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生生堂治驗》~ 卷上 (9)
卷上 (9)
1. 卷上
【蹶僕損傷】寬政戊午秋。大佛寺災。其材鉅麗嶔詭。一朝忽為灰燼。於是都下觀者接踵。醒井街丹馬屋喜兵衛者。年已七十餘。亦往睹之。路有一大樹。蜂房系焉。兒輩戲以竿挑之。翁不知之。暫息其下。怒蜂群聚。欲爭螫。囂囂乎耳邊。翁駭欲走。傴僂盤旋轉蹶遂僕。腰腿撲膝䯊傷。
足不能立。惋然唯吊天。路人扶之。徐得歸家。其夜渾身煩疼。腰痛殊劇烈。喊聲聞四鄰。遽請先生診之。脈遲身熱如燒。痰喘哮哮。舌黃苔。穀食不下。唯欲冷水。即與大承氣湯。欲兼飲麻甘湯。預諭其瞑眩。皆恐不敢。先生曰。然則此疾不可極。辭去。居三日。病勢彌篤。
復來謝前過。乞再診。先生辭。於是親戚交懇請不止。因與前方。兼麻甘湯一貼。(重三錢),不省人事者。亥至辰。翌日往診之。脈徐和。痛楚減半。其夜亦與前方暝眩如初。凡與大承氣湯者。三十貼。钁鑠不異舊。
【哮喘】某兒初生五十許日。一夜卒哮喘攻咽。直視厥冷。舉家大駭。招醫見之。醫脈之曰。此為寒所傷也。於是裹定諸乎爐旁。而所施桂麻炙火。而病勢益加焉。因請先生往診之。脈應矣。腹亦不異常曰。無毒也。裹定之厚。與藥劑。惟毒而已矣。遽去爐脫衣被。臥之涼處。俄頃熱退喘治。啼呼如常。
【鼾聲驚人】一婦人來見先生謂曰。妾二三年來。每寢鼾響孔噲大驚人。妾甚愧之。因切心中及臍上硬急。以三聖散上湧乃已。
【熱結膀胱】一男子。年三十餘。遇冤下獄。首不受櫛者久矣。會遇赦而出。體羸骨立。不勝衣帶。忉然閉戶。不接人者有日焉。遂傷寒戰寒。一伏時。四肢微冷。而如獨與鬼言者狀。先生診之。小腹急結。小便頻數。曰熱結膀胱也。與桃核承氣湯六貼。其夜大劓。而後又下血數合。而諸證罷。向所慷慨亦脫然如忘。
【下疳瘡毒】一男歲二十。患下疳瘡。其毒遂上攻左耳。聵聾。咽喉腐爛。喉外自發瘡。嗣後咽中腫痛。米粒不能下。久矣。唯待死耳。先生省之。且使門弟子診之謂曰。二三子以何等之方治之。皆曰七寶丸。若龍門丸。先生笑曰。不。爾等既泥於我規則焉。正以殺人而已。
古諺曰。欲投鼠而忌器。斯人也。而有斯病。猶鼠之近器。豈可不追。然而糧道已絕。胃氣憊者久矣。二三子之言。雖當乎損其器。亦如之何。先與半夏苦酒湯。銜而飲之。明日使人來曰。咽痛如忘。腫亦隨消。居旬余其腹頗當毒矣。因與桃仁解毒湯。行熏法。後以龍門丸下之。
一二月耳亦有聞。
【痘】石屋武兵衛之侄。年二十八。發熱。惡寒。頭強。項痛。脈浮緊。胸腹悸動。心下急結。面色焰焰。先生視之曰。痘也。即與浮萍湯。並服燕支丸。百餘粒。其夜峻瀉數行。至翌則痘亂點於總身。及至成漿。最稠密。凡卅許日落痂。其間無他變。
白話文:
[卷上]
蹶僕損傷
寬政戊午年秋天,大佛寺發生火災。寺廟建築宏偉壯麗,卻在一夜之間化為灰燼。於是京城裡觀看的人絡繹不絕。醒井街丹馬屋喜兵衛,年已七十多歲,也去觀看。路上有一棵大樹,樹上掛著蜂窩。小孩子用竿子去挑逗蜂窩,老人沒注意到,就在樹下休息。結果惹怒了蜂群,蜂群嗡嗡作響,想要蜇人。老人受驚嚇想要逃跑,彎腰駝背地轉身跌倒,腰腿膝蓋都受了傷。
