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粹精言》~ 卷二 (2)
卷二 (2)
1. 陽症十六字
月張不眠,聲音響亮,口臭氣粗,身輕惡熱。
白話文:
這個人晚上失眠,嗓音洪亮,有口臭且呼吸氣息粗重,身體感覺輕飄飄的並且怕熱。
2. 六經切要
凡治病以六經為本,分火弱水弱為宗,《傷寒集註》辨陰症、陽症十六字心傳,最捷最佳。
白話文:
凡是治療疾病應以六經為根本,區分是火衰還是水衰為主要原則,《傷寒集註》中辨別陰症和陽症的十六字心法,是最快速且最好的方法。
3. 經驗陰症論
陰症者,其人目露,眼膛青,眼睛睜不開,眼皮重,眼睛澀;耳常鳴;鼻常注;舌乾不渴,睡醒猶甚;頭重難抬,一身盡重;心常跳慮,靜坐尤甚,欲寐不寐;面色青黑,無有血色;常常有病又似無病;反飽作脹,飲食不消;及生諸蟲,四肢無力;吐血咳嗽嗆出眼淚;氣驟人昏,起則欲倒;半身不遂,麻木不仁;暴脫不知人事,舌卷耳聾;聲音常失;腹常陰痛;心氣常痛,起包起塊;心中不安若貓抓之狀,莫可名言;雖夏天亦常畏寒,足膝時刻怕冷,手足心燒;遺精滑精;痔瘡痔漏,脫肛便血;婦女崩帶,以上種種皆陰症病形者也。
白話文:
陰性疾病,患者會有以下症狀:
- 目光呆滯,眼眶青紫,眼睛睜不開,眼皮沉重,眼睛乾澀。
- 耳朵經常耳鳴。
- 鼻子經常流鼻涕。
- 舌頭乾燥但不想喝水,睡醒後更明顯。
- 頭部沉重難以抬頭,全身都覺得重。
- 心跳快速,靜坐時更明顯,想睡卻睡不著。
- 臉色青黑,沒有血色。
- 經常生病,又好像沒生病。
- 飽腹感後腹脹,食物難以消化。
- 生長各種寄生蟲,四肢無力。
- 吐血咳嗽,嗆出眼淚。
- 氣息急促,突然昏迷,起身時有暈倒感。
- 身體一側癱瘓,麻木不仁。
- 突然昏厥,不知人事,舌頭捲曲,耳朵失聰。
- 聲音經常沙啞。
- 腹部持續疼痛。
- 心氣疼痛,出現腫塊。
- 心裡不安,好像被貓抓一樣,難以形容。
- 即使在夏天也經常怕冷,膝蓋腳趾常感覺冰冷,手腳心灼熱。
- 遺精早洩。
- 痔瘡、肛瘻,脫肛出血。
- 女性月經不調,帶下異常。
以上症狀都是陰性疾病的表現形式。
4. 陰症十六字
目瞑嗜臥,聲低息短,少氣懶言,身重惡寒。
白話文:
眼睛容易疲倦想睡覺,說話聲音小且呼吸短淺,氣力不足說話無力,身體感到沈重並且畏寒。
5. 看病法
凡臉青黑者是陰症,臉紅昔是陽症,戴陽症者臉亦紅。戴陽者,陰症似陽也。
白話文:
凡是臉色青黑的人是陰症,臉色紅潤的是陽症,戴陽症的人臉色也是紅的。戴陽症,就是陰症表現得像陽症一樣。
6. 辨舌苔法
凡舌苔黃亦有虛火、實火之分,醫者凡見舌黃,即言寒火,不分虛實,概用芒硝、大黃,誤人不淺。不知實火始用芒硝、大黃下之;虛火則用回陽理中湯溫之。實火舌苔黃者,如火炕物太過,〔而〕生黃色;虛者舌苔黃者,如物濕壞亦生黃衣。平日人強壯,大便結燥,口渴喜飲冷舌苔黃者,方是實火,當下,用涼藥;若平日人無精神,四肢無力,飲食無味,反飽作脹,舌苔黃者,乃是虛火,當燥,用熱藥。
白話文:
凡是舌苔發黃,也有虛火和實火之分。醫生凡是看到舌頭發黃,就說是寒火,不分虛實,概括使用芒硝、大黃,很容易誤診。不知道實火才用芒硝、大黃來瀉下;虛火則要用回陽理中湯來溫補。實火舌苔發黃的,就像火炕上的東西烤得太過,而生出黃色;虛的舌苔發黃的,就像東西受潮發黴,長出黃色的黴菌。平日身體強壯,大便乾燥,口渴喜歡喝冷水,舌苔發黃的人,纔是實火,應當瀉火,用涼藥;如果平日精神不佳,四肢無力,飲食沒有味道,反而容易飽脹,舌苔發黃的人,那是虛火,應當溫補,用熱藥。
7. 咳嗽印證
