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軒醫語》~ 素軒醫語 (4)

回本書目錄

素軒醫語 (4)

1. 十五 陰陽表裡寒熱

予又廣陰陽之說曰:夫言藥性之陰陽,則表者為陽,里者為陰。故善調湯劑者,迂夫表裡宜兩解,則兩解之矣。仲景之書,麻黃與石膏相偶,桂枝與大黃同群,乃其例也。後世因之,世有涼膈散、通聖散諸方,斯可謂善述已。又廣之曰:夫言藥性之陰陽,則寒者為陰,熱者為陽。

故善調湯劑者,迂夫宜寒熱並用,則井用之矣。仲景之書,附子與芍藥為伍,乾姜與芩連並煎,乃其例也。後世因之,以有溫脾湯、左金丸諸制,斯可謂善述已。夫陰陽二字,乃動靜體甲之代詞,其函義本不止此。兩間所有,皆不出陰陽之範圍,或動而向緊張方面,呈效用而為能力,即陽也。

或靜而向緩弛方面,成形體而為質點,即陰也。自俗士不識陰陽之真解,而謬妄之障霧,遂充塞於學界,又豈特醫道一端為然哉。

白話文:

我進一步闡述陰陽的觀點:談到藥性的陰陽,表證屬陽,裡證屬陰。所以善於調配湯劑的人,會理解表裡都需要治療,才能徹底治癒。張仲景的著作中,麻黃和石膏配伍,桂枝和大黃同用,就是這樣的例子。後世以此為基礎,創造出涼膈散、通聖散等方劑,可謂很好的繼承和發揚。

我又進一步闡述:談到藥性的陰陽,寒性藥屬陰,熱性藥屬陽。所以善於調配湯劑的人,會懂得寒熱並用,才能徹底發揮藥效。張仲景的著作中,附子與芍藥配伍,乾薑與黃芩、黃連同煎,就是這樣的例子。後世以此為基礎,創造出溫脾湯、左金丸等方劑,可謂很好的繼承和發揚。

陰陽二字,是動靜、體用等概念的代名詞,其涵義遠不止於此。世間萬物,都離不開陰陽的範疇。或是動的、趨向緊張的方面,展現功效和能力,就是陽;或是靜的、趨向鬆弛的方面,形成形體和物質,就是陰。因為一般人不懂陰陽的真正含義,所以謬誤的觀念就充斥學術界,醫學方面更是如此。

2. 十六 贊鹽山張錫純

夫農軒之經,長沙之論,照如日月固已,而後世習俗,皆置之高閣,而以為遠迂,坐使日月障於雲翳而無光,豈不大可嘆乎?若夫生於世之唇,發至論之神,悟「抑者舉之」之旨,而有升陷之作。體「直上直下」之脈,而制參赭之方。於主往來寒熱之山茱,遂試驗之,以為扶危濟傾之大藥。

於性微寒之石膏,遂重任焉,以為治溫之金丹。若鹽山張氏者,彼其於世,未數數然也。夫能幹上下升降之原,性味功能之故,固所謂技而進乎道者矣。而陳修園謂代赭不可重投,惲鐵樵謂旋覆未宜強鎮,皆未深乎實驗,而輕下武斷者。其於喻、柯(喻嘉言、柯韻伯)之說,尚不曾則柯而深喻也。

「賢者一言不智」,君子有譏焉。

白話文:

農氏和長沙氏的醫學理論,如同日月般光明磊落,早已存在。但後世習俗卻將它們束之高閣,認為過於深奧難懂,導致這些寶貴的醫學知識被蒙蔽,黯淡無光,實在令人惋惜!

然而,那些真正有天賦的醫生,能領悟「抑者舉之」的精髓,創造出升降調和的治療方法;能體會「直上直下」的脈象規律,制定出運用參、赭藥物的處方。他們甚至能將原本用於治療往來寒熱的山茱萸,運用於危急重症的搶救,成為救命的良藥;也能充分運用性味微寒的石膏,發揮其治療溫熱病的功效,如同金丹妙藥一般。像鹽山張氏這樣的醫生,在世上並不多見。

他們能夠深刻理解藥物升降的原理,以及藥物的性味和功效,真正達到了「技進乎道」的境界。而陳修園認為代赭石不能重複服用,惲鐵樵認為旋覆花不宜強行鎮吐,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缺乏深入的實驗驗證,就輕易下結論。他們對喻嘉言、柯韻伯的醫學理論,也未能深入研究和理解。

