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粹精言》~ 卷一 (6)

回本書目錄

卷一 (6)

1. 李士材治血

近得《古今圖書集成》,於「藝術典·醫部匯考」一門遍讀之,中有載李中粹語一條云:「予於諸血症之始,率以桃仁大黃行血破瘀之劑,折其銳氣而後區別治之。雖獲中病,然猶不得其所以然也。後遇四明(今浙江郭縣)蘇伊舉論諸家之術,伊舉曰『吾鄉有善醫者,每治失血蓄妄,必先以快藥下之』。

白話文:

近期我讀到了《古今圖書集成》,仔細瀏覽了其中的「藝術典·醫部匯考」一門,當中包含李中粹所說的一段話:「我在治療各種血癥之初,通常會使用桃仁、大黃等活血化瘀的藥劑,削弱其銳氣,然後再針對不同情況進行治療。儘管這能治癒疾病,但仍然無法明白其根本原因。後來我遇到了四明(今浙江郭縣)的蘇伊,他批評了諸家的醫術,蘇伊說道:『我故鄉有一位醫術高明的醫師,每當治療失血蓄瘀的疾病時,必定先用瀉下之藥。』」

或問失血復下,虛何以當?則曰『血既妄行,迷失故道,若不去蓄利瘀,則以妄為常,易以御之,且去者自去,生者自生,何虛之有』。予聞之,愕然曰名言也。昔者之疑,今釋然矣。」觀此一條於血症一門,當知所變通也。俗醫不明此理,一見失血,不問虛實,便用止澀,以致當去之瘀血不去,淤塞於內,即變生諸弱症,可不畏哉。

白話文:

有人問:失血後又出現下血,虛弱之人怎麼承受得住?

回答說:「血已經亂流,迷失了自己的道路,如果不把積存的淤血去除,那麼異常就會變成常態,很容易控制,而且流失的會自動流失,新生的會自動再生,哪有什麼虛弱?」

我聽了這番話,驚訝地說:「真是名言啊。以前我的疑惑,現在豁然開朗了。」

看這條關於血癥的論述,就知道要靈活變通。庸醫不明白這個道理,一看到失血,不分虛實,就用止血藥,導致應該去除的淤血沒有去除,在裡面淤積,就會轉變成各種虛弱的症狀,這不是令人擔心嗎?

2. 論治病不出氣血痰鬱

人身之病,變端無窮,其治法則千態萬狀,有不可以一例拘者,丹溪之治病也,總不出乎氣、血、痰三者,三者之中,又多兼郁,氣用四君子,血用四物湯,痰用二陳湯,郁立越鞠丸以為定法,王節齋極言之,而庸工學步邯鄲,亦遂執此以為醫之能事盡此矣。夫丹溪之言,不過絜其大綱論之耳。若謂氣病治氣,血病治血,痰病治痰,郁病治郁,又何難哉。

白話文:

人體的疾病千變萬化,治療方法也千差萬別,不能一概而論。丹溪治療疾病,總離不開氣、血、痰三個方面。這三者中,又多兼有鬱結之症。對於氣病,他用四君子湯;血病,用四物湯;痰病,用二陳湯;鬱結,用越鞠丸作為治療原則。王節齋對此極力推崇,而一些庸醫照搬照抄,也認為醫術的極致就在於此了。丹溪的觀點,不過是概括了治療疾病的大原則而已。如果說氣病治氣,血病治血,痰病治痰,鬱病治鬱,這又有什麼難的呢?

3. 外感內傷

外感、內傷為證,治內大關鍵,然去其所本無,復其所固有,兩言可盡之。蓋六淫外襲,身中氣血,日失和平,一切外感有餘之症,有須汗、吐、下、和之治,皆是去其所本無也。若七情受傷,腑臟有損,身中氣血,日就虧耗,一切內傷不足之症,有須滋填培補之治,皆是復其所固有也。

白話文:

外感(由外部原因造成的疾病)和內傷(由自身因素造成的疾病)是治療的依據。治療內傷的關鍵在於:去除不屬於自身的東西,恢復本來就擁有的東西。用兩句話就能概括。

當六淫(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)從外部侵襲,身體的氣血就會逐漸失去平衡。所有外感導致的症狀都是多餘的,治療時需要通過發汗、嘔吐、瀉下、調和等方法把這些多餘的東西去除。