凡治弱症咳嗽吐血,症不必多分,總要認定水弱火弱的病源,今醫者治此數病多用生血滋陰之藥,雖血止而咳生,倘用清肺潤肺之藥治之,十有九死。若不分虛火、實火,一概用滋陰之藥,亦誤人不淺。蓋虛火宜熱,實火宜涼。實火者,如柴炭之火,以水淋之其火即熄,故治實火用涼藥即愈。
白話文:
治療虛弱引起的咳嗽吐血,不須細分症狀,總要找出水虛火虛的病因。現在很多醫生治療這些疾病,都用滋養血液、滋陰的藥物,雖然止住了血,但會加重咳嗽。如果使用清肺潤肺的藥物治療,十有九人會死亡。如果沒有分辨是虛火還是實火,一律使用滋陰藥,也會對患者造成很大的危害。因為虛火宜溫,實火宜涼。實火就像柴火一樣,用水澆就會熄滅,所以治療實火可以用涼藥治癒。
虛火者,如濕物之發燒,以水淋之其燒可退,不將濕物曬乾,終久必壞,故治虛火用熱藥即愈。今之醫虛火者,每以涼藥治之,其病雖鬆,根總未除,洽如濕物發燒,以水淋退是也。
白話文:
虛火就像潮濕的東西發燒一樣。用冷水澆在上面,可以暫時退燒。但是如果不把潮濕的東西曬乾,最終它還是會壞掉。所以治療虛火應該使用熱藥才能根治。現在的醫生在治療虛火時,往往使用涼藥治療。這樣雖然能夠暫時緩解症狀,但病根並沒有消除,就像用冷水澆在潮濕的東西上退燒一樣。
余初醫咳病,未得其法,亦從時醫治之,全不見效,曾於冬時求治咳嗽者六七人,盡是臉青面黑,觀前醫所治,皆用滋宵水之藥,服之多反飽作脹,精神全無,遺精盜汗,胸中不安,因將天時印證之,如天色黑,即是冷;人面黑,諒總是冷,乃用,人參,黃耆,白朮,甘草,乾薑,附片,砂仁,半夏,蔻仁等藥,而人人皆愈。余以後治病,總分水弱、火弱、氣虛、血虛,余無別法。
白話文:
我剛開始治療咳嗽時,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,也跟著當時的醫生治療,但完全沒有效果。有一次冬天,有六七個人來找我看咳嗽,他們的臉都青黑。觀察他們之前接受的治療,都是使用滋膩補水的藥物,服用了之後大多出現腹脹、精神不振、遺精、盜汗,胸中不安等症狀。因此,我根據當時的天氣情況(天氣黑代表寒冷)和患者的臉色(黑色屬於寒證),認為他們的咳嗽都是由寒證引起,於是使用了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甘草、乾薑、附片、砂仁、半夏、蔻仁等溫補藥,結果所有人都治癒了。從此以後,我治療疾病都按照水氣虛、火氣虛、氣虛、血虛四種證型辨證施治,再沒有其他特殊的方法。
8. 口臭
凡口臭,除陽明實火外,皆宜服熱藥。醫者見口臭,即言是火,此說無憑。火者陽也,陽既無聲無臭無形無影,有何臭氣?臭者,弱氣也,陰氣也。陰則有形有臭,故口臭治法,亦宜熱不宜涼。
白話文:
凡是口臭,除了陽明實火引起以外,都應該服用溫熱藥物。醫生看到口臭,就說是上火引起的,這種說法沒有依據。上火是指陽氣旺盛,而陽氣沒有聲音、氣味、形狀和影子,哪來的臭氣?臭氣,是虛弱的氣體,是陰氣。陰氣有形有臭,所以治療口臭,也應該使用溫熱的藥物,不應該使用寒涼的藥物。
9. 蟲疾印證
又治一蟲症,諸醫盡用殺蟲藥治之不效。余初用六經中烏梅丸,治以殺蟲,亦不效,乃將地理印證之,如水中生蟲,火中不生蟲,凡物濕朽者生蟲,乾燥者不生蟲,因以附子理中湯加花椒(二錢炒汗去核),胡椒(三錢),紅糖調服,久服全愈,此亦一法。
白話文:
另外治療一種蟲症,其他醫生都用殺蟲藥治療卻無效。我最初使用六經中的烏梅丸來殺蟲,也不見效。於是,我參照自然環境中的道理,比如水中會生蟲,火中不會生蟲;濕潤腐敗的東西會生蟲,乾燥的東西不會生蟲。所以我使用附子理中湯,再加入炒過的去核花椒(二錢)、胡椒(三錢),用紅糖調服。長期服用後,病人完全痊癒。這也是治療蟲症的一種方法。
