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·中神琴溪撰,小野遜編

《生生堂治驗》~ 卷上 (4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上 (4)

1. 卷上

【瘀血發瘡】一婦人。年三十。久患頭瘡。臭癑滴滴。流而不止。或發黏結不可梳。醫因以為黴毒。攻之不愈。痛癢無止。請之先生。其脈弦細小。腹急痛引腰腿。曰瘀血也。投桂枝茯苓丸。加大黃湯。兼以坐藥。不出月全瘥。後一夜腹痛二三陣。大下畜血云。

【翳膜遮睛】一婦人。年四十。頭痛項背強。兩眼翳膜遮障積年。以茶調散六分。乃快吐。後桃花湯取瀉。不日愈。

【便血】一男子。腰痛。每大便下血者合余。面色鮮明。立則昏眩。先生處桂枝茯苓白朮甘草加五靈脂湯頓愈。

【咳嗽遺溺】一婦人。行年三十餘。每咳嗽。輒小便涓滴汙下裳者。數回醫。或為下部虛。或為畜血。萬盤術要。百數日。先生切按之。其腹微滿。心下急。按之則痛。牽兩乳及咽。而至咳不禁。與之十棗湯。每夜五分。五六日差。

【痧毒發瘡】柳馬場綾小路南近江屋三郎兵衛父。年七旬余。人中發疔。疔頭紫黑。四邊泡興。唯覺癢而已。總身煩熱。口苦咽乾。其子來請曰。吾聞疔瘡之為毒也猛劇。少壯之人。尚且可懼。況家翁春秋高。氣力甚衰。唯恐其不堪。先生乃診之。脈遲。曰。郭志邃所謂脈證相反者痧也。

翁之所患。亦痧而非疔也。今毒所釀。雖才在於寸步間。不速治之以砭石。則毒必陷攻其內。竟至以蔓衍。即殪不旋踵。窘迫如此。老少強弱何別焉。然則安危之機。在今日所任。唯砭石而已矣。他奇方毒藥。非所能及。譬之猶蛅蟴之生於園也。其始生才在一枝一葉。速折其枝。

剪其葉。則其災一朝可除。不然則詵詵蕃息至舉園死之。三郎兵衛大悅。托治先生。乃以鈹針十字截之。入二步而深血迸食。頃氣宇爽然。翌亦刺血滴二合。三四日腫減。諸症盡退。又建仁寺街四條南道具屋仁兵衛。行年四十有二。兩眉間生一瘡。有奇癢。往來寒熱。其他食飲無所異。

眾醫皆以為疔。先生脈之短澀。而參伍亂列。曰是痧也。可速割去毒血矣。因引前老人之病以證之。其人不可。明日復往喻之。猶有憚色。為言曰。然則先試延他醫診視之。一醫視之曰。形色不變。聲音如常。非危證也。乃帖膏藥於瘡上。於是愈不信先生。而其夜遽走人來叩門而請曰。

果如先生之言。今病者通面渾然焮腫。呼吸塞迫。呻吟之聲達四鄰。眾醫皆辭去。唯仰先生辱臨耳。辭曰。毒既熾矣。余往亦莫奈之何。使人復至。不得已。注見之。脈絕四肢厥。鼻內腐爛膿血如湧。呼吸之氣甚臭。曰不可濟。竟不投藥而歸。訃尋至。

【黴毒喉痛】一男子。咽喉腫痛。一醫刮之出血而疾頓已。日後尋復發。其腫痛倍於前。飲食不下。死在旦夕。先生乃窺其咽中赤如燃。而舌白苔。曰向陰莖發一瘡。不待藥自愈。先生曰黴也。與章門丸一錢服之。經二日。其人自來謝曰。服已畢。而腹痛暴至。瀉下數十行以達曉。

白話文:

[卷上]

瘀血發瘡: 一位三十歲婦人,久患頭皮瘡,臭膿不斷流出,有時黏結梳理不動。曾看過醫生,被診斷為梅毒,治療無效,疼痛難忍,奇癢無比。後來求助先生,脈象弦細微弱,腹部劇痛牽連腰腿,診斷為瘀血。先生遂用桂枝茯苓丸,加服大黃湯,並配合坐藥治療。不到一個月便痊癒。後來一夜腹痛數次,排出大量瘀血。

翳膜遮睛: 一位四十歲婦人,頭痛,頸項僵硬,雙眼多年來被翳膜遮擋。先生先用茶水調和散劑使其嘔吐,然後再用桃花湯瀉下,不久便痊癒。

便血: 一位男子,腰痛,每次大便都出血,面色紅潤,站立則頭昏眼花。先生用桂枝茯苓白朮甘草湯加五靈脂,一次服用即痊癒。

咳嗽遺溺: 一位三十多歲婦人,每次咳嗽就會尿失禁,弄濕衣裳。曾看過多次醫生,有的說是下焦虛弱,有的說是瘀血,治療數月無效。先生診脈後發現其腹部微脹,心窩處按壓疼痛,牽連兩乳和咽喉,導致咳嗽不止。先生給她服用十棗湯,每次五分,五六天後病情好轉。

痧毒發瘡: 柳馬場綾小路南近江屋三郎兵衛的父親,七十多歲,人中長疔瘡,瘡頭紫黑,周圍起泡,只感覺癢,全身發熱,口苦咽乾。其子求助先生,說擔心父親年事已高,身體虛弱,難以承受疔瘡之毒。先生診脈遲緩,認為這是脈證相反的痧症,而非疔瘡。他指出,雖然毒在寸步之間,但若不迅速用砭石治療,毒邪就會內侵蔓延,很快就會危及生命。無論老少強弱,情況都一樣,生死攸關,必須立即用砭石治療。其他奇方妙藥都無效。他比喻說,如同蛅蟴生於園中,初期只在一枝一葉,迅速將枝葉剪除,災禍即可消除,否則就會蔓延整個園子。三郎兵衛非常高興,請先生治療。先生用鈹針十字交叉劃開瘡口,深入兩寸,排出大量黑血,病人立刻感覺舒暢。第二天又放血兩合,三四天腫痛消退,諸症痊癒。 又有一位建仁寺街四條南道具屋仁兵衛,四十二歲,兩眉間長瘡,奇癢難忍,寒熱往來,其他飲食如常。眾醫生都認為是疔瘡,但先生診其脈短澀紊亂,認為是痧症,應迅速割去毒血。他以先前老人的病症為例說明。但病人猶豫,第二天又去勸說,病人仍有所顧慮,便建議他先去請其他醫生診治。另一位醫生診治後認為病情不嚴重,只貼了膏藥。病人更不相信先生,但當晚病情急轉直下,腫脹遍及全臉,呼吸困難,呻吟聲傳遍鄰里,眾醫生都拒絕治療,只得再次請先生診治。但此時病人脈象已絕,四肢厥冷,鼻內腐爛,膿血湧出,呼吸氣息惡臭,先生認為已無可救治,沒有用藥便離開。不久病人便去世。

黴毒喉痛: 一位男子,咽喉腫痛,曾有醫生刮破出血,病情暫時好轉,但後來復發,腫痛加劇,飲食不下,命在旦夕。先生查看其咽喉紅腫如火,舌苔潔白,得知他曾患陰莖瘡,不治自愈。先生診斷為梅毒,給他服用章門丸一錢。兩天後,病人前來道謝,說服藥後腹痛劇烈,瀉下數十次才停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