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裴子言醫》~ 卷之一 (1)
卷之一 (1)
1. 卷之一
人之生,有所以生而非形也(所以生三字是此書一大宗旨)。耳、目、鼻、舌、手足與臟腑、經絡、骨肉皮毛,皆形也,非生也(從形說到生,從生說到所以生,絕無影響非坐破蒲團者不能。)。其各有所司,以供不窮之用者,亦生也,而非所以生。所以生者何?曰:命。命果何物?謂有物焉而無形,謂無形焉,而又非無物也。
命之門安在?曰腎有二,生於脊骨十四椎下兩旁,後天之有形也,先天之無形,則寓乎兩腎之間,而為後天有形之用。後天有形者,兩腎也(人之兩腎其猶果殼,諸實之兩歧乎,歧端無中生出萌芽,即先天無形之妙。)先天無形者,水火也,水與火互藏其間,而為命之門也。
曰水得火而涸,火得水而熄,勢不兩立,安能互藏?曰後天之水火有形,而先天者無形,有形者相剋,而無形者相生。試思太極未分,原只一氣,自一氣而分為水火,火即水所從出,水即火所由生,二者交合變化,雖二體而實為一體,雖二用而共為一用。故造化於此不息,鬼神於此不遺也。
人身一太極也,當父母媾精,未有形象,先結河車,中間透起一莖,莖端一點,如蓮蕊初生,而水火二氣已交合變化於其中,而為生身立命之根矣,由此二點兩旁生出兩腎,形如豇豆,相併而交,函於水火之外,以象圖之不宛然一太極乎。次而生心、生肺、生脾肝與百骸九竅而形備,形既備則氣之溫者,即火也,溫而不至熱,火中有水也;氣之涼者,即水也,涼而不至冷,水中有火也。水中有火,其精不竭,火中有水,其明不熄。
因是而耳之聰,目之明,鼻舌之臭味,手足之持行,水穀之蒸為血液,而充臟腑,榮經絡,灌溉乎骨肉皮毛,將生生於不窮。苟水自水,火自火,陰獨陽孤,而化源息矣,安望其能聰,能明,能臭味,能持行。而臟腑官骸不盡屬死灰稿木也哉?故曰人之生有所以生,而非形也。
究言之,命亦名耳。天地之秘,聖人無從指(聖人所以罕言命也)其實,不得已而強名之耳。昔伏羲氏,仰觀俯察,近取遠求,不能多語,只信手一畫。一畫者,命之源也,亦即水火之源也。先乎天而無始,後乎天而無終者也。至謂左腎為腎,右腎為命門,又謂男子以右腎為命門,女子以左腎為命門,甚謂兩腎總號為命門,噫!命之門固在腎,夫腎豈即命邪?苟能於有形之中,求無形之意,則思過半矣。
自天地而人物,莫不從伏羲所演之一畫中流出。其一畫以前,果何景象?曰一畫前之景象,即吾心之景象也(識吾心景象者幾何人?),識吾心之景象則一面以前可反觀而默識矣。昔伏羲慧徹天根欲悉吾心之妙,無可擬其端倪,不得不借此以啟後人,謂其有景象不可也,謂其無景象亦不可也。
白話文:
人的生命,有其根本的來源,並非單純的形體(所謂「所以生」這三個字是本書最重要的宗旨)。耳朵、眼睛、鼻子、舌頭、手腳以及臟腑、經絡、骨肉、皮膚毛髮,這些都是形體,並非生命的本源(從形體說到生命,再從生命說到生命本源,這之間層層深入,絕非沒有深厚修為的人所能理解)。它們各有其職責,提供無窮無盡的功能,這些也屬於生命的一部分,但並非生命真正的來源。那麼,生命的真正來源是什麼呢?答案是:命。命究竟是什麼?說它有具體形狀,卻沒有形體;說它沒有形體,卻又真實存在。
命的門戶在哪裡呢?答案是腎臟有兩個,位於脊椎骨第十四節下方兩側。這是後天有形的腎臟,而先天的無形之命,則蘊藏在兩個腎臟之間,並為後天有形的腎臟所用。後天有形的,就是這兩個腎臟(人的兩個腎臟就像果殼,果實從兩端分叉,分叉的盡頭沒有中心,卻生出萌芽,這就是先天無形奧妙之處)。先天無形的,則是水與火,水與火互相隱藏在腎臟之間,成為生命的門戶。
有人會問,水遇到火會乾涸,火遇到水會熄滅,兩者勢不兩立,怎麼能互相隱藏呢?這是因為後天的水火有形有質,而先天的水火無形無質。有形的水火互相剋制,而無形的水火則互相滋生。試想太極未分時,原本只有一股氣,這股氣分化為水火,火從水中產生,水又從火中產生,兩者交合變化,雖然是兩個形體,卻實際上是一體的,雖然是兩種功能,卻共同作用。因此,造化生生不息,鬼神也無法忽視這份力量。
人身也是一個太極,當父母精血結合,還沒有形成具體形象時,先形成「河車」(指精血凝結之處),中間長出一條莖,莖的頂端有一點,像初生的蓮花蕊。此時,水火二氣已經在其中交合變化,成為立身安命的根本。從這一點的兩旁,生出兩個腎臟,形狀像豇豆,兩者並排交疊,包裹在水火之外,就像一個微型的太極圖。然後,心、肺、脾、肝以及全身的骨骼、九竅相繼生成,形體完備。形體完備後,溫熱的氣,就是火,溫熱而不至於過熱,表示火中有水;涼冷的氣,就是水,涼冷而不至於過冷,表示水中有火。水中有火,精氣就不會枯竭;火中有水,光明就不會熄滅。
正因為如此,耳朵才能聽得清,眼睛才能看得明,鼻子才能分辨氣味,舌頭才能嚐出味道,手腳才能正常活動。食物經過消化吸收轉化為血液,滋養臟腑,貫穿經絡,灌溉骨肉皮膚毛髮,生命才能生生不息。如果水只是水,火只是火,陰陽分離,沒有交融,那麼化生的源頭就會斷絕,又怎麼能指望聽得清、看得明、辨氣味、能活動呢?那麼臟腑和官骸不就都變成死灰枯木了嗎?所以說,人的生命有其根本的來源,並非單純的形體。
深入探討,命也只是一個名稱罷了。它是天地間的秘密,聖人也難以說清楚(所以聖人很少談論命)。其實,這是不得已才勉強給它取的名字。從前伏羲氏仰觀天文,俯察地理,近取自身,遠取自然,無法用言語表達清楚,只能信手畫出一條線。這一條線,就是生命的源頭,也是水火的源頭。它先於天地而無始,後於天地而無終。至於說左腎是腎,右腎是命門,甚至說男子以右腎為命門,女子以左腎為命門,更有甚者說兩腎都叫命門,唉!命的門戶固然在腎,但腎難道就是命本身嗎?如果能在有形的現象中,探求無形的意義,那就離真相不遠了。
從天地到萬物,都源自伏羲所畫的那一條線。在這一條線之前,又是什麼景象呢?答案是:一畫之前的景象,就是我們內心的景象(能認識自己內心景象的人又有多少呢?)。能認識自己內心的景象,就能夠從一個面向,反觀體察生命的本質。從前伏羲洞悉天道根本,想徹底了解內心的奧妙,卻無法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,只能藉助這一條線來啟發後人。說它有景象,也不對;說它沒有景象,也不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