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懶園醫語》~ 懶園醫語(卷一) (9)
懶園醫語(卷一) (9)
1. 答中醫專門學校學生問
答曰:《靈》、《素》兩經並無命門之說,雖《靈樞·根結衛氣》、《素問·陰陽離合》等篇云:太陽根結於至陰,結於命門者目也,此蓋指足太陽經之睛明穴而言,非指此也,因睛明所夾之處為腦心乃至命之處,故以此為名耳。此外,並無兩腎間及右腎為命門之說,惟《難經·三十六難》云:「腎兩者,非皆腎也,其左者為腎,右者為命門。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,元氣之所繫也,男子以藏精,女子以系胞」。
王叔和因之,張隱菴非之,後世莫衷一是。夫以命門為男子藏精,女子系胞則可,以右腎為命門則不可,誠如其言,試問右腎藏精,左腎藏何物乎?又《難經·三十九難》云:命門氣與腎相通。謂氣與腎相通則可,謂右腎為門則不可,夫腎具水火,中系屬命門,故督脈經外俞命門一穴,在十四椎之間是命門,與腎原非兩物也。
《黃庭經》云:上有黃庭下關元,後有幽門前命門,又曰閉塞命門似玉都,然則命門為藏精之所無疑矣。又曰:丹田之中精氣微,玉房之中神門戶。梁邱子注曰:男以藏精,女以約血,故曰門戶,又曰關元之中,男子藏精之所。陽元子曰:命門者,下丹田精氣飛出之處也。是皆醫家所未言,而道家言之,實足為此發明者也。
《脈經》云:腎與膀胱合為一腑,合於下焦,在關元之後,又曰:腎名胞門子戶,夫所謂子戶者,即子宮也,即玉房之中也。凡男精女血皆存乎此,子由是而生,故曰子宮者,實由男女之通稱也。道家名之曰丹田,以先天真一之氣藏乎此也;醫家名之曰血室,以任沖之脈盛於此,則天癸如期也。由是觀之,惟陳氏所云近是,要之腎與命門實非兩物。
道家煉丹曰「坎中離」坎即腎;命門者,一點真陽即坎中之離也。廣言之則命門者,子宮之門戶,子宮者腎臟藏精之腑也。腎為北方之水,所以蓄坎中之真陽而司北門之鎖鑰,而其所以為鎖鑰者,正賴命門之閉固,此命門與腎本同一氣,而為先後天立命之門戶也;約言之,則腎即命門,命門即腎耳。
諸家拘於形,泥於跡,或以左右分水火,或謂兩水中夾一火,沾沾於形跡,皆拘執不化之見也。
又問曰:經云,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。又云,手厥陰經主心包絡。高士宗云,膻中者即心包絡也,此說是同一物也。《醫綱》云,心包絡是心上之黃脂,而別為一經與上焦相表裡,膻中者即胸中膈膜之上,心肺之旁空處也,此說不同,敢間孰是?
答曰:二說本非兩歧也。但膻中二字,當分讀,不當連讀,膻一物,膻之中又一物也。心包一臟,《難經》言其無形,滑伯仁曰:有形在心下,橫膜之上,豎膜之下,其與橫膜相黏,而黃脂裹者心也,脂漫之外,有細筋膜如絲,與心肺相連者,心包絡也。然則心包在膈膜之上,心肺之旁空處也明矣。
白話文:
答中醫專門學校學生問
關於命門的說法,《靈樞》和《素問》並沒有明確提及。雖然有些篇章提到「太陽根結於至陰,結於命門者目也」,指的是足太陽經的睛明穴,因為睛明穴附近是腦、心臟及生命要害之處,所以才稱為命門。除此之外,並沒有說命門在兩腎之間或右腎的說法。《難經》中提到:「腎兩者,非皆腎也,其左者為腎,右者為命門。命門者諸神精之所舍,元氣之所繫也,男子以藏精,女子以系胞」。
王叔和同意這個說法,張隱菴則不同意,後世眾說紛紜。認為命門是男子藏精,女子系胞的地方可以理解,但認為右腎是命門則不可取。試想,如果右腎藏精,那麼左腎藏什麼呢?《難經》中也說:「命門氣與腎相通。」氣與腎相通可以理解,但說右腎是命門則說不通。腎臟具有陰陽二氣,命門位於腎臟之中,督脈的命門穴位於第十四椎骨之間,與腎臟並非兩個不同的東西。
《黃庭經》中提到:「上有黃庭下關元,後有幽門前命門」,又說「閉塞命門似玉都」,可見命門是藏精之所。書中也提到丹田和玉房。梁邱子注釋說:男子以藏精,女子以系胞,故稱之為門戶;關元是男子藏精的地方。陽元子也說命門是下丹田精氣飛出之處。這些都是醫家未曾提及,而道家所言,足以闡明命門的意義。
《脈經》說:腎與膀胱合為一腑,位於下焦,在關元之後,又稱腎為胞門子戶,即子宮,也就是玉房。男女的精血都存在這裡,子女由此而生,所以稱為子宮。道家稱之為丹田,指先天真一之氣藏於此處;醫家稱之為血室,因為任脈和衝脈在此處旺盛,則天癸能如期而至。由此可見,陳氏的說法比較接近事實,總而言之,腎與命門並非兩個不同的東西。
道家煉丹術語「坎中離」,坎指腎,命門就是坎中的一點真陽之氣。廣義來說,命門是子宮的門戶,子宮是腎臟藏精的臟腑。腎屬北方之水,儲藏坎中真陽之氣,掌管北門的鎖鑰,而其能成為鎖鑰,正是依靠命門的閉合。因此,命門與腎本是同出一氣,是先天和後天立命之門戶;簡而言之,腎就是命門,命門就是腎。
許多人拘泥於形體,執著於現象,或以左右分陰陽,或認為兩腎之間夾著一火,都停留在形體的認識上,這是拘執不化的觀點。
關於膻中和心包絡的關係,經書說:「膻中者,臣使之官,喜樂出焉。」又說:「手厥陰經主心包絡。」高士宗認為膻中就是心包絡,認為是同一個東西。《醫綱》則說心包絡是心臟上方的黃脂,另為一經,與上焦相表裡;膻中位於胸部膈膜之上,心肺旁邊的空處,這兩種說法不一致,請問哪個正確?
這兩種說法並非完全矛盾。但「膻中」二字應分開讀,不應連讀。「膻」是一物,「膻之中」又是另一物。心包絡是一個臟器,《難經》說它無形,滑伯仁則說它有形,位於心臟下方,橫膈膜之上,豎膈膜之下,與橫膈膜相連,被黃脂包裹著;黃脂外面有細筋膜,像絲線一樣與心肺相連。因此,心包絡位於膈膜之上,心肺旁邊的空處是明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