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易通說》~ 上卷 (13)
上卷 (13)
1. 天干
蝙蝠遇庚申則伏而不出,亦伏其氣也。足見支幹確有其氣之可驗,非徒紀數而已。西人曆法不用甲乙,而只用一二三四,何如十干紀日,為能氣數兩全也。
問曰:天干既分為十,何以又有五合?答曰:即《洛書》五位相得而各有合也。以《洛書》之數言之,一為甲,六為己,一六共宗,故甲與己合。二為乙,七為庚,二七同道,故乙與庚合。三為丙,八為辛,三八為朋,故丙與辛合。四為丁,九為壬,四九為友,故丁與壬合。
五為戊,十為癸,五十相守,故戊與癸合。然此相合者,皆只以數論也。若夫隨天之運以司化育,則因五合而成五運。《內經·五運行大論》曰:丹天之氣,經於牛女戊分。黅天之氣,經於心尾己分。蒼天之氣,經於危室柳鬼。素天之氣,經於亢氐昴畢。元天之氣,經於張翼婁胃。
所謂戊己分者,奎壁角軫,則天地之門戶也。王冰注引《遁甲》,天門在戌亥之間,奎壁之分,地戶在辰巳之間,角軫之分,故五運皆起於角軫。甲己之歲戊己,黅天之氣經於角軫,角屬辰,軫屬巳,其歲月建得戊辰、己巳,干皆土,故為土運。乙庚之歲庚辛,素天之氣經於角軫,其歲得庚辰、辛巳,干皆金,故為金運。
丙辛之歲壬癸,元天之氣經於角軫,其歲得壬辰、癸巳,干皆水,故為水運。丁壬之歲甲乙,蒼天之氣經於角軫,其歲得甲辰、乙巳,干皆木,故為木運。戊癸之歲丙丁,丹天之氣經於角軫,其歲得丙辰、丁巳,干皆火,故為火運。星家有逢辰則化之說,亦出於此。蓋十干各有本氣,是為五行。
若乎五合所合化者,是為五運,言其天之五緯轉臨於辰巳者,看是何緯道,謂之登天門,主一年之運也。氣與運常司天地之門戶。戊己在角軫,則甲乙在奎壁,甲、己歲必甲戌、乙亥也,故《素問》曰:土運之下,風氣承之。庚辛在角軫,則生丙丁在奎壁,乙、庚歲必丙戌、丁亥也,故《素問》曰:金位之下,火氣承之。
壬癸在角軫,則戊己在奎壁,丙、辛歲必戊戌、己亥也,故《素問》曰:水位之下,土氣承之。甲乙在角軫,則庚辛在奎壁,丁、壬歲必庚戌、辛亥也,故《素問》曰:風氣之下,金氣承之。丙丁在角軫,則壬癸在奎壁,戊癸歲必壬戌、癸亥也,故《素問》曰:火位之下,水氣承之。亢則害,承乃制,相反所以為功也。
再按:王冰以戌為天門,辰為地戶,非也。辰為陽,戌為陰,天至辰方而升至極高,則當以辰為天門。天至戌方則日入地,又凡戌月以後,天體降下,低入於地。地體至戌月乃漸高起,是戌當為地戶。六壬書以亥為天門,巳為地戶,皆顛倒矣。今改定辰為天門,戌為地戶。
謹將五緯具圖如下(圖缺)。
白話文:
蝙蝠遇到庚申日就會躲起來不出,這也是它氣息潛伏的表現。這足以證明天干地支確實有其可以驗證的氣息,而非僅僅是記錄數字而已。西方曆法不用甲乙丙丁等天干,而只用一二三四等數字,哪有像十干紀日這樣,既能記錄數字又能體現氣息呢?
有人問:天干既然分為十個,為什麼又會有五行相合?答案是:《洛書》中五個方位互相感應,各有其相合的關係。根據《洛書》的數字來說,一代表甲,六代表己,一與六同宗,所以甲與己相合。二代表乙,七代表庚,二與七同道,所以乙與庚相合。三代表丙,八代表辛,三與八為朋,所以丙與辛相合。四代表丁,九代表壬,四與九為友,所以丁與壬相合。五代表戊,十代表癸,五與十相守,所以戊與癸相合。然而這些相合,都是單純從數字角度而言的。
如果說到順應天運來主宰化育,那就是通過五行相合而產生五運。《內經·五運行大論》說:丹天之氣,經過牛女戊分。黅天之氣,經過心尾己分。蒼天之氣,經過危室柳鬼。素天之氣,經過亢氐昴畢。元天之氣,經過張翼婁胃。
所謂的戊己分,就是奎壁角軫,是天地之門戶。王冰注釋引用《遁甲》說法,天門在戌亥之間,奎壁之分,地戶在辰巳之間,角軫之分,所以五運都起始於角軫。甲己之年的戊己之時,黅天之氣經過角軫,這一年歲建為戊辰、己巳,天干都是土,所以是土運。乙庚之年的庚辛之時,素天之氣經過角軫,這一年歲建為庚辰、辛巳,天干都是金,所以是金運。丙辛之年的壬癸之時,元天之氣經過角軫,這一年歲建為壬辰、癸巳,天干都是水,所以是水運。丁壬之年的甲乙之時,蒼天之氣經過角軫,這一年歲建為甲辰、乙巳,天干都是木,所以是木運。戊癸之年的丙丁之時,丹天之氣經過角軫,這一年歲建為丙辰、丁巳,天干都是火,所以是火運。星象家有逢辰則化之說,也是由此而來。總而言之,十干各有其本氣,這便是五行。
至於五行相合所化生的,就是五運,指的是天上的五星運行到辰巳之位,觀察是哪一顆星,稱之為登天門,主宰一年的運勢。氣與運常主宰天地之門戶。戊己在角軫,則甲乙在奎壁,甲己之年必然是甲戌、乙亥。因此《素問》說:土運之後,風氣繼之。庚辛在角軫,則丙丁在奎壁,乙庚之年必然是丙戌、丁亥。因此《素問》說:金位之後,火氣繼之。壬癸在角軫,則戊己在奎壁,丙辛之年必然是戊戌、己亥。因此《素問》說:水位之後,土氣繼之。甲乙在角軫,則庚辛在奎壁,丁壬之年必然是庚戌、辛亥。因此《素問》說:風氣之後,金氣繼之。丙丁在角軫,則壬癸在奎壁,戊癸之年必然是壬戌、癸亥。因此《素問》說:火位之後,水氣繼之。亢則害,承則制,相反相成的作用才能產生功效。
再次說明:王冰認為戌為天門,辰為地戶,這是錯誤的。辰為陽,戌為陰,天體運行到辰位時才開始上升到最高點,所以應該以辰為天門。天體運行到戌位時,太陽下山,而且戌月之後,天體下降,降低到地平線以下。地體在戌月才逐漸升起,所以戌應該為地戶。《六壬》書認為亥為天門,巳為地戶,也都顛倒了。現在我重新確定,辰為天門,戌為地戶。
謹將五緯圖示如下(圖略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