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粹精言》~ 卷二 (11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11)

1. 用藥分量法則(附慎用辛熱苦寒)

古方自《靈素》至《千金》、《外臺》所集漢、晉、宋、齊諸名方,凡云一兩者,以今之七分六釐准之;凡云一升者,以今之六勺七抄(抄,古量名,十撮為一抄。《漢書·律曆志上》「量多少者不失圭撮」。按六十四黍為圭,四圭為撮。)准之,此說本諸《傷寒論注》,《吳醫匯講》亦備載之。

白話文:

從《靈素經》到《千金方》、《外臺祕要》等古籍中收集的漢、晉、宋、齊等朝代的名方,如果記載為「一兩」,則以現在的七分六釐來換算;如果記載為「一升」,則以現在的六勺七抄來換算(抄是古代的容量單位,十撮為一抄)。這個說法來源於《傷寒論注》,在《吳醫匯講》中也有詳細記載。

蓋醫之用藥,求其中竅,不在多也,但撥之使轉,即行所無事矣。順者生,逆者死,不貴其藥之重而〔貴其〕效之速也,藥必有毒,非毒無以馭病,非節制無以馭毒,故藥之分量不可不慎也。

白話文:

醫生用藥,要找到藥性作用的關鍵,不在用藥的多寡,而是要適當地調整用藥,讓藥性發揮作用。順應病情的發展而用藥,病人就可以存活;違背病情的發展而用藥,病人就會死亡。藥物本身都有毒性,沒有毒性就無法治療疾病,但同時也不能過度使用,否則無法控制毒性。因此,用藥的劑量必須慎重選擇。

余在京中見同道之有用大劑治病者,每閱其方中至熱之姜附亦不過四五錢,至寒之芩連亦不過三四錢,皆以北方之氣稟醇厚,雖用藥偏重尚不至有傷胃氣,近見嶺南之行道者,用姜附、吳萸等大辛熱之品,硝黃等大苦寒之物,每味用至七八錢,甚至兩許,未知何所本也。查辛熱最傷胃陰,苦寒最傷胃氣,雖嶺南為溫熱卑濕之地,溫藥涼藥在所不忌,然大寒大熱之症亦未見如此之甚也,病者遭此辣手,每至胃傷,不能下咽,何不幸之甚也。

白話文:

我在北京見過同道中人使用大劑量藥物治療疾病的,每次讀到他們的藥方中,最熱性的生薑、附子也不過四五錢,最寒性的黃芩、黃連也不過三四錢。這都是因為北方氣候條件好,人體耐受性強,用藥即使偏重,也不至於損傷胃氣。最近,我發現嶺南地區的行醫者使用大辛熱的生薑、附子、吳茱萸等藥物,以及大苦寒的硝石、黃連等藥物,每種藥都用七八錢,甚至一兩多。我不知道他們是根據什麼依據。辛熱的藥物最傷胃陰,苦寒的藥物最傷胃氣,雖然嶺南地區溫熱潮濕,溫補藥和清涼藥都可以用,但是從未見過如此大量使用寒熱藥物的情況。患者遭遇這種猛烈的治療,常常導致胃部受損,不能進食,真是太不幸了。

蓋人之稟賦不同,偏陰偏陽者在所常有,偏於陽不足者,以調陽氣之藥治之;偏於陰不足者,以滋陰氣之藥治之,其寒熱溫平隨所加減,自無偏勝之弊。若嶺南溫熱之區,人感濕熱之病者居多,縱有虛病而辛熱之劑亦當慎用,況病之虛由於濕熱傷氣者多,由於濕熱傷陰者尤多,治病不推其源,不按方土,不按節候,率爾操觚,是誠殺人之具也。

白話文:

人天生體質各異,偏熱或偏冷是很常見的。對偏熱的人,用調和陽氣的藥物來治療;對偏冷的人,用滋潤陰氣的藥物來治療,根據病人的情況加減寒熱溫和的藥物,自然不會出現偏勝的弊端。比如嶺南地區氣候溫熱,人們多患濕熱病,即便有虛弱的疾病,辛熱的藥物也應該慎用。更何況,嶺南地區虛弱的疾病,多是由濕熱損傷陽氣所致,而由於濕熱損傷陰液的更多。如果治病不探究病因,不考慮地域、氣候等因素,草率用藥,那就真的是殺人利器了。

醫家病家皆當知古之分量每兩即今之七分六釐,每升即今之六勺七抄,斟酌慎用是所厚望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