有陰陽,就無法創造萬物,而陰陽若無五行,其功能便不能全面展現。五行,即是陰陽的精華能量,累積而成各種形態。根據《河圖》的排序,天之一數生成水,地之六數使其完整;地之二數生成火,天之七數使其完整;天之三數生成木,地之八數使其完整;地之四數生成金,天之九數使其完整;天之五數生成土,地之十數使其完整。五行從水開始,因為萬物的誕生,都是由純淨的水作為最初的化育來源。在胚胎孵化的瞬間,可以體會這個道理。

雖然土是在最後生成,但土即是地,地具有生成五行的特性,所以土並非落後。排序既定,盛衰自然分明。「六元正紀」中提到:寒冷影響一和六,災難影響三和五宮,所有的事情都遵循這個原則。只說土為五,而不說十的原因,是因為天地的數字從一開始,到九結束,所以不提及完整的數值。以方位來說,東方屬木,南方屬火,西方屬金,北方屬水,中央屬土。以季節來說,春天屬木,夏天屬火,秋天屬金,冬天屬水,土在四季的每個月都有其影響力。

以天干來說,甲乙屬木,丙丁屬火,戊己屬土,庚辛屬金,壬癸屬水。以地支來說,寅卯屬木,巳午屬火,申酉屬金,亥子屬水,辰戌醜未屬土。五行的排列,使陰陽得以區分位置,十個天干使陰陽各自配對。因此,精華飄浮在土中,成為五星;運行於天空,則成為六氣。甚至五帝、五神、五德、五典、五穀、五果、五音、五色、五臭、五味,都是五行的反映。

其相生的順序是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,金生水。相剋的順序則是,水剋火,火剋金,金剋木,木剋土,土剋水。因此,天地的變化無窮,陰陽的運行規律不變。相生相剋的道理,大家都知道,但在相生中有相剋,在相剋中又相互成就的意義,並不容易理解。

例如,水原本滋養木,但過多的水會使木漂浮,過多的木又會消耗水;木原本滋養火,但過多的木會抑制火,過多的火會燒盡木;火原本滋養土,但過多的火會使土過熱,過多的土又會熄滅火;土原本滋養金,但過多的土會掩埋金,過多的金又會耗盡土;金原本滋養水,但過多的金會阻礙水,過多的水又會淹沒金,原本的滋養反而成為了破壞。

水的特性是泛濫,土剋制它,建起堤防,水才能平靜;火的特性是熾烈,水剋制它,使火得到控制,火不會肆虐;木的特性是彎曲,金剋制它,使木成為有用的建材,木不會散亂;金的特性是堅硬,火剋制它,使金成為有用的器皿,金不會混雜;土的特性是廣泛,木剋制它,使土長出茂盛的植物,土不會荒蕪,相剋反而促成了相生。生剋循環,機制日新,其中還包含了相互包容和共同成長的奧妙。

例如,金能生水,而水中也能產出金;水能生木,而木中也含有水;木能生火,而火中也有木;火能生土,而土也能生火;土能生金,而金也包含著土,這就是母生子,子又回報母的意義。再如,甘甜的泉水來自土中,陰火燃燒在海岸邊。黃金由硃砂煉成,水銀鉛由果實提煉,煙火由鑽石摩擦產生,五行各自呈現其特性,而五行之間又相互彰顯其作用,母子相養,祖孫同氣,自己所生的會生出自己,自己所剋的也會生出自己,剋制自己和生出自己的也都會以某種方式生出自己。遵循規則的,是五行的本性;變化和轉化的,是五行的功能。

人的臟腑與五行相應,如果某一臟腑過度強大,應該恢復平衡。如果不深入瞭解相生相剋、相互滋養的道理,只是用水去增加水,用火去增加火,恐怕會對社會造成危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