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懶園醫語》~ 懶園醫語(卷二) (29)

回本書目錄

懶園醫語(卷二) (29)

1. 丑未年主客相臨天時民病表附說

包超然問:中醫病理,多拘於一藏一府,一經一絡,生每覽方書觸目,動有可疑,亦由信古之心未堅也。即如吐血一證,各方書於細分五藏之外,更有謂由吐血而出為胃血者,然六府無血,胃為六府之一,血從何來?若謂血由他藏而注於胃,由吐而出,則亦不得稱為胃血,若謂因胃經見證,故謂胃血,則所謂見證者,莫外乎嘔吐,口渴,身熱不得臥,諸證亦只可謂與胃有關,況吐血見證,盡人而殊,未必悉屬於胃也,豈可斷斷一吐字,而矢口謂胃血乎?西醫之論血證,咸責之血管,其於吐血,則指為血證中之最狂暴者,亦以血既至於吐,其受傷必已及於動靜脈,否則勢不至此。

夫西醫所謂動靜脈,當即是中醫之衝任,此生理上見解本相契合(此個人意見,未知然否?)中醫尤以衝任為血海,而悉以隸之陽明,陽明者胃也,然則所謂胃血者,將以陽明熱邪沖激衝任,以致吐血,又以胃統衝任,故謂胃血乎?然衝任所經過之處,非止於胃,其或因他藏之邪熱激傷衝任,以致吐血,亦將謂為胃血否耶?抑更有所謂木強土弱,胃受制克,血乃由肝而轉註於胃,由吐而出,乃謂胃血乎?然血既來自肝,又烏得謂為胃血?又便血、尿血,不論近因遠因,要與大小腸膀胱有關,而既本藏則皆無血,又必標大、小腸血,膀胱血各名目,其拘謹殆與胃血同,生讀書少悟心,迄未得充分明瞭之解釋,竊以為非請諸夫子不可也,至其他務名略實之說,蓋不勝枚舉耳。

答曰:失血於口者,同一吐而有咽、喉之異,蓋上焦出納之門戶,惟咽喉二竅而已,咽為胃之上竅,故由於咽者必出於胃,喉為肺之上竅,故由於喉者必出於肺,然喉連於肺,而實總五藏之清道,咽連於胃,而實總六府之濁道,此其出於肺者,人知病在五藏,而不知出於胃者,亦多由乎五藏也。《內經》云,五藏者皆稟氣於胃,胃者,五藏之本也。

五藏之氣既稟於胃,五藏之病何獨不及於胃乎?今見吐血輒指為胃血,並曰古人云嘔者血出於胃,豈知亦由於藏乎?大凡胃火盛而大吐者,多本腑之病,至若怒則氣逆,甚則嘔血者,亦出於胃脘,此氣逆在肝,木邪乘胃所致也。又如欲火上炎,甚則嘔血者,亦出於胃脘,此火發源泉,陰邪乘胃所致也。

凡五志之火皆能及胃,而血出自咽者,豈止胃病?惟咳而出者,必出於喉,出於喉者,當察五藏;嘔而出者,必出於咽,出於咽者,則五藏六府皆能及之。但胃為水穀之海,多氣多血之府,實為衝任血海之源,故凡血枯經閉者,當求生血之源,源在胃也;吐血者,當求動血之源,源在藏也,至於便血,有由腸胃者,有在廣腸、肛門者,有在小腸者,雖同一血之妄行,要不得盡指為大小腸,且有脾胃陽虛而不能統血者,有氣隱而血亦陷者,有病久滑泄而血因以動者,有風邪結於陰分而便血者,安得概指為大小腸?若溺血,則有出於溺孔者,有出於精道者。

白話文:

包超然質疑中醫診斷疾病,過於拘泥於單一臟腑經絡,以吐血為例,不同醫書說法不一,甚至認為吐血是胃出血,但六腑並無血液,胃作為六腑之一,血液從何而來?如果認為血液來自其他臟腑流入胃部再吐出,那也不能稱為胃出血;如果說因為符合胃經的症狀,所以稱為胃出血,那麼這些症狀(嘔吐、口渴、身熱難眠等)只能說明與胃有關,而吐血的症狀因人而異,並非都屬於胃病,怎麼能僅憑「吐」字就斷定為胃出血呢?西醫則認為出血是血管問題,吐血是出血中最劇烈的一種,認為血液吐出,說明動脈或靜脈受損,否則不可能吐血。

西醫所說的動脈靜脈,可能就是中醫的衝任二脈,這兩種生理觀點似乎相符(此為個人意見,未經證實)。中醫認為衝任二脈是血海,都歸屬於陽明經(即胃經),那麼所謂胃出血,是指陽明經的熱邪衝擊衝任二脈導致吐血,因為胃統攝衝任二脈,所以稱為胃出血嗎?但衝任二脈所經過的部位不只胃部,如果其他臟腑的邪熱損傷衝任二脈導致吐血,是否也稱為胃出血呢?或者像木強土弱,胃受肝臟克制,血液從肝臟轉注到胃部再吐出,也稱為胃出血嗎?但既然血液來自肝臟,又怎能稱為胃出血呢?同樣,便血、尿血,無論原因遠近,都與大小腸膀胱有關,但這些臟腑本身並無血液,卻要分別命名為大腸血、小腸血、膀胱血,這種拘泥的說法與胃出血如出一轍。本人醫學知識有限,一直未能得到充分的解釋,只好向您請教。其他牽強附會的說法更是數不勝數。

回答:口中出血,雖都稱吐血,但也有咽喉之分。上焦的出入通道只有咽喉兩竅,咽是胃的上竅,所以從咽部吐血必然來自胃;喉是肺的上竅,所以從喉部吐血必然來自肺。然而喉部與肺相連,實際上是五臟清氣的通道;咽部與胃相連,實際上是六腑濁氣的通道。人們知道從肺部吐血是五臟有病,卻不知道從胃部吐血,大多也源於五臟。《內經》說,五臟都接受胃的氣,胃是五臟之本。

五臟的氣都來自胃,那麼五臟的病為什麼不能影響到胃呢?現在見到吐血就說是胃出血,說古人認為嘔血是血從胃而出,難道不知道也可能源於其他臟腑嗎?一般來說,胃火旺盛而大量嘔吐,大多是腑臟的疾病;如果因為憤怒而導致氣逆,嚴重時嘔血,也是從胃脘部吐出,這是肝氣逆犯,木邪乘克胃所致;如果因為慾火上炎,嚴重時嘔血,也是從胃脘部吐出,這是腎臟陰虛火旺,陰邪乘克胃所致。

總之,五臟的鬱怒之火都能影響到胃,從咽部吐血,豈止是胃病?只有咳嗽吐出的血,一定是從喉部出來的,從喉部出來的,就要觀察五臟;嘔吐出來的,一定是從咽部出來的,從咽部出來的,五臟六腑都可能影響到。但是胃是水谷之海,氣血充盈的臟腑,是衝任血海的根本,所以凡是血枯經閉的,就要尋找生血的來源,來源在胃;吐血的,就要尋找活動的血液的來源,來源在臟腑。至於便血,有來自腸胃的,有來自大腸、肛門的,有來自小腸的,雖然都是血液妄行,但不能都歸咎於大小腸;有脾胃陽虛不能統攝血液的,有氣虛導致血液下陷的,有久病滑泄導致血液妄動的,有風邪凝滯於陰分導致便血的,怎麼能都歸咎於大小腸呢?如果尿血,則有從尿道出來的,有從精道出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