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一中

《裴子言醫》~ 卷之三 (9)

回本書目錄

卷之三 (9)

1. 卷之三

世俗眼藥之弊有六:有食已而即藥者;有藥已而即恣飲茶湯者;有藥食雜進而恬不之忌者;有才服此醫之藥,而旋以彼醫之藥繼之者;有明受此醫之藥,而陰則服彼醫之藥,不肯明言以欺者;更有苦於服藥,所授湯丸,必潛傾廢,中外侍人,又為互隱而無可稽窮者。病或偶減,固無論已,設或偶增,咎將安責?

病中固宜節食,尤宜節飲。食傷人所易知,飲傷人都不覺,不唯茶湯漿酒以及冰泉瓜果之傷,謂之傷飲,即服藥過多亦謂之傷飲。其見證也,輕則腹滿腸鳴,為嘔,為吐。重則腹急如鼓,為喘,為呃。甚則緊閉牙關,涎流口角,昏憒不醒人事,狀類中風。患此證者,滔滔皆是,或未有識,不得不為來者言之。

世俗謂病瘧之人,忌茶忌藥,不則令人中滿。余深味之,亦甚有理,特詞未之達耳。所謂忌茶者,非忌茶也,忌茶湯也,謂病瘧之人,茶湯不可過飲也。忌藥者,非忌藥也,忌湯藥也,謂病瘧之人,湯藥不可恣投也。蓋病瘧之人,中宮多濕,若更過飲茶湯,恣投湯藥,則以濕助濕矣,鮮有不敗脾元而成中滿之候者,孰謂恆言無補於世哉!

脾胃者,養生家第一要具也,不可使之熟生物,熱冷物,軟硬物。雖然,竟是有食生而不見為生所積,食冷而不見為冷所凝,食硬而不見為硬所礙者,此皆逞脾胃強旺之熱於一時,實不足為養生訓也。

舉凡胸腹中有痰,有飲、有積、有痞,或脹、或痛、或酸、或糟、或吐、或瀉一二症,時止時作,經年不瘥者。急須猛意以圖全愈,毋俟他日別病相加,掣肘莫措。然其所治之法,則灼艾先而藥石次,蓋灼艾治,與藥石不同,藥石固能治病,久之必動腸胃,妨飲食而壞元氣,灼艾則不唯能治病,並不動腸胃妨飲食,以致壞元氣耳。嗟嗟!世之人,喜藥石而惡灼艾者多矣。

而抑知灼艾之為功,遠逾草根木皮萬萬也(今人皆徒治其末,不治其本,所以十病九失)。

灼艾後,唯節飲食三字為首務,不可饕餮厚味,致傷胃氣。今之人,一經灼艾,便以食不勝人為憂。其始也,胃氣未傷,猶能勉力啖嚼,數日後,胃氣被傷,即脹滿而不能食,不瀉則吐,不吐,則瘧與痢所從出矣。更不思自貽伊戚,而猶咎施艾者之無功,良可笑也,良可悲也。

虛勞病,唯於初起時,急急早灸膏肓等穴為上策。外此,則絕房室,息妄想,戒惱怒,慎起居,節飲食,以助火攻之不逮。一或稍遲,脈旋增數,雖有良工,勿克為已。葛可久曰:癆證最為難治,當治於微病之初,莫治於已病之後。深有旨也。至夫藥餌,則貴專而少,不貴泛而多。

萬不可謾聽名流,積月窮年,不撤潤肺滋陰之藥。潤肺滋陰之藥,擅名固美,釀禍極深,不可不知,不可不慎。

白話文:

[卷之三]

世人用眼藥的壞習慣有六種:吃完飯馬上用眼藥;用了眼藥後就大量喝茶;吃藥和飲食混雜一起,毫不在意;剛服用這個醫生的藥,馬上又服用另一個醫生的藥;表面上服用這個醫生的藥,暗地裡卻服用另一個醫生的藥,不肯明說欺騙醫生;還有因為吃藥痛苦,偷偷倒掉醫生開的湯藥丸子,僕人互相掩蓋,根本查不出來。病情偶爾減輕,當然就算了,如果病情加重,該怪誰呢?

生病期間應該節制飲食,尤其要節制飲水。飲食傷身很容易察覺,飲水傷身卻不易察覺,不只是茶、湯、漿、酒以及冰水、瓜果等會傷身,稱為傷飲,服用藥物過多也稱為傷飲。其症狀是,輕則腹脹腸鳴,噁心嘔吐;重則腹部脹得像鼓一樣,呼吸困難,打嗝;嚴重則牙關緊閉,口水流到嘴角,昏迷不醒人事,症狀像中風。患這種病的人很多,很多人還沒意識到,不得不為後人說明。

世俗認為患瘧疾的人,忌茶忌藥,否則會導致腹脹。我仔細思考,這話很有道理,只是說法不夠精確。所謂忌茶,不是忌茶葉,而是忌茶湯,意思是瘧疾患者不能過量飲用茶湯;忌藥,不是忌藥物,而是忌湯藥,意思是瘧疾患者不能隨意服用湯藥。因為瘧疾患者脾胃多濕,如果再過量飲用茶湯,隨意服用湯藥,就是以濕助濕了,很少有不損傷脾胃元氣而導致腹脹的,誰說這些老話對世人沒有益處呢!

脾胃是養生家最重要的地方,不能讓它接觸生冷、溫熱、軟硬的食物。雖然,確實有人吃生食卻沒見生食積滯,吃冷食卻沒見冷食凝結,吃硬食卻沒見硬食阻塞,這是因為他們脾胃一時強盛,這實在不足以作為養生準則。

凡是胸腹部有痰飲、積塊、痞塊,或脹或痛或酸或腐,或嘔吐或腹瀉等症狀,時好時壞,多年不愈者,必須下定決心積極治療以求痊癒,不要等到其他疾病加重,再束手無策。而治療的方法,應以灸法為先,藥物為輔,因為灸法和藥物治療不同,藥物固然能治病,但久服必然傷及腸胃,妨礙飲食,損傷元氣,而灸法不僅能治病,而且不會損傷腸胃,妨礙飲食,導致損傷元氣。唉!世人喜歡藥物而厭惡灸法的人太多了。

然而要知道,灸法的功效遠遠超過草藥,不可估量(現在的人只治標不治本,所以十個病人九個治不好)。

灸法之後,最重要的是節制飲食,不能暴飲暴食,以免損傷胃氣。現在的人,一旦灸過,就擔心吃不下東西。開始時,胃氣未受損傷,還能勉強吃東西,幾天后,胃氣受損,就會腹脹而不能進食,不瀉則吐,不吐則瘧疾或痢疾就會發生。他們還不反省自己的過錯,反而怪罪灸法無效,真是可笑又可悲!

虛勞病,只有在初期,趕緊在膏肓等穴位施灸才是最佳方法。除此之外,還要禁慾,去除妄想,戒除惱怒,注意起居,節制飲食,來幫助灸法的療效。如果稍有延遲,脈搏很快就會加快,即使有高明的醫生,也無能為力了。葛可久說:「癆病最難治療,應該在病情初期治療,不要等到病情嚴重了再治療。」這話很有道理。至於藥物,應以藥物單一且劑量少為貴,不應以藥物種類多且劑量大為貴。

絕對不要輕信名醫的說法,服用潤肺滋陰的藥物積月累年,長期服用。潤肺滋陰的藥物,雖然名聲很好,但禍害很深,不可不知,不可不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