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懶園醫語》~ 懶園醫語(卷一) (12)

回本書目錄

懶園醫語(卷一) (12)

1. 答中醫專門學校學生問

至於所居部位,西醫曰肝在於右,中醫刺禁論曰,肝生於左,滑氏注云,肝之為臟其治在左,其臟在右脅右腎之前,並胃著脊之第九椎,然則肝明明在右,中醫早已言矣。刺禁論注,所謂生於左者,言所生之氣應於左,故所治亦當在左耳,不然何以不曰居於左而曰生於左乎?至於居中之說,尤不待辨。心在肺之下,膈之上,不偏左右而居中,此因盡人皆知也。

然《素問·陰陽離合論》云:廣明之下名曰太陰,廣明者心太陰者脾也,太陰之前名曰陽明,陽明者胃也。太衝之地名曰少陰,太衝者衝脈也,少陰者腎也,少陰之上名曰太陽,太陽者膀胱也。少陰之前名曰厥陰,腎前之上,肝之位也。然則廣明居南方之正,太衝居北方之正,其餘者只言上下前後,而不言左右,是可知皆居於中也。所謂在右脅右腎之前者,指肝以下部分而言也。

所謂並胃著脊之第九椎者,指肝之上部分所繫之處而言也,脊居背之中央,則肝實繫於中而偏於右上部分,居中下部分偏右耳。要之,肝臟所靠脊,前連膈上半,在膈下實不在左,所謂左者,不過應東方震木,而氣在左耳,故診脈分部左右,亦應其氣化而分,非以形而分也。

王士斌問曰:勞風病在肺下,乃足少陰腎經受病,與傷寒一日太陽表病迥不相同,何病理學教師云:二症皆是足太陽膀胱表病,生不明奧義,祈夫子明以教我。

名曰:《素問·評熱病論》云,勞風發在肺下,勞風者因勞傷風也,肺下者,在內則胸膈之間,在外則四椎五椎之間也,風受於外,則病因在內。王太僕云,勞謂腎勞也,腎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,故腎勞風生上居肺下也,腎與膀胱為一合。又《素問·熱論》篇云,傷寒一日巨陽受之,巨陽者足太陽也,為三陽之表,而脈連風府,凡病傷寒者多從太陽始,故傷寒一日,太陽表病與勞風同為太陽表病也。

又問曰:西醫謂人之知覺在腦,中醫謂人之知覺在心孰非孰是。

答曰:皆是也,西醫謂腦筋主知覺運動,大腦在前小腦在後,中為中腦,有裂有回,分歧疊積,耳目口鼻皆通於腦,腦經分布又散行於臟腑肢體,凡知覺運動,皆腦司之也。至於腦汁是何物所生,西醫不知,而中醫則知,為腎所生也。蓋腎精生髓,由脊上行,以入於腦,是為髓海,在頭者名腦,在眾骨中者名髓,《內經》蓋分為二,故云髓會、絕骨,而後人與骨、脈、膽、胞合為六者,則亦分為二而言之也。故西醫治腦無的藥,而中醫則知臟腑經脈,皆交於腦,源流出入,治源,即所以治流耳。

中醫云,人之有知覺,神主之也,神乃生於腎中之精氣,而上歸干心,腎為陰精,內含陽精,外護心臟之火,所以光明朗潤,而能燭物。蓋神即心火,得腎陰濟之而心中湛然,神明出焉。故曰心藏神,所以心血不足,則神煩,心火不足則神怯,風疾入心,則神昏也。腎生精,精生髓,精髓充足,而伎巧出焉。

白話文:

