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懶園醫語》~ 懶園醫語(卷二) (10)
懶園醫語(卷二) (10)
1. 懶園居士傅崇黻語錄
曰:生聞醫理通於《易》理,已於《河圖》見之矣,敢問《洛書》之通於醫理者何如?曰:《洛書》之數起於一,例如去年辛酉之歲,陽明燥金司天,少陰君火在泉,中運少羽,歲水不及,《六元正紀大論》曰:災一宮,一為《洛書》所起之數,應在北方是也。明年癸亥之歲,厥陰風木司天,少陽相火在泉,中運少徵,歲火不及,《六元正紀大論》曰:災九宮,九為《洛書》陽盛之方,應在南方是也。參看下列諸圖:
邵洧源問:急者,收急也,緩者,弛緩也。觀中風門,張石頑之論,口眼喎斜云:左寒右熱,則左急而右緩,右寒左熱則右急而左緩,以寒則收縮故急,熱則弛縱故緩。其所以用桂枝酒煎搽之者,使寒者熱而得其平,急者緩而如其常也。然其云左喎搽右,右喎搽左者,不知其意之所在。
夫左喎者左寒而右熱,左急而右緩也,右喎者右寒而左熱,右急而左緩也。既左寒矣急矣喎矣,反搽其右,右寒矣急矣喎矣反搽其左,熱反搽之,寒反聽之,豈有是理哉?況其急也,收縮也,非其力止能收縮如是?以彼側之筋已緩矣,弛縱矣,不能再緩再弛縱,故止能收縮如是而已,若再用桂枝酒煎搽彼側,蓋加其熱度,使無可緩而再緩,而可弛縱而再弛縱,則此急也更急,收縮也更收縮,緩緩急急,縮其急,而弛其緩,此生之所以不知其意之所在也。
若欲從陰引陽從陽引陰,益他處之熱度,使之得傳達,至此而緩之熱之,則搽其與收縮部相近之處可也,何必搽彼側益其熱度,而使緩者更緩,急者更急乎?抑此乃一定不易之秘法,萬試萬驗之定律,無可以推之也?生不才譾陋,敢請夫子明教。
答曰:經云左右者,陰陽之通路,左為陽,右為陰,陰出於陽,陽入於陰,左右相交,故曰陰陽之道路也。經又云:陰勝則陽病,陽勝則陰病。陰勝陽,故陽急而陰緩;陽勝陰,故陰急而陽緩,然則陽病宜治其陰,陰病宜治其陽也明矣。
桂枝酒之效用,不在溫熱而在發散流通,蓋桂枝性味辛甘發散,酒能通行經絡,故其發散流通能使急者舒而緩者收,不然仲景用桂枝湯,治太陽中風,陽浮陰弱,發熱頭痛之症,何以無熱熱之禍耶?陽勝則陰病,以辛甘發散治其勝,而血脈流通,陰病自去;陰勝則陽病,以辛甘發散治其勝,而血脈流通,陽病自去,故左喎所以搽右,右喎所以搽左也。經云:「厥陰司天,風氣大來,木之勝也,民病眩轉目不識人,善暴僵仆」。
然則屬於風者,無論外感內傷,表證里證,皆木邪也,木鬱宜散,故寒宜發散,熱亦宜發散,與治熱用寒,治寒用熱之法,自不同也。曰:夫子所言,生益滋惑矣,張石頑云:左寒右熱,則左急而右緩,右寒左熱則右急而左緩,以風氣剛勁,寒冷非凡,故中處則寒則急,不中處則熱則緩,中處則邪盛,而正氣皆被逐,故寒故急,不中處則邪無,而彼側之正氣又歸之,故熱,故緩,則寒而急處為邪盛,熱而緩處為正足也明矣。夫子云:陰勝陽,故陽急而陰緩;陽勝陰,故陰急而陽緩。
白話文:
懶園居士傅崇黻語錄
有人問:聽說醫理與《易經》的道理相通,從《河圖》就能看出,請問《洛書》與醫理的關係如何?
