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粹精言》~ 卷二 (7)

回本書目錄

卷二 (7)

1. 寒嗽用小青龍

柯韻伯治咳嗽,不論冬夏,不拘淺深,但是寒嗽,俱用小青龍湯多效,方中驅風散寒、解肌逐水、利肺暖腎、除痰定喘、攘外安內各盡其妙,蓋以肺家有沉寒痼冷,非麻黃大將不能搗其巢穴,群藥安能奏效也?予按水飲風寒不外乎小青龍,而春秋溫燥咳嗽,當以辛涼清解之法,如桑皮、象貝、花粉、連翹、麥冬、沙參橘紅之類以治之,不可輕用辛溫,是所當知也。

白話文:

柯韻伯治療咳嗽,不分季節,不論輕重,但如果是寒咳,都用小青龍湯效果很好。這個方劑可以驅風散寒、解表化濕、利肺溫腎、化痰平喘、外防內安,每味藥都發揮了很好的功效。因為肺部有深重的寒氣,如果不使用麻黃這種強大的將領,就不可能攻破它的巢穴,其他藥物也就無法發揮應有的效果了。

我認為,水飲風寒的咳嗽可以用小青龍湯,而春秋季節溫燥引起的咳嗽,則應該用辛涼清解的方法,例如桑皮、象貝、花粉、連翹、麥冬、沙參、橘紅等藥物來治療,不要輕易使用辛溫的藥物,這是需要知道的。

2. 《金匱》用小青龍

又《金匱》治痰飲咳嗽不外小青龍湯加減,方中諸味皆可去,惟細辛乾薑、五味不可輕去,即面熱如醉加大黃以清胃熱及石膏杏仁之類,總不去此三味,學者可不深思其故也。(徐忠可《金匱辯注》有論。)

白話文:

《金匱要略》中治療痰飲咳嗽的藥方,基本上都是以小青龍湯為基礎進行加減。方劑中的各種藥材都可增減,但細辛、乾薑、五味子這三味藥不可輕易去掉。即使出現面紅如醉的情況,也要加大黃以清泄胃熱,或是加入石膏、杏仁等藥材,但仍必須保留這三味藥。醫學學習者應該好好思考其中的道理。(徐忠可的《金匱辯注》中有相關論述。)

3. 醫學入門

人之百病,不外三因,一者外因於天,風寒暑濕〔燥火〕之六淫是也;二者內因於人,喜怒憂〔思悲〕恐〔驚〕之七情及飲食、房勞是也;不內外因者,金刃、跌撲、蟲獸、答杖之所傷是也。

白話文:

人類的各種疾病,不出於三大原因:

  • **外因(來自外界的因素):**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的六種自然界的邪氣。
  • **內因(來自人體的因素):**喜、怒、憂(思)、悲、恐、驚的七情過度,以及飲食和房事過度。
  • **不內外因者:**金屬刀劍、跌打損傷、蟲獸咬傷、杖刑鞭打的傷害。

按傷寒外因也,而傷寒經旨風寒暑濕之六氣,咸所俱載矣,其間分析表裡、陰陽、寒熱、氣血、邪正、虛實,靡不備悉,明乎傷寒之道,干般病難,不出於範圍焉,故醫學入門當從傷寒始,先難其所難而後易其所易,若不明於傷寒之理,治療總能有功,亦未可以醫名也。

白話文:

以下是中醫經典《傷寒論》的

傷寒是由外來的因素造成的,而《傷寒論》中包含了風寒暑濕等六種外邪的內容,全面地分析了表裡、陰陽、寒熱、氣血、邪正、虛實等方面的病症。

精通《傷寒論》的理論,那麼治療各種疑難雜症都能得心應手,不會超出其範疇。因此,學習醫學應該從《傷寒論》開始,先攻克難點,然後再解決容易的部分。

如果不理解《傷寒論》的原理,治療疾病雖然可能取得一些效果,但也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醫生。

4. 脈理窮源

醫理本屬無窮,脈學真實難曉,必須潛心參悟,始可以有豁然貫通之妙,余自棄儒就醫,十數年於茲,研究諸書,並無一字之師,惟於脈尤得《素靈》、仲景不傳之秘,余之拙集僅就管見所及而言及數條,非全豹也,讀者不可以因此而便棄置諸脈〔書〕於不覽也。

白話文:

