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懶園醫語》~ 懶園醫語(卷一) (15)

回本書目錄

懶園醫語(卷一) (15)

1. 答中醫專門學校學生問

一西醫不言陰陽,專以形氣立說,抑知形氣即陰陽也,例如彼言氧氣能養物,取水銀、白礬、硝石燒之,氧氣即出,能養百果羹肉皆不壞,不知此即中國所謂陰氣也。中國以冰養果羹,即取其純陰不化,水銀等亦純陰,故多養氣耳。又化學言人吸空中氧氣而活,空中之氧氣即中醫所謂天陽也,然則同一言陰陽,不如中醫以陰陽兩字括之為言簡而意當。

一西洋天學言,空氣有冷熱相吸而成風,夏月熱帶在北,則風從南至,冬月熱帶在南,則風自北來。中醫曰:東方生風,風生木,南方生熱,熱生火。西學言風之南北是陰陽兩異也。中醫言風自東方是陰陽交應也,同一不外陰陽,不如中醫言陰陽之直捷通快。

一化學以鋼擊石,所生之熱與鋼煉磨下石屑與空中氧氣化合而燃,鑽木相磨亦與空中氧氣化合而燃,是氧氣雖生於金石,實無非陽氣,陽氣者無形之氣,金石者有形之質,質與氣即中醫所謂陰與陽也。

一格致學謂草木自根芽子核而生,泥土是物質腐爛而成,不知草木雖有根芽,非風噓雷鼓不發,泥土雖由腐化,非濕氣熏蒸不爛,是即中醫所謂風生木,濕生土也。

一西人謂水是氫氧氣所化,以冷玻璃罩之,則與空中氧氣化合為水珠,放水銀盆內燒之,復化為水,然則冷玻璃與水銀皆寒性物也,與中醫寒生水之義實相通。

以上各條即中醫所謂五運六氣。西人雖不言五運六氣之陰陽,而何一不在五運六氣陰陽之內,特西人言之而不能知之,中醫知之而兼能言之耳。然此皆至淺至陋之說也,若語高深,尚宜徐徐以待子之進步焉。

張豪問曰:五臟井、榮、腧、經、合共五十五穴,生聞之矣,維此五者有不依穴道次序而行,何也?例如足厥陰肝經井,大敦也,榮,行間也,腧,太衝也,而合則在曲泉,其間尚越有蠡溝、中都、膝關三穴,諸如此類,不勝枚舉,且此五穴其性質是否盡同,抑是各異?再此五穴與吾人之身體有無特別之關係?乞夫子垂教焉。

答曰:此五者不依穴道次序而行,卻是性質不同,卻是與吾人身體有特別之關係也。《靈樞·九針十二原》篇云,經脈十二,絡脈十五,凡二十六氣,以上下所出為井,所溜為榮,所注為俞,所行為經,所入為合。二十七氣者,即經脈十二,絡脈十五,合而為二十七也。經所謂以上下者言二十七氣,藉此井、榮、腧、經、合諸穴以行上下也,此即子所謂特別關係耳。

其始出之穴為井,井者為山下之井,泉始出,氣正深也,水從此而流則為榮,榮者急流小水也,又從此而注則為俞,腧者灌注而輸運之也,又從此經過之則為經,經者脈氣大成也,又從而有所會則為合,合者入合於內也。

此非即子所謂性質不同者乎?惟出於井,流於榮,注於腧,行於經,入於合,始二十七氣由內而外,由外而內,循環不已,其關係於吾身者,豈淺鮮乎?是以不能與他穴同依次序而言也。

白話文:

答中醫專門學校學生問

一位西醫不談陰陽,只從形體和氣的角度講述,卻不知道形體和氣就是陰陽。例如,西醫說氧氣能使萬物生長,他們將水銀、白礬、硝石燒灼,就能得到氧氣,這種氧氣能使水果、肉類都不腐壞,他們卻不知道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陰氣。中醫用冰來保存水果和肉類,就是利用其純陰不化的特性,水銀等也是純陰之物,所以具有保氣的作用。又,化學說人吸入空氣中的氧氣而生存,空氣中的氧氣就是中醫所說的陽氣。因此,同樣是講陰陽,中醫用陰陽兩個字概括,更簡潔明瞭。

西方的天文學說空氣冷熱相吸而產生風,夏天熱帶在北方,風就從南方來;冬天熱帶在南方,風就從北方來。中醫則說:東方生風,風生木,南方生熱,熱生火。西學說風的南北向是陰陽的區別,中醫說風從東方來是陰陽的交替作用,其實都離不開陰陽,但中醫用陰陽來說明更直接簡潔。

化學說用鋼鐵敲擊石頭產生的熱,以及鋼鐵磨擦石頭產生的粉末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而燃燒,鑽木取火也是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而燃燒。所以,雖然氧氣產生於金石,但它本質上是陽氣,陽氣是無形的氣,金石是有形的物質,物質與氣體就是中醫所說的陰與陽。

格致學(物理學)認為草木從根芽種子生長,泥土是物質腐爛而成,卻不知道草木雖然有根芽,沒有風吹雷打就不會生長;泥土雖然由腐敗物質形成,沒有濕氣薰蒸就不會腐爛,這正符合中醫所說的風生木,濕生土。

西人說水是由氫氣和氧氣化合而成,用冷的玻璃罩住水蒸氣,它就會與空氣中的氧氣結合形成水珠;把水倒在水銀盆中加熱,又會變成水蒸氣。那麼冷的玻璃和水銀都是寒性的物質,這與中醫寒生水的道理是相通的。

以上幾點都屬於中醫所說的五運六氣。西人雖然不談五運六氣的陰陽,但所有這些現象都在五運六氣陰陽的範圍之內,只是西人能說卻不能理解,而中醫既能理解又能用語言表達。然而,這些都只是淺顯的論述,若要深入探討,還需等待你的進一步學習。

張豪問道:五臟的井、榮、腧、經、合五種穴位共計五十五個,我聽說過,但這五種穴位並不都按照經絡的順序排列,這是為什麼呢?例如足厥陰肝經的井穴是大敦,榮穴是行間,腧穴是太衝,而合穴卻在曲泉,其間還有蠡溝、中都、膝關三個穴位。諸如此類的例子不勝枚舉,而且這五個穴位的性質是否完全相同,還是各不相同?這五個穴位與我們的身體是否有特殊的關係?請老師指教。

答道:這五種穴位不按照經絡順序排列,是因為它們性質不同,並且與我們的身體有特殊的關係。《靈樞·九針十二原》篇說,經脈十二,絡脈十五,共有二十七種氣,從上下冒出的地方是井穴,氣體流動的地方是榮穴,氣體注入的地方是腧穴,氣體流動經過的地方是經穴,氣體匯合的地方是合穴。這二十七種氣,就是十二經脈和十五絡脈的總和。經文中所謂的上下,是指二十七種氣藉助井、榮、腧、經、合這些穴位來進行上下運行,這就是你所說的特殊關係。

最開始冒出的穴位是井穴,井穴好比山下的井,泉水從這裡冒出,氣最深厚;水從這裡流動就成了榮穴,榮穴好比急流的小溪;又從這裡注入就成了腧穴,腧穴好比灌注輸運;又從這裡經過就成了經穴,經穴好比脈氣發展成熟;又從這裡匯合就成了合穴,合穴好比內部匯合。

這不正是你所說的性質不同嗎?氣從井穴出發,流向榮穴,注入腧穴,經過經穴,進入合穴,二十七種氣由內而外,由外而內,循環往復,它與我們身體的關係豈能不密切?因此,它們不能和其他穴位一樣按順序排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