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懶園醫語》~ 懶園醫語(卷二) (22)
懶園醫語(卷二) (22)
1. 丑未年主客相臨天時民病表附說
答曰:經言男子不過盡八八,女子不過盡七七者,言天地精氣皆竭於此,過此以外多難生子耳。倘過此精氣未竭,未嘗無子;人苟縱情多欲,妄自斫喪,致傷生化之源,少年精絕而終身無子者亦有之,何是異哉。況是篇下文帝曰:夫道者,年皆百數,能有子乎?岐伯曰:夫道者,能卻老而全形,身年雖壽,能生子也。蓋言合道之人,其材力自是非常,壽而生子,固有出人之表,不可以常數限也。
吳士揪問:《難經·二十七難、二十八難》曰:「脈有七經八脈,不拘於十二經,比於聖人圖設溝渠,通利水道,以備不然,天雨下降,溝渠溢滿,當此之時,旁需妄行,聖人不能圖也。」「人脈隆盛,入於八脈,為不還周,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,其受邪氣,畜則腫熱,砭射之也。
」徐氏注謂:「奇經八脈不能還周,不如十二經之循環不已,故一受邪氣,則邪氣即無從而出,惟用砭石以射之,則邪氣隨血以泄,病乃已也。」然與上文二十三難不合。二十三難云:「人二足蹻脈從足至目,長七尺五寸,二七一丈四尺,二五一尺,合一丈五尺;督脈任脈各長四尺五寸,二四八尺,二五一尺,共九尺,合之左右手足三陰三陽,共脈十六丈二尺,人一呼脈行三寸,一吸脈行三寸,呼吸定息,脈行六寸,二百七十息,脈行十六丈二尺,一周於身,一日一夜,凡一萬三千五百息,脈行五十度周於身,至平旦復會於手太陰,榮衛之行,周而復始,如環無端。
」據此而論,任督二蹻,其氣血何常不還周?證之《靈樞·脈度篇》,任督二蹻確在十六丈二尺之內,其脈度亦與此同,並無奇經八脈不拘於經、不還周等語,《難經》此說,其理可通乎否耶?
答曰:《難經·二十七難、二十八難》所云,不拘於十二經者,指十二經隧也,蓋言榮血行於經隧之中,始於手太陰肺,終足厥陰肝,復從肝上注肺,雖支別入督脈之道,而正經則至畜門而終,故《靈樞·營氣篇》曰:「常榮無已,終而復始。」又曰:「獨得行於經隧。
」此即所謂拘於十二經而還周,比於聖人圖設溝渠,通利水道,而奇經不與焉,故注云:「此獨行於經隧之血而名榮氣,榮於十二經脈之中,始於手太陰肺,終於足厥陰肝,與榮衛之榮氣循度應漏之不同也。」是以本篇論榮氣之行,外榮於十二經脈,內容於五臟六腑,其支者雖入於背脈,仍注於肺中,而任督及兩蹻不與焉。
(以上所說,俱詳《組織學講義》營氣運行之次篇正義中)又曰,其榮氣、宗氣行於脈中,以應呼吸,漏下者行於二十四脈,並任督兩躇共二十八脈,以應二十八宿者也,營氣、宗氣行於脈中者,應呼吸漏下晝夜而為五十營也,此方是《難經》二十三難所謂合任督兩蹻十六丈二尺,亦即《靈樞·脈度》篇所謂十六丈二尺也。
白話文:
文中討論了生育、壽命和經絡運行。首先,文章指出男子八十歲、女子七十歲後生育困難,但並非絕對,若精氣未竭仍有可能;縱慾傷身則可能年輕時就失去生育能力。文中引用《難經》中關於道家修煉者長壽且能生育的說法,指出這並非常理。
接著,文章質疑《難經》中關於奇經八脈不循行於十二經脈的說法,認為這與《靈樞》中描述的經絡運行規律相矛盾。《靈樞》中明確指出任督二脈及蹻脈的長度和運行規律,與《難經》的觀點相悖。
最後,文章解釋了《難經》中“不拘於十二經”的含義,指出指的是十二經脈的經隧,榮氣運行於十二經脈之中,周而復始,而奇經八脈則不參與其中。文章進一步解釋了榮氣、宗氣的運行規律,並指出《難經》和《靈樞》對經絡運行長度的描述並無衝突,只是描述角度不同。 最後提到更詳細的解釋可以在《組織學講義》中找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