10. 嘔
同一嘔也,發熱仍惡寒而嘔者,屬太陽;寒熱往來而嘔者,屬少陽;不惡寒但惡熱而嘔者,屬陽明。當分三陽而治之。其無寒不熱之嘔,則專取諸中焦;其有渴甚而嘔者,必以飲水多之故;嘔甚而渴者,必以津液傷之故;先渴後嘔,先嘔後渴,病異而治不同。
白話文:
一樣都是嘔吐,但如果發燒且仍怕冷同時嘔吐,則屬於太陽病;寒熱交替發作同時嘔吐,則屬於少陽病;不怕冷但怕熱同時嘔吐,則屬於陽明病。應該根據三陽之別來治療。如果既不寒也不熱的嘔吐,則專門從中焦著手治療;如果口渴嚴重同時嘔吐,必定是因喝水太多;嘔吐嚴重但口渴,必定是因津液受損;先口渴後嘔吐,先嘔吐後口渴,病情不同,治療也不同。
11. 治不必顧忌
按治法用藥有奇險駭俗者,只要見得病真,便可施用,不必顧忌。即如病有臨危,原屬有餘失於攻下所致,雖至幾微欲絕,猶當攻下取效。若久瀉久痢,至於滑脫不禁,則宜卻止而後調之,如國家以刑治好盜,以兵卻虜寇,不得已而用權,權不離經,非霸術也,王道也。乃有醫家謬稱王道,一味平補調停,此可施於不足,不可施於有餘,則邪氣得補而愈盛,是速其危也。
白話文:
根據醫學原則用藥,有些方法看起來奇特、危險,如果發現了病症的真正原因,就可以採用這些方法,不用顧慮太多。比如,如果病人臨危,主要是因為進補過多,導致無法排便,即使看似瀕臨死亡,仍然應該用攻下法來治療。如果長期腹瀉、痢疾,導致滑脫不禁,就應該先止瀉,然後再調養。這就像國家用刑罰來懲治盜賊,用軍隊來擊退入侵的敵人,不得已而使用權術,但權術並不違反原則,是正統的手段。但是,有些醫生誤解了正統的治療方法,一味地平補調養。這種方法只能用於虛症,不能用於實證。如果用在實證上,邪氣得到滋補就會更加嚴重,反而會加速病人的死亡。
(比年,醇邪病,原因肝陽內熾而醫家驟用攻下,致陽氣內郁不通,繼用滋陰之品,反致陰血凝澀而致陽氣更不得通暢矣,是以神火不能遊行於關節,則手足動履維艱,內風鼓動而臍腹脅肋跳動、頭暈、嘔吐、大便秘塞,甚至聲瘖嘶啞,穀食少進,精神氣血俱形羸頓,病亟矣,群醫束手之際,而予診用通調陽氣之藥,不十數劑,王之病自是漸有轉機矣。後因用鹿茸以通督脈之法。
白話文:
近年來,因飲酒過度導致的疾病,其根本原因是肝陽內熱旺盛。然而,醫生卻盲目使用瀉下的藥物,導致陽氣內鬱不通。之後又使用滋陰的藥物,反而使得陰血凝滯,陽氣更加不通暢。因此,神火無法運行於關節,導致手足行動困難。內風鼓動,引起臍腹部、脅肋跳動、頭暈、嘔吐、大便不通,甚至失聲、嘶啞、飲食減少、精神氣血都顯得衰弱,病情十分危急。羣醫束手無策之時,我診斷後使用疏通調和陽氣的藥物,不到十幾劑,病人的病情就有了好轉的跡象。後來,我又採用使用鹿茸疏通督脈的方法。
而我,皇太后以鹿茸性熱恐與病有礙,傳,旨停止。蓋自是而,醇邪亦便,不服他醫之藥矣。)又有遇危難症,如大黃、附子迥若霄壤,恐致殺人,而惟用中和之方,無大熱大寒救療而死,其殺人一也,故張隱菴謂「服平和湯而愈者,原不死之病;服平和湯而後成不救者,醫之罪也」。
白話文:
而太后由於認為鹿茸性屬溫熱,恐怕會加重病情,便下令停止使用鹿茸。從那時起,皇上也不再服用其他的藥物了。再者,遇到危重病症時,他只會使用性質平和的藥方,避免使用大寒大熱的藥物,導致患者因救治不當而死亡。他的這種做法,其實也和殺人無異。因此,張隱庵曾說過:「服用平和湯而康復的人,本來就有可能不藥而癒;服用平和湯後導致無法救治而死亡的人,那是醫生的過錯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