「賢者一言不智」,君子對此有所批評。

3. 十七 風溫汗解辨

柯韻伯之注大論也,疑麻杏甘石湯證二條論文之有誤,而改汗出句為無汗。夫有汗不得用麻黃,改之誠是也。及其作《附翼》也,乃謂風溫為病,宜以麻杏甘石湯治之。夫風溫自汗出,仲景有明文。二說前後相反,何乃自亂其例歟。雖然,有說張壽甫曾言之矣。彼謂既言汗出,後用麻黃者,論文原不誤也。

石膏得麻黃,則涼不留中。麻黃得石膏則發有監製。唯石膏須重用至麻黃之十倍,否則亦須五倍。於治喉證也亦然,此可為有汗仍可用麻黃之解人,且得之證驗,故是可貴。吾書至此,忽又有悟已。前言大青龍可以治溫,繼又疑湯中麻桂辛溫,法未盡善,抑果充壽翁之說。

用大青龍者,石膏重於麻黃十倍焉,乃至超過十倍焉,又去薑棗,或並去桂枝,加他品味,效即與麻杏石甘等類矣。大論每言「某某湯主之」,主之者,特以此湯為主,而亦未嘗不可隨時隨地隨人隨證之少異,而輕重之加減之云耳。泥古者,乃以為一味不可更動,一分不可輕重,明如柯氏尚然,餘子何論焉。

白話文:

柯韻伯注解傷寒論時,質疑麻杏甘石湯的兩條論述有誤,將「汗出」改為「無汗」。確實,汗出就不該用麻黃,他的修改是正確的。但在他寫《附翼》時,卻又說風溫病應該用麻杏甘石湯治療。然而,傷寒論中明確記載風溫病會汗出。他前後說法矛盾,為何自相衝突呢?雖然,有人說張壽甫解釋過這個問題,認為既然原文提到汗出,後來使用麻黃並無錯誤。

石膏與麻黃同用,石膏的清熱作用就不會停留在體內;麻黃配合石膏,藥效就能發揮得更好。但石膏用量必須是麻黃的十倍,至少也要五倍。治療喉嚨疾病也是如此。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即使汗出,仍然可以用麻黃,而且有臨床驗證,所以非常珍貴。寫到這裡,我又突然有所領悟。之前說大青龍湯可以治療溫病,後來又懷疑湯劑中麻黃、桂枝辛溫過度,方法不夠完善,或許是受了張壽甫的影響。

使用大青龍湯時,石膏用量是麻黃的十倍甚至更多,而且去掉生薑、大棗,或者也去掉桂枝,再加入其他藥材,效果就和麻杏甘石湯相似了。傷寒論中常說「某某湯主之」,「主之」的意思只是以這個方劑為主,但並非不能根據時間、地點、病人和病情,稍作調整,加減用量。那些死板拘泥古方的人,認為藥味和劑量一點都不能更改,就連柯氏尚且如此,其他人更不用說了。

4. 十八 發汗與解肌不同

仲聖所謂發汗者,指麻黃獨用,抑指麻桂並用,而無監製而言也。中風有汗而桂芍並用,即謂之解肌,不得為發汗。故麻杏甘石湯,石膏十倍麻黃而監之,即可以治有汗之風溫,張壽甫實驗之說也。大青龍湯石膏超過十倍麻黃而用之,即可以治溫病。不佞臆測之說也。臆測之說,誠有待商。

實驗之說,已不可破。而要之,麻黃得監製,即非純發表之品可知。吾於此又得旁證焉。《活人書》曰:風溫常自汗出,不可發汗,宜萎蕤湯。又曰,萎蕤湯兼療冬溫,及春月中風傷寒。今案,萎蕤湯,方中麻葛羌活各半兩,石膏一兩,麻黃等且超過石膏分量也。吾浙三衢雷少逸,以善治時病名,其論萎蕤湯也,謂有汗不可再汗,故羌葛麻黃,汗多不宜浪用,此誠不失為慎重者。抑雷氏亦知此三品之分量,竟《活人書》所謂不可發汗乎。

然徵之古今醫家之說,麻黃什一於石膏,方為溫病解肌之正法。於實驗也有然,於理論也有然,《活人》之法,吾終無取耳。

白話文:

張仲景所說的發汗,是指單獨使用麻黃,或是麻黃與桂枝一起使用,並沒有明確的限制。中風伴有汗的情況下,如果使用桂枝和芍藥,就稱為解肌,不能稱為發汗。所以麻杏甘石湯中,石膏的用量是麻黃的十倍,用來制約麻黃,就可以治療伴有汗的風溫病,這是張壽甫實驗證明了的。大青龍湯中,石膏超過麻黃十倍使用,也可以治療溫病,這是我的推測,這個推測還有待商榷。