腳不能站立,只能惋惜地嘆息。路人扶着他,慢慢地回家。當天晚上全身疼痛難忍,腰痛尤其劇烈,喊叫聲傳遍鄰里。於是急忙請醫生診治。脈象遲緩,身體發熱像燒一樣,痰喘氣粗,舌頭發黃,苔厚膩,吃不下飯,只想喝冷水。醫生就給他開了大承氣湯,想讓他同時服用麻甘湯,並預先告知他會有瞑眩反應,但他都害怕不敢服用。醫生說:這樣的話,這病就治不好,於是告辭離開。過了三天,病情更加嚴重。
病人再次登門道歉,請求再次診治,醫生推辭。於是親戚朋友苦苦懇求不停,醫生才又給他開了之前的藥方,並加了一帖麻甘湯(重三錢)。病人服用後昏迷不醒,從晚上亥時到第二天辰時。第二天醫生去診治,脈象平和,疼痛減輕了一半。當天晚上也服用之前的藥方,瞑眩反應和以前一樣。一共服用大承氣湯三十帖,病情才完全康復。
哮喘
某人家裡一個孩子出生五十多天,一夜之間突然哮喘發作,臉色發紫發冷,全家人都非常害怕。請來醫生診治,醫生診脈後說,這是寒邪入侵引起的。於是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地放在爐子旁,用桂枝、麻黃炙烤取暖,但病情卻越來越嚴重。於是又請先生診治,先生診脈後,腹部也沒有異常,說沒有中毒。認為裹得太厚,用藥不對,反而有害。於是馬上讓孩子離開爐子,脫掉衣被,放在涼爽的地方。一會兒工夫,發熱退了,喘息也停止了,孩子像平常一樣哭鬧。
鼾聲驚人
一位婦女來見先生,說道:我這兩三年來,每次睡覺打鼾聲音很大,很嚇人,我非常羞愧。同時感到心中和肚臍上方硬結脹痛。醫生用三聖散治療後,症狀才消失。
熱結膀胱
一位男子,三十多歲,因冤枉入獄,頭髮很久沒有梳理。後來遇到赦免出獄,身體消瘦,骨瘦如柴,連腰帶都繫不住。他鬱鬱寡歡,閉門不出,與世隔絕好幾天。結果得了傷寒,發冷,四肢微涼,神情恍惚,像是在跟鬼說話一樣。先生診治後,發現他小腹硬結,小便頻數,說是膀胱熱結。於是給他開了桃核承氣湯六帖。當天晚上大便排出很多,然後又排出一些血,症狀都消失了,之前鬱結的心情也煙消雲散,忘記了。
下疳瘡毒
一位二十歲的男子患了下疳瘡,毒氣上攻左耳,導致耳聾,咽喉潰爛,喉嚨外面也長了瘡。後來咽喉腫痛,連米粒都咽不下去,已經很久了,只能等死了。先生查看後,讓他的門徒診治,問道:你們用什麼方法治療?他們都說用七寶丸或龍門丸。先生笑了,說:不行,你們只懂我教的那些方法,這樣治法只會害死人。
古話說:想打老鼠卻怕壞了器物。這個病人,就像老鼠靠近器物一樣,難道不能追趕?然而,他的脾胃功能已經很虛弱了,你們的方法雖然能治病,但會傷及元氣。我先給他用半夏苦酒湯,慢慢地服用。第二天,病人來說,咽喉痛已經消失了,腫脹也消退了。過了十幾天,肚子裡似乎還有毒氣,於是給他服用桃仁解毒湯,並採用熏法治療,然後再用龍門丸治療。
一個月後,耳朵也聽得見了。
痘
石屋武兵衛的侄子,二十八歲,發熱,惡寒,頭痛,頸項疼痛,脈象浮緊,胸腹悸動,心下硬結,面色紅赤。先生診斷為出痘,立即給他服用浮萍湯,並服用燕支丸一百多粒。當天晚上大瀉數次,第二天身上就出現了痘疹。等到痘疹成熟化膿,最密集的地方,大約三十多天結痂。期間沒有其他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