中醫的道理本來就是博大精深的,而脈象學更是一種難以掌握的技術。必須潛心研究,才能達到豁然貫通的境界。我自從放棄儒學轉而從醫已有十多年了,研讀過很多古籍,卻沒有拜過什麼老師。惟獨在脈象學上,我領悟到了《素問靈樞》和張仲景所傳授的祕訣。我的拙作只不過是根據我個人的見解而寫就,並不是醫學的全部。讀者們不要因此而放棄學習所有的脈象知識。

按脈理源流,已詳《靈素》、《難經》之內,仲景著六經證治,理法精詳,實可統治萬病,似可不必再論矣,而中有脈症互舉闡發《內經》未發之義者,惟在學者能讀《內經》、仲景書神而明之,即可知脈之綱領矣,今特拈出緩脈一條,以統全身脈症診治之法,由此而入手,則庶乎可以得脈之巧也。

白話文:

根據脈象的來源和發展,在《黃帝內經》和《難經》中已有詳細的記載。張仲景著作了《傷寒雜病論》,對於六經證治的理論和方法非常詳細,幾乎可以統治所有的疾病,因此似乎沒有必要再進行討論了。但其中脈象和症狀互相舉證,闡發了《黃帝內經》沒有提到的意思,只要學習者能夠深入閱讀《黃帝內經》和仲景的著作,理解其中的奧妙,就能夠掌握脈象的基本原理了。現在特別摘出緩脈這一條,以此來統籌全身脈象診斷與治療的方法。從這裡入手,就能夠掌握脈象的巧妙之處。

舊訣以緩為極平脈,餘二十六部為病脈,定清緩脈,便可定諸病脈,精熟緩脈,即可以知諸病脈,脈之有緩,猶權度之有定平星也。

白話文:

傳統醫術中,以平穩緩和的脈象為健康標準,而其他二十六種脈象都被視為疾病的脈象。只要能準確判定平緩的脈象,就能進一步判斷各種病脈。精通平緩脈象的人,就能辨別出各種病脈。脈象中的平緩脈,就像秤桿上的標準定星,具有重要參考價值。

附緩脈七言律於左(按緩,和緩也。張太素曰「應指和緩,往來甚勻」。楊元操曰「如春初楊柳舞風之象」。

四時調和百脈通,渾涵元氣此身中,消融宿疾千般苦,保合先天一點紅。露顆圓勻宜夜月,柳條搖曳趁春風。欲求極好為權度,緩字醫家第一功。

白話文:

四季氣候調和,經脈暢通,全身充滿先天元氣。各種陳年舊疾都消除了,先天之本也得到保存。露珠圓潤,適合在夜晚觀看月亮,而柳枝隨風搖曳,適合在春天欣賞。如果想要追求最好的養生效果,緩和纔是醫家的首要原則。

按不浮不沉恰在中取,不遲不數正好四至,欣欣然,悠悠然,洋洋然,從容柔順,圓淨分明,微於緩者即為微,細於緩者即為細,虛實長短,弦弱滑澀無不皆然,至於芤革緊散濡牢洪伏促結動代,以緩為權度,尤其顯而易見者也。

白話文:

脈搏不浮也不沉,恰好在中間。不快也不慢,正好在四至的範圍內。脈象喜悅舒展,悠長綿延,洋洋灑灑,從容平順。脈勢圓滑分明,細微比緩脈更細,虛實、長短、弦弱、滑澀等各種脈象皆準此。至於脈象浮、緊、散、濡、牢、洪、伏、促、結、動、代等,以緩脈為基準,更加明顯。

5. 候脈

古以動數候脈是吃緊語,須候五十動乃知五臟缺失,今人指到腕骨即云見了,夫五十動豈彈指間事耶,故學者當診脈問症,聽聲觀色,斯備四診而無失。

白話文:

古時候用切脈來觀察病情是謹慎的說法,必須等待脈搏跳動五十次才能知道五臟是否有虛損。現在的人一摸到手腕骨就說看到脈象了,可是脈搏跳動五十次哪能是彈指間的事呢?所以學中醫的人診脈時應該詢問症狀,聽聲音、看氣色,這樣才能做到四診齊全,不致於出錯。

