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易通說》~ 上卷 (12)
上卷 (12)
1. 天干
黑如烏羽者生,如炲者死。推之藥物,青入肝,白入肺,黃入脾,赤入心,黑入腎。無不準此。
問曰:人秉五行五色而生,故中國、俄國人皆黃種,呵非利加人皆黑種,歐洲人皆白種,美國人皆赤種。五大洲人只有四種,獨無有青種,其故何也?答曰:人為裸蟲之長,秉土氣而生者也。土畏木克,青色屬木,故不能生人。且青方並無片土,全是海水,是大地之土已不能布於青方。人之託土而生者,安得有青種哉。故凡人面色青,皆主有病。
問曰:天有十二辰,十二年一周天。又有十干,十年一周天。天干與地支不能整齊,從甲子年起,必行至六十年乃復為甲子。凡此不齊之數,何故使然?答曰:十二辰是從南北極剖分為十二,每一辰分為三十度,子、午、卯、酉多一度,其三百六十四度外,有零餘又四分之,故曰四分度之一,總其十二辰,合為三百六十四度零,此大圜之位,天之經度也。歲星每年行盡一辰,必十二年乃行盡十二辰。
若乎十干,則本於五緯度。緯度與經度寬窄不同。蓋辰謂無星處,出於恆星之外,極天之大圓而無止境皆是。此十二位,乃正圓之體分為十二,是為經度。若乎緯道,是七政循行之路道,斜跨天腰,東西環繞,而成橢圓之形,修削而狹,較經度窄。故太歲之經度在子,須十二年乃復於子位。
太歲之緯度在甲,只須十年而已復於甲位。經度正圓而闊,緯度橢圓而狹,不能整齊,以次遞差,必六十年,然後歲星乃復於甲子。六十年而立春之日同,一百八十年而立春之時刻同,五百四十年而立春之分秒同,推曆法者,名為一元。天干地支之巧合,真能寫天地象數,使氣化纖毫畢見。
西人以耶穌降生之日紀歲,以禮拜之日紀候,不用支幹,有象數,無氣化。在西人自用其法,未嘗不可,奈何中國人不考氣化之實,亦欲黜古人而專信西法,不亦悖乎。且西法言天體不動,地球繞日而成晝夜。又云:地軸常指天中之一點。謹按:西人所謂天中之一點,即中國所謂北極也。
果如西人之說,地球繞日,則上下懸殊,安能常指天中之一點乎。吾邑呂竹如,精中西天算,著有《談天正議》,辨此甚詳。蓋地未嘗不轉,然則如輪自轉而不能繞日。西人謂地之南北有軸頭如錐。夫既有軸頭以為機紐,則有定所,不能繞日上下也。日月五星,西人既以為行星,何以獨言日不動,且日之纏度,每日一移,安得謂日獨不動。
西人既言天中一點不動不應,又言日不動,甚矣。中國聖人早有定論曰: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眾星拱之,以知眾星皆動,惟北辰不動。據北辰分十二位,以推步五緯,天地之象可見矣。
問曰:西人不用天干,以零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立算,並無差也。今必堅信天干,以為有關氣化,究何驗乎?答曰:以十干配氣運,合臟腑,診治百病,無一不驗,理詳《內經》,未易枚舉。然就人身之氣化驗支幹,其理尚微,不如舉無知之物以驗之,則氣化顯然。燕不識字,而知避戊己,非避其名,避其氣也。
白話文:
天干
古人認為天地間存在著五行(金木水火土)和五色(青白黃赤黑)的運行規律,這些規律不僅影響著自然界,也影響著人體的健康。青色入肝,白色入肺,黃色入脾,赤色入心,黑色入腎,這是中醫藥物配伍的基本原則。
有人提出疑問:世界各地的人種膚色不同,黃種人、黑種人、白種人都有,唯獨沒有青種人,這是為什麼?這是因為人體受地氣的影響而生,而土克木,青色屬木,所以不能生人。此外,地球上廣闊的海洋佔據了大部分面積,土地難以遍佈,因此也不會有青種人。人體面色青白,通常表示有病。
又有人問:天干地支為什麼不能完全契合?天干十年一循環,地支十二年一循環,必須經過六十年才能回到甲子年。這是因為:地支(十二辰)是根據天球經度劃分的,一年繞行三百六十四又四分之一度,所以十二年才能繞完一圈。而天干則基於五星的緯度,緯度和經度不同,緯度較窄,因此十年就能回到原位。由於經度和緯度寬窄不同,所以必須經過六十年,歲星才會回到甲子位。六十年為一周期,一百八十年立春日期相同,五百四十年立春的時刻相同,這在曆法中稱為一個「元」。天干地支的巧妙組合,準確地反映了天地間的運行規律。
西方人用耶穌降生之年紀年,用禮拜日紀日,不用天干地支,雖然也有其運算方法,但缺乏對氣化變化的考量。中國人不應該輕易拋棄老祖宗的智慧,而盲目跟從西方的曆法。西方人認為地球繞太陽運轉,地軸始終指向一個點(北極星)。但如果地球繞太陽運轉,地軸如何始終指向一個點呢?事實上,地球自轉,但並非繞太陽旋轉。西方人認為地球有地軸,地軸的存在使地球不會上下顛倒,但如果地軸存在,又如何能繞太陽運轉呢?他們既認為日月五星是行星,為何又說太陽不動呢?太陽每天都在移動,怎麼能說它不動呢?西方人的說法自相矛盾。中國古人早已指出,北極星如同眾星之王,眾星圍繞它運轉,而它卻不動。我們可以根據北極星的位置推算星辰的運行,了解天地運行規律。
有人問,西方人不用天干,用阿拉伯數字計算,也沒有什麼問題。為什麼要堅持使用天干,並認為它與氣化有關呢?這是因為天干與人體氣運、臟腑經絡關係密切,應用於中醫診治,療效顯著。這在《內經》中已有詳細記載。即便只從人體氣化來驗證天干地支,其道理也比較微妙,不如用無知覺的動物來驗證,效果更明顯。燕子不識字,卻知道躲避戊己(戊己日),牠們並不是避開字面上的名稱,而是避開戊己日所代表的氣候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