而當七情(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)內傷,內臟器官受損,身體的氣血就會逐漸衰弱。所有內傷導致的症狀都是不足的,治療時需要通過滋養、填補、培育的方法把本來就有的東西恢復。

4. 外感挾食

凡外感病挾食者頗多,當思食為邪裹,散其邪則食自下,若雜消導於發散中,不專達表,胃汁(液)傷復因而陷閉者有之,至若風多挾暑、濕、寒,或挾燥火,或惱怒,或勞倦,或房事,及肝氣宿瘕諸血症,皆外感之病,不無有挾者,所貴隨症制宜,斟酌盡善,庶無差誤也。

白話文:

凡是患有外感病同時夾雜著飲食不化的情況非常多見,此時應考慮食物已經成為體內的邪氣,若能驅散外邪,食滯便會自然消退。倘若在祛邪時混雜著消導食物的手段,就不能專注於驅散表邪,就有可能導致胃液受損而引起食滯加重,甚至閉結的情況。再者,外感病常常夾雜暑、濕、寒等因素,或夾雜燥火,或夾雜惱怒、勞倦、房事過度等因素,以及肝氣鬱結、宿疾、血癥等情況。這些都是外感病中常見的夾雜因素,臨牀上需要根據具體症狀辨證施治,認真斟酌,才能避免誤診誤治。

5. 氣血痰鬱四論

雜症主治四字者,氣血痰鬱也。丹溪治法:氣用四君子湯;血用四物湯;痰用二陳湯;郁用越鞠丸,參差互用,各盡其妙。薛立齋從而廣之,氣用補中〔益氣湯〕,而參以八味〔丸〕,益氣之源也;血或四物〔湯〕,而參以六味〔丸〕,壯水之主也;痰用二陳〔湯〕,而兼以六君〔子湯〕,補脾土以勝濕,治痰之本也;郁用越鞠〔丸〕,而兼以逍遙〔散〕,所謂以一方治木鬱,而諸郁皆解也,用藥之妙,愈見精微。

白話文:

雜症主要有氣、血、痰、鬱四種因素。丹溪的治療方法:氣虛用四君子湯;血虛用四物湯;痰濕用二陳湯;鬱結用越鞠丸,根據病情需要,靈活使用,各有所長。薛立齋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擴展:氣虛用補中益氣湯,配合八味丸,補足氣的來源;血虛用四物湯,配合六味丸,加強水(腎陰)的來源;痰濕用二陳湯,配合六君子湯,補益脾胃以化濕,治療痰濕的根本;鬱結用越鞠丸,配合逍遙散,所謂用一種方藥治療肝氣鬱結,而其他鬱結也會隨之解除,用藥技巧更加精妙。

以愚論之,氣虛者宜四君輩;而氣實者,則香蘇〔飲〕、平胃〔散〕之類可用也;血虛者宜四物輩;而血實者,則手拈〔散〕、失笑〔散〕之類可用也;尋常之痰,可用二陳輩,而頑痰膠固,致生怪症者,自非滾痰丸之類不濟也;些小之郁,可用越鞠、逍遙輩,而五郁相混,以致腹膨腫滿,二便不通者,自非神佑、承氣之類弗濟也。

白話文:

在我看來,氣虛的人適合服用四君子之類的藥方;而氣實的人,則可用香蘇飲、平胃散之類的藥方。血虛的人適合服用四物之類的藥方;而血實的人,則可用手拈散、失笑散之類的藥方。一般的痰,可用二陳之類的藥方來化解;而頑固的痰,導致產生怪異症狀的,則非滾痰丸之類的藥方不能治癒。輕微的鬱結,可用越鞠丸、逍遙散之類的藥方來疏通;而五臟皆有鬱結,導致腹脹腫滿,大小便不通的,則非神佑丸、承氣湯之類的藥方不能治癒。

大抵尋常治法,取其平善,病勢堅強,必須峻劑以攻之,若一味退縮,則病不除,而不察脈氣,不識形情,浪施攻擊,為害尤烈。務在平時將此氣血痰鬱四字,反復討論,曲盡其情,辨明虛實寒熱,輕重緩急,一毫不爽,則臨症灼然,而於治療雜症之法,思過半矣。

白話文:

