盧覺愚

《覺廬醫話錄存》~ 跋

回本書目錄

1.

范文正公曰:「不為良相,當為良醫。」蓋良醫活人,良相治國,其要一也。劊於課餘之後,常侍家君診證,每見有扶掖而來者,揹負而來者,輿乘車載而來者,或喘或咳,或暈眩嘔吐,或熱極煩躁,坐立不安,為狀至苦。家君一一為之詳辨脈證,分別擬方與之,明日再來,則病已輕減,更數日,遂漸痊愈。

釗見之,極感興趣,所謂良醫活人者非耶。然又見頑痼之疾,非一二劑所能奏效者,家君必發篋取書,詳細參究,有時至廢寢食,既而治愈,則津津樂道其診斷、處方之經過,若不勝愉快者。惟其如是,故年甫四十而發半斑白,此皆勞惱焦思所致。不肖等屢請節勞,家君惟頷之而已。

嘗詔不肖等日:「醫者半以謀衣食,半以活人,且醫為性命之學,萬不能苟且從事。不特診證擬方,須極端審慎,即平日研究醫理,亦須痛下功夫。惟勤之一字,實為治學之根本,要知凡學皆不能僥倖得來者,一分勤學,一分成就,十分勤學,十分成就,不獨醫學為然,其他學術,莫不然也。汝等有志於學,必須以此自勉。

」不肖等敬謹遵諾,不敢或忘,是知家君醫學之成就,全由刻苦用功得來,非可幸致也。今以其所積存醫案,擇取四十則,刊表於世,此皆歷來治驗之成績,知醫者讀之,可增加其學識,不知醫者讀之,亦可明醫藥之得失。並附醫話一卷,為早年習醫札記所成,其中言論皆有根據,足裨實用。

然則家君是書,其必永傳於世也夫,他日人手一編,與金石同壽,是不肖等之私願矣。全書校閱既竟,敬附數言於書末,以志不忘焉。次男啟釗敬跋。

白話文:

范文正公說:「不能做好的宰相,就做好的醫生。」因為好的醫生救活人,好的宰相治理國家,其根本道理是一樣的。我課餘時常侍奉父親診治病人,經常見到有人扶著來,背著來,坐車來,或喘或咳,或頭暈嘔吐,或發高燒煩躁不安,坐立難安,病情十分痛苦。父親一一為他們詳細辨別脈象和病情,分別開方給他們,第二天再來,病情就減輕了,再過幾天,就漸漸痊癒了。

我見此情景,非常感興趣,所謂好的醫生救活人,不就是這樣嗎!然而,我又見到一些頑固的疾病,不是一兩劑藥就能見效的,父親一定會打開箱子拿出書,仔細研究,有時甚至廢寢忘食,等到治癒了,就會津津樂道地講述診斷和處方的經過,好像非常愉快似的。正因為如此,父親四十歲不到頭髮就已經半白了,這都是勞累、煩惱和焦慮造成的。我們多次勸他減少勞累,父親只是點點頭而已。

父親曾教導我們說:「醫生一半靠醫術謀生,一半靠救死扶傷,而且醫學是關乎性命的大事,絕對不能敷衍了事。不僅診斷病情、開處方要極其謹慎,平時研究醫理也要下苦功夫。只有勤奮二字,才是學習的根本,要知道任何學問都不能僥倖獲得,一分努力,一分收穫,十分努力,十分收穫,不僅醫學如此,其他學問也都是這樣。你們有志於學習,必須以此勉勵自己。」

我們恭敬地遵從他的教誨,不敢忘記,所以知道父親在醫學上的成就,完全是靠刻苦努力得來的,不是偶然的幸運。現在選取他積累的醫案四十則,刊印出版,這些都是過去治療驗證的成果,懂醫的人讀了,可以增加學識;不懂醫的人讀了,也可以了解醫藥的得失。並附上醫話一卷,是父親早年學習醫術的筆記,其中言論都有根據,很值得實際應用。

那麼,父親的這本書,一定會流傳於世!將來人手一冊,與金石同壽,這是我的願望。全書校對完成,謹在此書末尾附上幾句話,以表達我的不忘之情。次子釗敬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