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懶園醫語》~ 懶園醫語(卷二) (15)
懶園醫語(卷二) (15)
1. 懶園居士傅崇黻語錄
故《靈樞·經脈篇》曰足少阻之別,實則閉癃,虛則腰痛,蓋腎之部分雖在腰,而其通竅於二便者,上貫於腰脊,而又下貫於睪丸也。至於睪丸構造不過分左右,為男女而已,而構造之本始,實在於腎,此又西醫所不知也。
姜烈仙問:一男子體氣尚盛,並無病過,又無痰唾,每於夜寐時有所思索,則其夜必夢驚,其驚也似寐似醒,身欲轉側,作言語均不能如念,其故何也?
答曰:不寐證原因不一,不能一概而論,但據所問因思索而夢驚,且其驚也似寐似醒,此病由於臥時多思,因此心氣被伐,而神不守舍,始則不寐,繼則寐而不安,以至似寐非寐,身不轉動,言語不能自如,皆因心擾則神動,神動則夢驚,夢驚則神志昏昧,遂有轉動言語均不自如者,雖自疑為已醒,實則尚在夢寐中也,欲治此病,當去靜中之動,以養陰中之陽,蓋夜睬靜也,思索動也,寐時屏除思索,則靜中之動去矣,心藏神,為陽氣之宅,衛主氣,司陽氣之化,衛氣入陰則靜,靜則寐,正以陽有所歸,始神安而得寐,此即養陰中之陽也。
又問:一婦人平素身體薄弱,喜飲茶,而飯食少進,月事以四十日左右為期,此係何病?應用何藥?
答曰:身體薄弱,有本於先天所稟者,有由於勞傷所致者。喜飲茶而飯食少進,有因脾胃燥熱者,有因脾胃虛弱者。月事後期,有因血虛者,有因血滯者,有因血瘀者。丹溪曰:經先期而至者,血熱也,後期而至者,血虛也。
王子亨云:陽太過則先期至,陰不及則後期至,然先期而至雖曰血熱亦有虛而挾火者,亦有無火而先期至者,不得概視為血熱,後期而至雖曰血虛,然亦有血熱而燥瘀者,亦有血逆而留滯者,如血熱燥瘀則不得不用清補,如血逆留滯則不得不用疏利,同一後期不能執一。大凡身體薄弱,喜飲茶而飯食少進,月事後期至四十日者,其體必虛而非實,治宜補脾胃以資血之源,養腎氣以安血之至,忌用寒涼等藥,飲食亦然。
駱祖馨問:世人有癲狂病者,一時癡呆無知,怒罵無定;忽然仆倒,口角流涎,而手足抽筋甚至種種驚人之態,有作五畜之聲,俗語謂豬癲病,羊癲病是也,生於豬癲一病未嘗親睹,而羊癲一病則時有相見,其發也即所謂忽然仆倒、口角流涎,作綿羊之聲,久之兩目死,然四肢筋抽,或謂癲狂,或謂癲癇,及盡食而醒,復如常人,世有目為前生果報所致者,生實不信,夫稱之為病也,其必由臟腑所致,豈有歸於前生果報之理哉?敢問此病之原因及療治法。
答曰:癲與狂有別也《難經·二十難》云「重陽者狂,重陰者癲」。虞庶注曰:寸口為陽,重見陽脈三倍以上為重陽,其病狂,自高賢智,登高而歌,棄衣而走,罵詈不避親疏者為狂。尺中為陰,尺脈重見陰為重陰,其病名為癲,謂僵仆於地,閉目不醒,陰極陽復,良久方醒,此癲病也。
白話文:
懶園居士傅崇黻語錄
《靈樞·經脈篇》說,足少陰腎經的別絡如果實證,則會閉尿秘結;虛證則會腰痛。這是因為腎經雖然部分在腰部,但它與大小便的通道相通,向上貫穿腰脊,向下貫穿到睪丸。至於睪丸的構造,不過是分左右,男女而已,但其根本構造,卻在於腎臟,這是西醫所不知道的。
有人問:一位男子身體氣血尚盛,沒有患過病,也沒有痰唾,每當夜間睡覺時有所思考,就會做噩夢而驚醒,這種驚醒似睡非睡,想翻身、說話都做不到,這是什麼原因?
答:失眠的原因很多,不能一概而論。但根據你所說,因思考而導致夢中驚醒,而且驚醒時似睡非睡,這是由於臥時多思,心氣受損,神氣不守舍所致。一開始是睡不着,接著是睡着卻不安穩,以至於似睡非睡,身體不能翻動,言語也不順暢,都是因為心神擾動,神氣不安,導致夢中驚嚇,神志昏昧,所以身體不能轉動,言語也不自如。雖然自己覺得好像醒了,其實仍在夢中。要治療這種病,應該去除靜中之動,以養陰中之陽。夜晚應當安靜,思考則屬動,睡覺時摒除思考,則靜中之動就消除了。心藏神,是陽氣的住所,心主氣,掌管陽氣的運化,衛氣進入陰分則靜,靜則能睡,正是因為陽氣有所歸宿,神氣才能安寧而入睡,這就是養陰中之陽。
又問:一位婦女平素身體虛弱,喜歡喝茶,而飲食很少,月經周期大約四十天左右,這是什麼病?應該用什麼藥?
答:身體虛弱,有先天稟賦不足的原因,也有後天勞傷所致的原因。喜歡喝茶而飲食少,可能是脾胃燥熱,也可能是脾胃虛弱。月經後期,可能是血虛,也可能是血滯,也可能是血瘀。朱丹溪說:經期提前是血熱,經期延後是血虛。
王子亨說:陽氣過盛則經期提前,陰氣不足則經期延後。但經期提前雖然說是血熱,也有虛而挾火者,也有無火而提前者,不能一概而論為血熱;經期延後雖然說是血虛,但也有血熱而燥瘀者,也有血逆而留滯者。如果血熱燥瘀,就不能不用清補之藥;如果血逆留滯,就不能不用疏利之藥。同樣是經期延後,不能執著於一種治療方法。總之,身體虛弱,喜歡喝茶而飲食少,月經延後至四十天,其體質必定是虛而非實,治療應該補益脾胃以滋養血液的來源,滋養腎氣以調和血液的運行,忌用寒涼的藥物,飲食也要注意。
有人問:世上有些癲狂病人,一時癡呆不知,胡言亂語;忽然倒地,口角流涎,手足抽搐,甚至做出各種令人驚恐的動作,還會發出像各種動物的聲音,俗話說豬癲病、羊癲病就是這樣。我從未親眼見過豬癲病,但羊癲病卻時常見到,發病時就是忽然倒地,口角流涎,發出像綿羊的聲音,時間久了眼睛就會失去神采,四肢抽搐,有人說是癲狂,有人說是癲癇,等到吃飽了就醒了,恢復正常,世上有的人認為這是前世因果報應,我實在不信,既然稱為病,必定是由於臟腑所致,怎麼能歸咎於前世因果報應呢?請問這種病的原因和治療方法。
答:癲狂有區別。《難經·二十難》說:「陽盛則狂,陰盛則癲」。虞氏注釋說:寸口脈是陽脈,陽脈超過陰脈三倍以上為陽盛,其病為狂,表現為自認為聰明賢能,登高唱歌,脫衣奔跑,辱罵他人不避親疏。尺脈是陰脈,尺脈超過寸脈為陰盛,其病名為癲,表現為僵直地倒在地上,閉目不醒,陰極則陽復,很久才醒過來,這就是癲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