一般來說,普通的治療方法都是尋求平和溫和,但是如果病情嚴重,必須使用強效的藥物進行攻治。如果一味退避,只會讓病情持續不愈。但是,如果沒有仔細觀察脈象和氣色,不瞭解病情的實虛寒熱、輕重緩急,就貿然使用攻伐之法,那麼危害會更大。平日裡必須認真探討氣血痰鬱這四個字,深入理解其意義,辨別清楚虛實寒熱、輕重緩急,絲毫不差。這樣的話,在實際看病時就能夠明辨是非,在治療複雜疾病時,思路也會清晰很多。

6. 辨脾胃升降

余嘗考治脾胃,莫詳於東垣,求東垣治脾胃之法,莫精幹升降,夫升降之法易知,而升降之理難明,其在經曰:「脾胃為倉廩之官,五味出焉。」蓋脾主生化,其用在於無形,其屬土地,氣主上騰,然後能載物,故健行而不息,是脾之宜升也明矣。胃者,水穀之海,容受糟粕,其主納,納則貴下行,譬如水之性,莫不就下,是胃之宜降也又明矣。故又曰「清氣在下,則生飧泄;濁氣在上,則生䐜脹。

白話文:

我曾研究過治療脾胃,沒有比東垣派的理論更詳細了。想要探求東垣派治療脾胃的方法,最重要的就是升降。升降的方法容易理解,但升降的道理卻難以明白。在醫經中說:「脾胃是人體的倉庫,五穀精華都從這裡產生。」脾臟主導人體消化和營養吸收,它的作用是無形的,而胃臟則屬土,其氣主於升騰,這樣才能運載食物。所以脾臟活動強健且不停止,這就是脾臟應該升騰的道理。胃臟是食物和水分的貯藏之地,容納著未消化和已消化的食物,它的作用是受納。受納就需要下降,就像水的特性,一定會下降,所以胃臟應該下降的道理也很明顯。因此又說:「清氣在下,就會造成腹瀉;濁氣在上,就會造成脹滿。」

」夫清氣何?蓋指脾氣而言,不然何以在下則飧泄也。其濁氣何?蓋指胃氣而言,不然何以在上則䐜脹也,是非可為脾升胃降之一確證乎,由此而推,如仲聖所立青龍〔湯〕、越婢〔湯〕等方,即謂之升脾之清氣也可;其所立三承氣(大、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)諸方,即謂之降胃之濁氣也無不可。觸類引伸,理原一貫,先聖後聖,其揆一也。

白話文:

「清氣是什麼呢?指的是脾胃之氣,否則怎麼會下焦有腹瀉的徵象呢?濁氣指的又是什麼呢?指的是胃氣,如果再不這樣說,上焦怎麼會有脹滿的症狀呢?這難道不是脾胃升降的鐵證嗎?由此推論,就像仲聖所立的青龍湯、越婢湯等方,正是升脾清氣之法;他所立的三承氣湯(大承氣湯、小承氣湯、調胃承氣湯)等方,也正是非降胃濁氣而不可。舉一反三,道理本是一貫的,先賢後賢,他們的結論是一樣的。

考東垣所著,補中益氣〔湯〕,升陽益胃〔湯〕各方,其論雖詳於治脾,略於治胃,而其意則一臟一腑,升降各有主治,顯然不可混者,其與先聖之理,又何嘗相悖,而後先輝映,足以發明千古,良可師也。苟其顛倒錯施,俾升降失宜,則脾胃傷,脾胃傷,則出納之機失其常度,而後天之生氣已息,鮮不夭札生民者已。余偶讀東垣書,詳究脾胃以辨其升降之理如此。

白話文:

查看李東垣所著的「補中益氣湯」和「升陽益胃湯」等方劑,他的論述雖然詳細地討論了脾臟的治療,但對於胃的治療卻較簡略。不過,他的用意是:臟腑各自有各自的升降,彼此的功能不可混淆。這與前人所闡述的道理並無牴觸,反而前後輝映,足以啟發後世,值得學習效法。如果治療時顛倒錯亂,導致升降失調,就會傷害脾胃,而脾胃受傷,則後天的生氣就會停止,很少有不會因此夭折的。我偶然讀到李東垣的著作,詳細地探討了脾胃的升降原理,就是這樣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