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懶園醫語》~ 懶園醫語(卷一) (14)

回本書目錄

懶園醫語(卷一) (14)

1. 答中醫專門學校學生問

陰者質、陽者神,神即氣、質即形,五行之運,在天為無形之氣,在地為有象之形,在人為有形有氣,欲察人身之病,形與氣不可偏廢。西醫重解剖,只能驗死屍之形(人死則氣散)不能見生人之氣,中醫知陰陽五運,既能洞察生人之形,又能洞明生人之氣,此中優劣不辨自明,特恐子粗心浮躁,不肯細心研究,徒冒優者之名,泛鶩劣者之賣,則自求舍勝而處敗,吾實為子悲也。

又問曰:陰陽二字中醫之門面話,身半以上為陽,身半以下為陰,表為陽,里為陰,以言乎內,五臟屬陰,六腑屬陽,細繹前言,殊難洞悉底蘊,何以同此軀幹有身半以上為陽,身半以下為陰之別,何以有表為陽,里為陰之別?同居膜原之內,何以有五臟屬陰,六腑屬陽之分,陰陽二字愈沿愈多,甚至各臟分陰陽,各腑又分陰陽,求之真理無可證明,伏望夫子發宏論,一一條分縷析,以釋生疑。

答曰:子以陰陽二字為門面話,我以子此言為門外漢,天下惟門外漢不知內容之美富,但於門外徘徊,只看見一門面,故僅知門面而已,若欲執門外漢而告以內容,是猶執盲人而語美景,恐盲人未必能信,然吾終不忍不言,而使子終身徘徊於門外也。

何謂陰陽?陰陽者即《周易》所謂兩儀也,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生八八六十四卦,推而至於一名一物,無一能逃陰陽二字之中,散則為萬殊,合則為一體,此《易》理也。醫理通於《易》理,故醫者不能廢陰陽以言學,但此只可為知者道,不足為門外人言也。

今子既有問吾,且就至淺至顯者言之,姑為盲人引路,至於能入門與否,權在學者自操,我不能強也。子雖不知陰陽,子豈不知明暗乎,一日之間,自朝至暮,明也,自晚至曉暗也,暗即陰,明即陽,此固盡人知之者也。身半以上嚮明,身半以下向暗,表在表面嚮明,里在裡面向暗,五臟屬於里,故向晴,六腑屬於表,故嚮明。

《六微旨大論》云:天樞以上天氣主之,天樞以下地氣主之,人身應天地,故人之腰,猶天之樞,腰以上天氣主之,故身半以上為天為陽;腰以下地氣主之,故身半以下為地為陰。肝之腑膽也,故肝與膽相表裡;脾之腑胃也,故脾與胃相表裡;肺之腑大腸也。故肺與大腸相表裡;心之腑小腸也,故心與小腸相表裡;心包絡之腑三焦也,故心包絡與三焦相表裡;腎之腑膀胱也,故腎與膀胱相表裡。六腑皆表也,五臟皆里也,表為陽,里為陰,故六腑皆屬於陽,五臟皆屬於陰。

此乃最淺最顯之道何待細繹,而始知底蘊,何至無真理可證明,此等極淺極顯者之理,子尚不能明曉,若語子以天地之大,萬物之眾,各有陰陽,子有不頸縮舌伸,嚇得汗流夾背乎?故吾不敢驟語子以高深,姑再另用至淺至陋之說,以為引喤,希望子有茅塞頓開之一日,試分條如下。

白話文:

答中醫專門學校學生問

陰陽的本質是物質和精神,精神就是氣,物質就是形體。五行運行,在天是無形的氣,在地是有形的物質,在人體則兼具形體和氣。想要觀察人體的疾病,形和氣都不能忽略。西醫重視解剖,只能觀察死人的形體(人死氣散),無法看到活人的氣,而中醫懂得陰陽五行的運行,既能觀察活人的形體,又能洞察活人的氣,兩者的優劣立見分曉。我擔心你粗心浮躁,不肯用心研究,徒有中醫的名號,卻只賣弄西醫的技巧,結果捨棄長處而取其短處,我替你感到惋惜。

學生又問:陰陽二字是中醫入門的基本概念,身體上半部分屬陽,下半部分屬陰;表面屬陽,內部屬陰;臟腑方面,五臟屬陰,六腑屬陽。細細推敲之前的解釋,卻很難理解其根本原因。為何同一軀幹,會有上半身屬陽、下半身屬陰的區別?為何會有表面屬陽、內部屬陰的區別?在同樣的體膜內,為何五臟屬陰,六腑屬陽?陰陽的概念越來越多,甚至每個臟腑都分陰陽,這些都找不到明確的證據,希望老師能詳細解釋,讓我明白這些疑惑。

我回答說:你把陰陽二字當成入門的表面話語,我則認為你還是個門外漢。只有門外漢才不懂得陰陽學說的豐富內涵,只在門外徘徊,只看到一個門面,所以只知道表面而已。如果要向門外漢解釋內涵,就像對盲人描述美麗的風景,盲人可能未必能理解。但我還是不忍心不講,讓你終身徘徊在門外。

什麼是陰陽?陰陽就是《周易》中所說的兩儀。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生六十四卦,推而廣之,天下萬物,沒有任何東西能逃脫陰陽的範疇,分散開來是萬千不同的事物,結合起來則是一個整體,這就是《易經》的道理。醫學道理和《易經》的道理相通,所以學醫的人不能拋棄陰陽的概念。但這只能向明白的人解釋,不適合向門外漢講解。

既然你問我,我就從最淺顯易懂的方面講起,姑且當作給盲人引路,能不能入門,就看你自己的努力了,我不能強求你。你雖然不懂陰陽,但你總知道明暗吧?一天之中,從早到晚是明亮的,從晚到早是黑暗的,黑暗就是陰,明亮就是陽,這一點人人都知道。身體上半部分朝向陽光,下半部分朝向陰影,表面朝向陽光,內部朝向陰影,五臟屬於內部,所以屬陰;六腑屬於外部,所以屬陽。

《六微旨大論》說:肚臍以上由天氣主宰,肚臍以下由地氣主宰,人體順應天地,所以人的腰部就像天的樞紐,腰部以上由天氣主宰,所以上半身屬天屬陽;腰部以下由地氣主宰,所以下半身屬地屬陰。肝的腑是膽,所以肝和膽相表裡;脾的腑是胃,所以脾和胃相表裡;肺的腑是大腸,所以肺和大腸相表裡;心的腑是小腸,所以心和小腸相表裡;心包絡的腑是三焦,所以心包絡和三焦相表裡;腎的腑是膀胱,所以腎和膀胱相表裡。六腑都屬表,五臟都屬裡,表為陽,裡為陰,所以六腑都屬陽,五臟都屬陰。

這些是最淺顯易懂的道理,何必細細推敲才能明白其根本,何必說找不到證據?這些最淺顯的道理你都理解不了,如果我跟你講天地之大,萬物之多,各有陰陽,你不得嚇得目瞪口呆,汗流浹背嗎?所以我不敢一下子跟你講高深的道理,姑且再用最淺顯的比喻來引導你,希望你有一天能豁然開朗。讓我分條說明如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