但張壽甫的實驗結果已經不容否認。總之,麻黃如果受到其他藥物的制約,就不是單純發汗的藥物了,我從這裡又得到了旁證。《活人書》說:風溫病患者常自汗出,不可再發汗,應該用萎蕤湯。又說,萎蕤湯還可以治療冬溫病和春季的中風傷寒。現在來看,萎蕤湯中,麻黃、葛根、羌活各半兩,石膏一兩,麻黃的用量甚至超過了石膏。浙江三衢的雷少逸,以善治時疫聞名,他對於萎蕤湯的論述是,有汗就不能再發汗,所以羌活、葛根、麻黃,汗多時不宜濫用,這確實是很謹慎的做法。然而雷氏也了解這三味藥的用量,那《活人書》所說的「不可發汗」又是什麼意思呢?

但是,根據古今醫家的說法,麻黃用量是石膏的十分之一,才是溫病解肌的正確方法。實驗結果和理論都支持這個說法,《活人書》的做法,我最終還是不能採納。

5. 十九 榮衛是體,氣是用

榮氣衛氣,為古醫經中重要術語,而古今說之者,只覺其多而無當。蓋皆憑一己之私見而為說,而無自然科學之輔助,與名學之眼光故也。嚴幾道先生雖取此二語以譯生理學中語,吾恐其亦未必與原文恰合。晚近惲鐵樵解榮氣為血液之滲潤,衛氣為體溫,近之矣,而猶有未盡。

蓋「衛」是生理學上之末梢神經,「衛氣」是言末梢神經之作用。衛言其體,氣言其用也。方書云,衛氣者,肥腠理,司開合,衛外而為固也。夫皮膚開合,皆末梢神經為之。今以「司開合」三字說衛氣,則衛氣為末梢神經及其作用明矣,此一證山。方書又云,榮行脈中,衛行脈外。

末梢神經本分布於血管壁,即此言行脈外也,此二證也。生理學家言「真皮」內具神經,能調節體溫,以反應天氣,即此言衛外而為固也,此三證也。夫體溫升降,原屬「衛」所有事。然「司開闔行脈外」六字,尚無著落,不如解為末梢神經較渾括。且體用不分,亦嫌含混。

故曰惲之說近之矣,而猶有未盡也。至謂榮氣為血液之滲潤,則無以易。蓋榮指血液,氣指滲潤,亦一體一用也,亦所謂行脈中也。《管子·輕重篇》云:「上有丹砂者,下有黃金。」此山之見榮者也,注家解榮為榮華髮見,殆與此榮字同義矣。

白話文:

榮氣和衛氣是古代醫學的重要術語,但古今對其解釋,多流於空泛而不切合實際。大多數解釋都只是個人主觀臆斷,缺乏自然科學的佐證和名學的眼光。嚴幾道先生雖然試圖用這兩個詞來翻譯生理學概念,但我擔心可能也未能完全符合原文意思。近代惲鐵樵將榮氣解釋為血液的滋潤,衛氣解釋為體溫,這已經比較接近了,但仍然不夠完善。

其實,「衛」在生理學上指的是末梢神經,「衛氣」指的是末梢神經的作用。 「衛」指它的物質基礎,「氣」指它的功能。古籍記載,衛氣能使肌膚豐潤緻密,主導開合,抵禦外邪,保護身體。皮膚的開合都由末梢神經控制。用「司開合」這三個字來解釋衛氣,就能明白衛氣就是末梢神經及其作用,這是一個佐證。古籍還說,榮氣運行於血管內,衛氣運行於血管外。

末梢神經主要分布於血管壁,這就說明了「行脈外」的說法,這是第二個佐證。生理學家指出真皮層含有神經,能調節體溫,以應對氣候變化,這也就是「衛外而為固」的意思,這是第三個佐證。體溫的升降,本來就屬於「衛」的功能範圍。然而,「司開合,行脈外」這六個字,解釋起來仍不夠精確,不如直接理解為末梢神經更為全面。而且體與用的區分不夠清晰,也顯得含糊不清。

所以說惲鐵樵的解釋雖然接近了,卻仍然不夠完善。至於將榮氣解釋為血液的滋潤,則沒有更好的說法了。「榮」指血液,「氣」指滋潤,也是體用一體兩面的關係,也就是所謂的「行脈中」。《管子·輕重篇》說:「山上如果有丹砂,山下就會有黃金。」這是說山體顯示出富饒的景象。注釋者將「榮」解釋為繁榮興盛,這與這裡的「榮」字意思相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