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易通說》~ 上卷 (19)

回本書目錄

上卷 (19)

1. 地支

黃河以南,歲獲兩次,麥、蕎、蠶豆、芥菜、罌粟皆以十月種,至次年巳月收,為上季。巳雖夏月,儼然秋金告成之候,是為巳申合金之驗。金下生水,辰酉之附於巳申者,當合化為水。舊說辰酉合金,然酉是已定之金位,非化氣也;辰月更無金氣可驗。余按:辰屬三月,酉屬八月。

古人以清明改水,八月觀潮,足見辰酉二月,盛德在水。故詩曰:寒食清明都過了,石泉槐火一時新,春水浪高三月渡,皆言辰月水旺;酉月值參星,秋汐尤多,故當改作辰酉合水。由天生金,由金生水,此三者乃自上而生下者也。天居於上,地居於下,水火二氣交於兩大之中。

蓋先天八卦,水火居中,此六合化氣亦以水火居中。乾坤之功用寄於坎離,萬物之化生不外水火。今人以午為天頂,然天極熱時必在未月。蓋天頂與地心正對之時乃極熱,必五六月午未之交,恰與子醜合地處,兩相正對,天乃極熱,是天體偏未故也。丑月極寒,是地體偏醜故也。

上天下地,即是天五與地十正對。午未屬天,五亦可配陽土,《月令》名為中央土,主於生長萬物;子醜屬地,十亦可配陰土《月令》所謂土返其宅,主於終成萬物。以午未配《洛書》之天五,而土寄旺於此間,所以下能生金也。以子醜配《洛書》之地十,而土寄旺於此間,所以土能生木也。

此說古本所無,然考之天象,合於《洛書》,於義尚通。

問曰:以午未合配天五,以子醜合配地十,與前所言《洛書》中央之位,殊有不合?答曰:此不過縱橫之別耳。譬有一瓜,縱剖之為十二分,則以瓜心為中;若橫截則以瓜蒂為中也。具圖如下:

六合之理,可配先天八卦。午未在上,配先天乾卦,天位於上也。醜子在下,配先天坤卦,地位於下也。卯戌配離火,然以卯為主,先天之離在正東也。辰酉配坎水,然以酉為址,先天之坎在正西也。金附於天而生水,配先天之兌巽二卦;木附於地而生火,配先天之艮震二卦。

然木之根在亥,而實成寅,故論木當以寅為主。金之根在巳,而實成於申,故論金當以申為主。金木異其位,水火交於中。人在氣交之中,皆秉水火之氣而生,故道家煉長生,不過坎離交媾而已耳。

再按:星辰之運,始則見於辰,終則伏於戌。自辰至戌,正於午而中於未。故《堯典》言:日永星火,以正仲夏。是以午為正也。《月令》於季夏未月乃曰:昏火中;《左傳》曰:火星中而寒暑退;《詩》曰:定之方中;亦皆以未為中。蓋以天干之緯道言,則辰巳間為黃道之中;以地支之經度言,則午未相會之處為天頂之中。

經度起於南北極,午未合處南極也,子醜合處北極也。

地支三合,仍配《洛書》四方,故皆以四正為主,而四隅之支,只從四正以立局。木生於亥,壯於卯,死於未,故亥卯未會木局。火生於寅,壯於午,死於戌,故寅午戌會火局。金生於巳,壯於酉,死於醜,故巳酉醜會金局。水生於申,壯於子,死於辰,故申子辰會水局。

白話文:

地支

黃河以南,一年收穫兩季。小麥、蕎麥、蠶豆、芥菜、罌粟都在十月播種,到次年巳月收穫,這是上季。雖然巳月是夏季,卻像是秋天收穫的景象,驗證了巳申合金的說法。金生水,辰酉與巳申相合,應該化為水。舊說辰酉合金,但酉是既定的金位,並非化氣;辰月也沒有金氣可驗證。我認為:辰屬三月,酉屬八月。

古人以清明時節改用水,八月觀潮,足以說明辰酉兩月,水氣旺盛。所以有詩說:「寒食清明都過了,石泉槐火一時新,春水浪高三月渡」,都說明辰月水旺;酉月值參星,秋潮更多,所以應該改為辰酉合水。由天而生金,由金而生水,這三者都是由上而下生成的。天在上,地在下,水火二氣交匯於天地之間。

先天八卦中,水火居於中央,這六合化氣也以水火居中。乾坤的效用寄託於坎離,萬物的化生都離不開水火。現代人認為午為天頂,但天最熱的時候應該在未月。因為天頂與地心相對的時候最熱,必定是五六月午未交接之時,恰好與子醜合地相對,此時天最熱,所以天體偏向未。醜月最寒冷,所以地體偏向醜。

天上地下,就是天五與地十相對。午未屬天,五也可配陽土,《月令》稱之為中央土,主宰萬物生長;子醜屬地,十也可配陰土,《月令》稱為土返其宅,主宰萬物成熟。以午未配《洛書》的天五,土氣在此旺盛,所以能生金。以子醜配《洛書》的地十,土氣在此旺盛,所以土能生木。

這種說法古書上沒有,但根據天象推測,符合《洛書》,其道理也講得通。

有人問:以午未合配天五,以子醜合配地十,與前面說的《洛書》中央的位置,似乎有不符之處?我回答說:這只是縱橫方向的不同而已。比如一個瓜,縱向剖開成十二份,則以瓜心為中;如果橫向切開,則以瓜蒂為中。圖示如下:(此處省略圖示)

六合的道理,可以與先天八卦相對應。午未在上,配先天乾卦,天位在上。醜子在下,配先天坤卦,地位在下。卯戌配離火,但以卯為主,先天之離在正東。辰酉配坎水,但以酉為主,先天之坎在正西。金附於天而生水,配先天之兌巽二卦;木附於地而生火,配先天之艮震二卦。

但是,木的根在亥,而真正成熟在寅,所以論木應該以寅為主。金的根在巳,而真正成熟在申,所以論金應該以申為主。金木位置不同,水火交匯於中央。人處於水火交匯之中,都秉承水火之氣而生,所以道家追求長生,不過是坎離交媾而已。

再分析:星辰的運行,開始於辰,結束於戌。從辰到戌,正午在午,而中心在未。《堯典》說:「日永星火,以正仲夏」,所以以午為正。《月令》在季夏未月說:「昏火中」;《左傳》說:「火星中而寒暑退」;《詩經》說:「定之方中」,也都以未為中心。從天干的黃道來說,辰巳之間是黃道中心;從地支的經度來說,午未交匯之處是天頂中心。

經度從南北極開始,午未交匯處是南極,子醜交匯處是北極。

地支三合,仍然與《洛書》四方相對應,所以都以四正為主,而四隅的地支,只是從四正來確定方位。木生於亥,壯於卯,死於未,所以亥卯未為木局。火生於寅,壯於午,死於戌,所以寅午戌為火局。金生於巳,壯於酉,死於醜,所以巳酉醜為金局。水生於申,壯於子,死於辰,所以申子辰為水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