答中醫專門學校學生問

關於肝臟的位置,西醫認為在右側,但中醫的《刺禁論》則說肝臟「生於左」。滑氏在其註解中說明,肝臟的「治」在左側,「臟」則在右脅、右腎前方,並連接著胃部,靠近脊椎的第九節椎骨。看起來肝臟明明在右側,中醫早就有記載了。但《刺禁論》註解中所說的「生於左」,指的是肝臟所產生的氣血運行於左側,因此其治療也應在左側。否則,為何不用「居於左」而用「生於左」呢?至於說肝臟位於中間的說法,更是不需要多加辯解。心臟位於肺臟下方,膈膜上方,不偏左也不偏右,居於中間,這都是眾所周知的事實。

然而,《素問·陰陽離合論》中記載:「廣明之下名曰太陰,廣明者心太陰者脾也,太陰之前名曰陽明,陽明者胃也。太衝之地名曰少陰,太衝者衝脈也,少陰者腎也,少陰之上名曰太陽,太陽者膀胱也。少陰之前名曰厥陰,腎前之上,肝之位也。」這段文字說明,廣明(心)居於南方正中,太衝(衝脈)居於北方正中,其餘臟腑只說明上下前後位置,沒有提及左右,可見它們都位於身體的中間。所謂「在右脅右腎之前」,是指肝臟下部的位置;「並胃著脊之第九椎」,是指肝臟上部所繫的位置。脊椎位於背部的中央,因此肝臟實際上是繫於身體中央,但偏向右上方,下部則偏向右側。總而言之,肝臟依靠脊椎,前面連接著膈膜上半部,在膈膜下方,並不在左側。「左」指的是它應東方震木之氣,氣血運行於左側,所以診脈時分部左右,也是根據氣血的運行而分,而不是根據臟器的形狀來分。

王士斌問道:勞風病位於肺下,是足少陰腎經受病,與傷寒一日太陽表病截然不同,為何病理學老師說這兩種病都是足太陽膀胱表病呢?我不明白其中的奧妙,希望老師能為我解惑。

回答如下:《素問·評熱病論》記載,勞風病發於肺下,勞風是由於勞累而受風寒所致。肺下,內在指胸膈之間,外在指第四、五節椎骨之間。風寒從外侵襲,病因卻在內。王太僕說,「勞」指的是腎臟勞損,腎經從腎上貫穿肝膈,進入肺部,所以腎臟勞損導致的風寒之邪上行,位於肺下。腎與膀胱相通。又《素問·熱論》記載,傷寒一日,巨陽(足太陽膀胱經)受邪,巨陽為三陽之表,脈絡連接風府穴。凡是傷寒病,大多從太陽經開始,所以傷寒一日,太陽表病與勞風病都屬於太陽表病。

又問:西醫認為人的知覺在大腦,中醫認為在心臟,哪個正確呢?

回答:都對。西醫認為腦神經主宰知覺和運動,大腦在前,小腦在後,中間為中腦,腦部有裂隙和回旋,結構複雜,耳、目、口、鼻都與大腦相連,腦神經遍布全身臟腑和四肢。所有的知覺和運動,都是由大腦來控制。至於腦髓的來源,西醫不清楚,而中醫知道,是腎臟所生。因為腎精化生髓,從脊柱向上運行,進入大腦,形成髓海。在頭部的稱為腦,在其他骨骼中的稱為髓。《內經》將其分為二,稱為髓會、絕骨。後人將骨、脈、膽、胞與之合稱六腑,也是分為兩部分來說的。所以,西醫治療腦疾沒有特效藥,而中醫則知道臟腑經脈都與大腦相通,源頭和流向都聯繫在一起,治療源頭就能治療疾病。

中醫認為,人的知覺是由神來主宰的。神產生於腎臟的精氣,然後上歸於心臟。腎臟屬陰精,內含陽精,外護心臟的陽火,使心神光明朗潤,能夠感知外界事物。神就是心火,依靠腎陰的滋養,使心神平和安靜,神明才能顯現。所以說「心藏神」。如果心血不足,則神煩;心火不足,則神怯;風寒之邪入心,則神昏。腎臟生精,精生髓,精髓充足,則智慧才能產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