6. 內經論獨

《內經》論脈,有獨小者病,獨大者病,獨疾者病,獨遲者病,獨熱者病,獨寒者病,獨陷下者病。

按九候之中,有獨見之脈,而與他部不同,即按其部而知止病之所在也,七者之中,既言獨疾則主熱;既言獨遲則主寒;而又言獨寒獨熱者何也?必干陰部得沉微遲澀之脈,故又言獨寒也;必於陽部得洪實滑數之脈,敵又曰獨熱也。陷下者,沉浮而不起者也。

白話文:

在九候中,有獨自出現的脈象,與其他部位不同。根據脈象的部位,可以知道疾病所在的位置。在七種脈象之中,當獨見急脈時,主熱證;當獨見遲脈時,主寒證。那麼,什麼是獨寒和獨熱呢?如果在陰部脈位得到沉、微、遲、澀的脈象,就稱為獨寒;如果在陽部脈位得到洪、實、滑、數的脈象,就稱為獨熱。陷下的脈象,是沉浮而不起的脈象。

7. 微妙在脈不可不寨(《素問》語)

凡虛實之變遷,寒熱之消長,表裡之進退,陰陽之勝復,氣機一動無不形之於脈,而太陰行氣於三陰,陽明行氣於三陽(《素問》語。)臟病則取之於寸口(寸口手太陰之脈在手大指魚際之下。)腑病則取之於衝陽(衝陽足陽明之脈在足次指陷谷之上。

白話文:

凡是身體症狀的虛實變化、寒熱消退、表裡邪氣的進出、陰陽氣血的消長,氣血一有變化,必定會反映在脈象上。其中,太陰脈主行氣於三陰經絡,陽明脈主行氣於三陽經絡(這句話出自《素問》)。如果臟腑有病,則取寸口脈(寸口脈是手太陰肺經的脈象,位於大拇指根部靠近手掌的凹陷處)來診斷;如果腑有病,則取衝陽脈(衝陽脈是足陽明胃經的脈象,位於第二趾根部靠近腳背的凹陷處)來診斷。

)寸口在手,衝陽在足,手足之動,脈氣原於經絡,而神通於臟腑,故精幹脈者,不飲上池之水,而操隔垣之明仲景脈法,大含元氣,纖入無倫,文字隱深,義理奧衍,較之六經病證更為難解,所謂微妙而元通也。《呂覽》有言,「精而熟之,神將告之」。非神將告之也,精而熟之也,精熟仲景脈法,遊心於虛靜之字,動指於沖漠之庭,以此測病,亦不啻鬼謀而神告也。

白話文:

寸口脈位於手上,衝陽脈位於腳上,手足的脈動,脈氣源於經絡,並與臟腑相通。因此,精通脈理的人,不需要親自接觸患者,就能透過遠距離診脈瞭解病情,這就是仲景脈法。

仲景脈法蘊藏著深厚的元氣,精微細緻,文字意涵隱晦,義理深奧。與《內經》中的六經病證相比,更難以理解。正所謂「精微而通透」。《呂氏春秋》中說:「精通熟練,自然會得到神明的指引。」其實並非神明指引,而是精通熟練的緣故。

精通仲景脈法,心靈融入虛靜的文字中,手指在虛無的空間中動彈。以此診斷疾病,就好比鬼使神差、神靈指引一樣神妙。

脈氣流行應乎漏刻,呼吸有數,動靜無差,是為平脈,一有病作,而浮沉遲數,大小滑澀諸變生焉,乖常失度,偏而不和,始於毫釐之參差,成於度量之懸隔。仲景《脈法》,自微而著,由始及終,精粗悉具,洪纖畢陳,可謂法全而意備矣,而其變化紛壇,絕態殊狀,總不出此一章中,蓋下窮其委而此約其要也。

白話文:

脈搏的運行遵循著規律的時間間隔,呼吸有固定的頻率,活動和靜止沒有偏差,這稱為平和的脈搏。一旦生病,就會出現浮、沉、遲、數、大小、滑、澀等各種變化,它們偏離正常,失調失衡,開始於細微的差異,最終導致嚴重的不平衡。張仲景的《脈法》從微妙到明顯,從開始到結束,精細、粗略的脈象都包括其中,無論脈象強弱,都詳盡地記載。可以說這套方法完整而含義豐富,而脈搏的變化多端,千奇百態,總不出這一段的範圍,因為這一段歸納了脈象的本質,而約略地記載了它們的精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