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醫學傳心錄》~ 口瘡者脾火之遊行
口瘡者脾火之遊行
1. 口瘡者脾火之遊行
口者,脾之外候也。脾火上行,則口內生瘡,瀉黃散治之。黃連、乾薑為末敷之。有虛火上炎,服涼藥不愈者,理中湯從治之。心熱則口苦,瀉心湯治之。脾熱則口甘,瀉黃散治之。肺熱則口辣,瀉白散治之。腎熱則口鹹,滋腎丸治之。肝膽實熱則口酸而苦,宜柴胡、龍膽草、青皮、黃芩之類。
白話文:
嘴巴是脾臟功能的外部表現。當脾火上升,嘴巴會長出潰瘍,此時應使用「瀉黃散」進行治療。可以將黃連和乾薑研磨成粉末,塗敷在患處。如果存在虛火上昇,服用涼藥後仍無改善的情況,應使用「理中湯」進行治療。心火旺盛會導致口苦,應使用「瀉心湯」進行治療。脾火旺盛則會出現口甘的症狀,應使用「瀉黃散」進行治療。肺火旺盛則會出現口辣的症狀,應使用「瀉白散」進行治療。腎火旺盛則會出現口鹹的症狀,應使用「滋腎丸」進行治療。肝膽實火旺盛會導致口酸且苦,應使用柴胡、龍膽草、青皮、黃芩等藥物進行治療。
胃虛熱則口淡,宜補中益氣湯。唇燥裂生瘡者,脾血不足也,宜歸脾湯。
瀉黃散
瀉黃甘草與防風,石膏梔子藿香充,炒香蜜酒調和服,胃火口瘡並見功。
瀉白散
瀉白(散)桑皮地骨皮,甘草粳米四般宜(人)參茯(苓)知(母)(黃)芩皆可入,肺熱喘嗽此方施。
白話文:
胃部如果因為虛熱而感到口味淡薄,應使用「補中益氣湯」進行調理。如果嘴脣乾燥甚至出現裂紋和長出瘡,這可能是由於脾臟血液不足所導致,應使用「歸脾湯」進行治療。
「瀉黃散」的配方包含甘草、防風、石膏、梔子和藿香,炒香後加入蜜酒調和服用,可以有效緩解胃部因熱火引起的口瘡問題。
「瀉白散」的配方主要由桑皮、地骨皮、甘草、粳米、人參、茯苓、知母和黃芩組成,適合用於治療肺部因熱火引起的喘息咳嗽症狀。
滋腎丸(即通關丸)見42頁
理中湯見15頁
瀉心湯見15頁
補中益氣湯見17頁
歸脾湯見35頁
白話文:
滋腎丸(即通關丸)請見第42頁。
理中湯請見第15頁。
瀉心湯請見第15頁。
補中益氣湯請見第17頁。
歸脾湯請見第35頁。