答: 《洛書》的數始於一。例如去年辛酉年,陽明燥金司天,少陰君火在泉,中運少羽,歲水不及,《六元正紀大論》說:災在第一宮,一為《洛書》開始的數字,應在北方。明年癸亥年,厥陰風木司天,少陽相火在泉,中運少徵,歲火不及,《六元正紀大論》說:災在第九宮,九為《洛書》陽盛之方,應在南方。(參考相關圖表)
邵洧源問:急是指收縮,緩是指鬆弛。觀察中風,根據張石頑的論述,口眼歪斜的情況:左側寒涼右側溫熱,則左側收縮而右側鬆弛;右側寒涼左側溫熱,則右側收縮而左側鬆弛。因為寒則收縮故急,熱則鬆弛故緩。用桂枝酒煎熱塗擦,是為了使寒者溫熱恢復平衡,急者鬆弛恢復常態。但是他所說的左側歪斜塗擦右側,右側歪斜塗擦左側,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。
左側歪斜是左側寒涼右側溫熱,左側收縮而右側鬆弛;右側歪斜是右側寒涼左側溫熱,右側收縮而左側鬆弛。既然左側寒涼收縮歪斜了,反而塗擦右側;右側寒涼收縮歪斜了,反而塗擦左側,用熱的去塗擦寒的,寒的卻不去理它,這有道理嗎?況且,它之所以收縮變急,是因為它的力量只能收縮到這樣程度。由於另一側的筋脈已經鬆弛了,不能再鬆弛,所以只能收縮到這樣。如果再用桂枝酒煎熱塗擦那一側,增加它的熱度,使它無法再鬆弛,那麼這種急迫狀態會更急,收縮會更收縮。緩緩急急,加劇其急,加劇其緩,這就是我不明白的地方。
如果想要引導陰陽,增加其他部位的熱度,使之傳導,到此處再緩和溫熱它,那麼塗擦與收縮部位相近的地方就可以了,為何非要塗擦另一側增加它的熱度,反而使鬆弛的更鬆弛,急迫的更急迫呢?難道這是某種固定不變的秘法,萬試萬驗的定律,不能推論的嗎?我愚鈍,不敢妄加揣測,懇請老師指教。
答:經書說左右是指陰陽的通道,左為陽,右為陰,陰從陽而出,陽入陰而交,左右相交,所以稱為陰陽的道路。經書又說:陰盛則陽病,陽盛則陰病。陰勝於陽,所以陽急而陰緩;陽勝於陰,所以陰急而陽緩,那麼陽病應該治療其陰,陰病應該治療其陽,很明顯了。
桂枝酒的功效,不在於溫熱而在於發散通暢。桂枝性味辛甘發散,酒能通行經絡,所以它能發散通暢,使急者舒緩,緩者收斂。否則,仲景用桂枝湯治療太陽中風,陽浮陰弱,發熱頭痛的症狀,怎麼沒有熱上加熱的禍患呢?陽盛則陰病,用辛甘發散治療其盛,則血脈通暢,陰病自除;陰盛則陽病,用辛甘發散治療其盛,則血脈通暢,陽病自除,所以左側歪斜所以塗擦右側,右側歪斜所以塗擦左側。經書說:「厥陰司天,風氣盛行,木氣旺盛,百姓患眩暈,轉圈,目不識人,常突然僵倒。」
那麼屬於風的,無論外感內傷,表證里證,都是木邪。木鬱則宜疏散,所以寒者宜發散,熱者也宜發散,與治熱用寒,治寒用熱的方法,自是不同的。
問:老師所言,讓我更加迷惑了。張石頑說:左側寒涼右側溫熱,則左側收縮而右側鬆弛;右側寒涼左側溫熱,則右側收縮而左側鬆弛。由於風氣剛勁,寒冷非常,所以受邪處寒則急,未受邪處熱則緩。受邪處邪氣盛,正氣都被逼迫,所以寒而急;未受邪處邪氣少,而另一側的正氣又歸來,所以熱而緩,則寒而急處為邪盛,熱而緩處為正氣充足,很明顯了。老師說:陰勝陽,故陽急而陰緩;陽勝陰,故陰急而陽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